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金侠
【摘要】语用,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应用能力。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为了传播知识而组织的课堂活动,而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文学能力而展开的实用型课程。在这一理念下,语用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其中,阅读、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项活动,能够综合锻炼小学生的听、说、读、写与应用能力,所以成为落实语用教学的基本途径。本文将从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强化阅读、据实确定侧重点三个角度来分析语用教学理念下如何促使小学语文实现读写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用教学 读写一体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91-01
阅读,属于信息输入活动,而写作,则属于信息輸出活动,这两项活动在小学语文考试中所占据的分值比重是最大的,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认为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但是,阅读与写作本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整体,比如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与框架支持,而写作也可以加深小学生的阅读感悟。所以,教师应树立先进的语用教学观,建构读写一体的语文课堂。
一、以阅读促进写作
以阅读促进写作包括多种活动,如仿写、扩写、改编写等。一直以来,小学生在写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无外乎是内容空洞、情感虚假、结构零散、千篇一律等,主要原因便在于小学生缺乏足够的写作素材,对写作对象的感悟不深。而如果教师可以在写作开始之前组织同主题的阅读学习活动,那么便可给小学生提供模仿与构思的机会,更利于让小学生写出一篇内容真实、丰富的好作文。
就如《提灯女神》一文便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来组织文本信息,而且整篇文章并没有严格按照事情的发生顺序来进行记述,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与想象空间。白描这种写作手法又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与真实性,展现了故事的各个细节,深化了文本主题。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便鼓励小学生探究白描这种写作方法的写作效果,然后鼓励小学生通读文本内容,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展开文本仿写,创编故事。但是,这个写作要求对于本班部分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过于困难,所以笔者会从文本中提取优美语句,鼓励小学生以“仿句”的形式来完成写作任务,以便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接受写作训练。
二、以写作强化阅读
以写作强化阅读也是实施读写结合的基本方向,常见的教学活动有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多种内容。许多小学生所获取的阅读知识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很少结合个人思考,这种学习习惯导致他们的阅读能力较差。但是,如果教师能够组织“读后写”的教学活动,那么便会自然而然地让小学生展开阅读思考,深化他们的阅读认知。
一开始,为了让小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笔者会强制性地要求他们上交读书笔记。比如,在《失去的一天》一课中,笔者便要求小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然后展开读后感写作。《失去的一天》是佩佳妈妈与佩佳一起参与面包师、砌工等多个岗位工作,让佩佳感受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本班小学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因为本班小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浪费时间、荒度光阴的问题。在读后感写作练习中,小学生需要在作文中概述故事梗概,然后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或者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来表达自己对光阴似箭的感悟。
三、据实确定侧重点
虽然人们一直都在强调阅读与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二者却也是彼此独立的,因为阅读与写作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目标,也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要以“读写结合”的形式展开,关键之处还在于具体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还应该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教学重点到底是写作还是阅读,否则,将会混淆小学生对这两项学习活动的认识。
就如在《寓言两则》一课中,小学生需学习《自相矛盾》与《画蛇添足》这两个寓言故事,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获得人生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节课上,教师虽然可以利用读写结合来加深小学生的阅读体会,但是重点依然在于阅读。再如,在“写人”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通常会展示写人经典范范文,从中总结写人常常使用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表达方式,但是最终目的是让小学生掌握写人常常使用的写作手法,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写作之上。如果教师不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那么小学生便不知道自己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语文S版中的“语文百花园”栏目是将小学语文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展开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促进读写一体化的有效发展。
总而言之,阅读、写作本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项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灵活制订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对策,综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语用能力,获得长远的语文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志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197.
[2]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