陈紫威
摘 要:历史进步性观念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个普遍流行的历史观念,但不同的学者对其观念不同,可以分为断裂式进步观与连续性进步观两类。本文以维柯、伏尔泰,孔多塞三个人为例,分析三位史学家对历史进步性观点的不同评述。最后,从整体上简要评述理性史学的历史进步观。
关键词:理性主义史学;历史进步观;维柯;伏尔泰;孔多塞
历史进步史观是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史学的重要成果,理性主义史学强调历史过程的发展性和规律性,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但由于不同学者对古代史的态度不一,就涉及到了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问题,出现了断裂式理性主义进步观和连续性理性主义进步观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理性史家有反历史主义倾向,一些学者总是用一种固定的现代化标准来评价历史现象,不认同今天的某些不合理的东西在历史上存在的理由,将历史的进步理解为对过去简单否定,忽视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突出表现为笼统地否定中世纪的制度和文化,如伏尔泰,这即是断裂式进步观,但也有较多的理性主义史学家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认为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一个历史时代演化而来,如维柯、孔多塞,这即是连续性进步观。就个人而言,连续性既表现为历史上的因果联系,断裂式或者说间断性,既表现为不知原因或不知结果的历史发展。
维柯是近代西方最早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启蒙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维柯认为历史是连续的、进步的,历史的发展是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规律性。
维柯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认为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产生都是必然和适时的,一阶段是为后一阶段做准备,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结果,强调因果关系的联系,这类似于德罗伊森的观点。德罗伊森认为“历史的延续性既不是开端便得以确定、完整无缺的前后排列的一连串事件,也不是设定好结尾的进步过程,而仅仅是未来形式的变化运动,把历史看成前后相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桩事件必然导致下一桩事件”[1]。维柯认为历史是连续的,是基于他认为历史是可认知的。如他在《新科学》中指出“这个世界是由人类创造的,那么人类就能认识他”[2]。在这个基础上,他吸收古代的发展论和循环论思想。把“历史看作一个螺旋形式自低向高的、有规律的开放的发展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永恒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不断出现民族发生发展和衰亡的现象,但人类并不因此停止或改变自己的进步趋向。”[3]
伏尔泰是第一个造出了“历史哲学”的术语的人,从伏尔泰的著作《路易十四时代》和《论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可以看出,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前进的,认为人类历史是在迷信和理性、愚昧和知识不断斗争中发展前进的,但同时伏尔泰对15世纪末以前的古史的可知性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
他认为历史是前进的,但忽略了历史前进的连续性,伏尔泰的历史发展模式是古代历史有两个单独的高峰点,现代历史是对古代历史的跳跃,现在历史是进步向前发展的,现阶段有两个发展高峰点。而这体现了伏尔泰的断裂式的历史进步观,没有看到历史发展运动过程中量的渐变和质的突变的结合。
伏尔泰认为,理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是大多数理性主义史家的共同特征。“伏尔泰虽然竭力反对把事物运动变化的终极原因归属于基督教的上帝,可却以自然神取而代之作为第一推动力”[7]。正如伏尔泰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整个自然界,最远的星辰直到一根草芒,都应当服从一个最初的推动者”。[8]在论述历史进步的发展时,伏尔泰也非常注重思想精英的作用,认为伟人是人类理性力量的代表。
孔多塞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其代表作《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进步观。
在孔多塞看来,“人类理性由于文明的自然而在缓慢的形成”[9],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就是理性的发展。同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孔多塞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这种历史进步的前提是他认为人类社会遵循着规律的发展,经过研究,他发现人类的精神是不断进步的,进而指出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历史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
他认为历史的进步是连续的,即连续性的进步观,他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循序渐进性,即历史性,所以根据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和文化特征,他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十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分别是原始社会阶段、畜牧阶段、耕嫁阶段、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阶段、科学的进步阶段、知识的衰落阶段,文艺复兴阶段、印刷术的发明阶段、笛卡尔学说阶段,人类精神起源的阶段,人类精神进步的阶段。维柯也将历史进行分析期,但孔多塞的歷史分期更加完善,但同时也明显带了经验的性质。
维柯的历史进步模式是一种螺旋式的形式演替,而孔多塞的历史进步模式接近一种线性模式,两者的共同点都强调持续的进步,孔多塞在强调历史阶段的进步时也注意到了不同时期的进步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最初的人类文明状态,人类的进步异常缓慢,在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的进步速度加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孔多塞强调了历史的进步,但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历史的倒退性,他指出,在中世纪时期人类的历史出现了倒退,看到了历史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关于历史连续前进发展的动力,孔多塞从理性和恶两个方面来解释。他认为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历史的进步实际上就是理性的进步,理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进步,这也意味着人的进步,从而带动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他认为恶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原因,历史就是的善于非理性的恶相斗争的过程,这与伏尔泰的观点类似,但伏尔泰并没有把恶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孔多塞的这个观点直接受到了杜尔阁的影响。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维柯、伏尔泰和孔多塞关于历史进步性观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三个人在描述历史的连续性时都是从普遍性的角度出发,强调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在解释历史进步性的动因时,都提到了理性、人、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三人思想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历史进步的连续性和进步的模式,伏尔泰属于断裂式进步观,维柯、孔多塞属于连续性进步观。伏尔泰和和孔多塞都较接近于线性的进步模式,但伏尔泰否定了古代史,孔多塞提出,进步的速度具有变化性,并且指出历史有暂时的倒退,维柯和孔多塞都强调了连续性的进步,但维柯是一种螺旋重演上升模式。维柯的模式没有彻底摆脱宗教信仰,孔多塞的模式有一定的经验主义和空想主义。
?总体看来,理性主义史学普遍强调历史的进步性,有断裂式(非连续性)进步观与连续性进步观,两者都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人类历史同时也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这表现为社会历史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引起历史的新旧变化,而这种新旧之间的界限即为非连续性,但其中又包含着连续性,同时以整体与部分的视角,界限所分的其他历史阶段中,又是由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构成。由于时间的一度性、不可逆性,人对某些历史的认识局限于局部,或者说在人的认知里它是间断性的,但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的条件和联系下,这些认知的间断性可以转化为认知的连续性。所以基于现时间的角度,历史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德罗伊森著,胡昌智译.历史知识理[M].北京:北京大京出版社,2006.
[2]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郭小凌.西方史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陈乐民.伏尔泰的历史哲学[J].世界历史,1989(5):2.
[5]张世英.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J].江海学刊,1998(1):76-81.
[6]伏尔泰著,吴模信等译.路易十四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薛皓.启蒙时代法国史学家的历史连续性观念——以伏尔泰和孔多塞为例[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4.
[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9]孔多塞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M].北京: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