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业
喜剧片是中国市场较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但喜剧电影植根于文化,在全球售卖方面必然受到文化隔阂的门槛限制。
近期看到一份针对2015年以来全球上映影片的类型和票房表现的统计报告,该报告研究团队根据全球票房统计网站The Numbers上的全球电影票房数据,探索了全球不同区域市场(主要是北美、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不同类型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哪些类型能够行销全球?哪些类型区域性差异明显?制片人们或能从中管窥一二。需要说明的是,该研究的算法计算的是各个电影类型在世界各地相对于全球平均票房的百分比。
调研发现,好莱坞盛产的动作片并非在北美最受欢迎——而是在中国拥趸最多,日本、韩国紧随其后。报告同时指出,中日韩三国的本土动作片不容小觑,在各自区域市场上的份额与好莱坞动作片不相上下。如果稍加细想不难发现,中韩两国的本土动作片多以好莱坞动作片为借鉴,特别是近年中国市场大火的《战狼》系列、《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军事动作片,观众都能看到好莱坞经典动作电影的影子。
喜剧片是中国市场较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但喜剧电影植根于文化,在全球售卖方面必然受到文化隔阂的门槛限制,很多包袱、梗都与本地的市井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市场上,都还常常出现东北大卖的喜剧片在南方门可罗雀。也因此,喜剧电影在商业开发上大多立足于本地、本土文化,在香港電影大火的时候,能够卖到外埠的香港喜剧片也常常是岭南文化基础的东南亚市场。
喜剧电影的另一支,爱情喜剧(Romantic Comedies)在中国市场常常出现票房黑马,比如《前任攻略》系列,比如《情圣》,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比如《失恋33天》。但爱情喜剧在中国市场年产量并不高,从全球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市场仅略好于日本和法国。这份报告的研究者十分谨慎地说明了,统计最初的中国市场在爱情喜剧的市场表现曾是相当强劲,但他们发现统计样本中《美人鱼》的单片数值奇高,为了客观反映中国市场,因此将该片从统计中剔除。对中国市场更了解的我们,当然更加清楚《美人鱼》大卖的动力何在。回到爱情喜剧这一类型本身而言,如果没有视听奇观的类型(如动作片、科幻片、魔幻片)加以融合,恐怕除了大明星,很难在上映前让观众建立对爱情喜剧片的某种特定期待,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制片人们都知道爱情喜剧常常能够以小博大,但是市场实际状况通常是僧多粥少,大卖的爱情喜剧总是可遇不可求。
最后,但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电影类型,是剧情片。只需要稍加观察国际电影的几个重要节展——不管是A类电影节,还是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奥斯卡,就会发现剧情片通常是最受评奖青睐的类型。但剧情片(很多时候常被称为文艺片)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相比于全球其他市场,仅好于日本。实际情况,即便是在中国市场内观察,剧情片也是比较清冷的类型。关于剧情片在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遗憾和重要性,2015年时任广电总局副局长的张宏森曾表态,是下一步中国电影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无论是心心念念着想要让中国电影走出去,走出海外华人圈子之外的制片人们,还是想要令中国电影市场类型更丰富、题材更多元的创作者们,这份报告都值得作为镜鉴——市场目前存在的局限是客观事实,无论是全球还是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