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容
(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 611130)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气压、气候、温度、太阳辐射等情况均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对孕产妇及其胎儿的健康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加之经济条件、交通设施建设及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这两个地区孕产妇的产前保健意识及妊娠结局均有所不同。为了了解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进行产前保健的状况及其妊娠的结局,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色达县人民医院进行产前保健的312例孕产妇及同期在温江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2035例孕产妇。将在色达县人民医院进行产前保健的这312例孕产妇设为高原组,将在温江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这2035例孕产妇设为平原组。这些孕产妇均为单胎妊娠。本次研究排除存在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贫血、心率失常、外科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合并症的孕产妇。高原组孕产妇的年龄为20~42岁,其平均年龄为(28.98±4.16)岁;其中,有初产妇116例,有经产妇196例;其常住地的平均海拔为3704米。平原组孕产妇的年龄为19~39岁,其平均年龄为(25.28±3.71)岁;其中,有初产妇1327例,有经产妇708例;其常住地的平均海拔为28米。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收集两组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住院生产及其新生儿的相关资料,了解其进行产前保健的情况(包括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及初次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及妊娠的结局(包括发生新生儿窒息、早产、娩出巨大儿、娩出足月小于胎龄儿、新生儿死亡等情况)。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1 min时,其Apgar评分≤7分。新生儿死亡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7 d内发生死亡。足月小于胎龄儿是指体重≤2500 g的新生儿。巨大儿是指体重≥4000 g的新生儿。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高原组孕产妇中,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5次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高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5次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低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次数的比较[n(%)]
在高原组孕产妇中,在妊娠≤12周时第一次接受产前检查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低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在妊娠13~22周时第一次接受产前检查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低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在妊娠≥23周时第一次接受产前检查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高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第一次接受产前检查时间的比较[n(%)]
在高原组孕产妇中,新生儿出现窒息、娩出低体重儿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出现早产、娩出巨大儿的孕产妇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高原组孕产妇的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平原组孕产妇,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n(%)]
高原组孕产妇足月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低于平原组孕产妇(P<0.05)。详情见表4。
表4 两组孕产妇的足月新生儿体重的比较(kg,±s )
表4 两组孕产妇的足月新生儿体重的比较(kg,±s )
组别 例数 足月新生儿的平均体重高原组 312 3.076±0.44平原组 2035 3.381±0.47 t值 10.762 P值 0.000
产前保健是指在产妇分娩前对其及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妇产科医生可根据检查的结果指导孕产妇合理地补充营养和安全用药,并定期监测其胎儿的发育情况。大量的研究都证实,孕产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可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进而保证其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越少,其娩出低体重儿及胎儿死亡、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越高。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相比,高原地区的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较少,其初次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也相对靠后,其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娩出足月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更高。高原组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较少,其初次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较晚。可见,高原组孕产妇的产前保健意识较差,这可能与其文化水平、居住地的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一问题,基层医院应加强对高原地区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向其强调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必要性,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摄入营养的均衡[2]。也可通过实施产前保健补贴等方式鼓励高原地区的孕产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以降低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高原地区足月新生儿的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平原地区的足月新生儿。可影响胎儿发育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高原地区高压缺氧的环境是导致足月新生儿体重较低的主要原因。孕产妇机体所需要的氧气比未怀孕时翻了数倍,其对氧的高需求及长期处于缺氧的环境易使其出现低氧血症,而且会使其胎儿出现缺氧[3],进而可影响其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针对这一问题,基层医院在做好对高原地区孕产妇的产前保健工作的基础上,应预防其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增加其对氧的摄入量,尽量减少由于孕产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而对胎儿的氧气供应造成影响。同时指导该地区的孕产妇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其心肺功能。告知该地区的孕产妇要多吃含铁的食物。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的新生儿。母体长期处于轻度缺氧的状态、羊水出现污染、进行剖宫产手术等均可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因此,基层医院应增加对高原地区的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在该地区的孕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为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分娩,以缩短其分娩的时间,进而降低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原地区孕产妇的新生儿出现早产及娩出巨大儿的几率均低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高原地区的孕产妇氧气的摄入量不足,可使其胎儿的发育迟缓。因此,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相比,高原地区孕产妇的新生儿出现早产和娩出巨大儿的发生率并不高。有研究显示,孕产妇的胎膜早破、怀有多胎、存在妊娠期并发症等都可导致其新生儿早产。新生儿出现早产意味着其出现窒息和死亡的几率也较高。因此,高原地区的孕产妇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接受治疗,以免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胎儿的体重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母体摄入了过多的营养。胎儿的体重过大,不仅会增加产妇生产的难度,还会增加其在成年后罹患某些疾病的几率。因此,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要做好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的工作,提醒其适量地进食,做到荤素搭配,确保饮食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与平原地区的孕产妇相比,高原地区孕产妇的产前保健意识较为薄弱,其初次进行产检的时间较晚,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娩出率、新生儿的死亡率均较高。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并做好高原地区妇女的产前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