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Healthcare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研究

2018-10-11 05:12顾梦佳蔡斌余靓
医学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

顾梦佳 蔡斌 余靓

摘 要:传统医院通过纯手工质量控制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医院E-Healthcare发展背景下,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探索,开创了一条以电子化驱动与控制,结合信息系统结构化管理的新模式,以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关键词: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探索;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5.00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5-0001-02

Research 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ospital Quality Based on E-Healthcare

GU Meng-jia,CAI Bin,YU Liang

(Quality Management Office,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6,Zhejiang,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hospitals have certain defects through the management mode of pure manual quality control.Therefo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spital E-Healthcare development,quality management work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explored,creating a new electronic drive and control,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Mode to ensure maximum patient safety and improve hospita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Key words: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Information exploration;Continuous improvement

浙江大學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自1994年建院以来,就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的医院管理模式,其中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早已从传统的单纯质量控制与评价逐步向依托于数字化的电子系统平台进行的医院质量管理转变[1~3]。在2014年医院提出要建设“未来医院”的背景下,依托于E-Healthcare的全面质量管理也在不断探索改进。包括依托信息化平台与软件进行质量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流程改造、质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等。

1 信息化质量管理

信息化的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将传统质量管理不断精细化、准确化的过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医疗流程的控制和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与反馈上。通过对医疗流程的信息化改造,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在关键节点对医疗质量进行控制与监管,不仅能保证患者安全,也为后续质量改进工作提供原始可追踪的痕迹。此外,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的改进工具如FOCUS-PDCA、FMEA、六西格玛等都需要原始基线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信息化能有效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与时效。同时,信息化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供了保证,运用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将人力从传统手工繁琐的计算过程中解脱出来,在节省时间同时,避免了从毫无规律、基础、原始的数据整理中发现规律的过程,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还能计算很多手工无法实现的统计量,在丰富分析方法的同时使分析更为准确,再通过各种图标的形式进行展示,能有效掌握数据变化的趋势与走向,从而更好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最后,信息化将数据与流程结合,通过对流程中数据的监控与反馈,找出流程的缺陷,进而持续质量改进,不断优化流程,更好的提高效率与安全。

2 电子化质量管理在我院的应用

医院电子化质量管理在强调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建立“减人增效”下的绩效管理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真实可信,体现了员工真正的价值,是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与趋势。以下为我院进行电子化质量管理探索的几个成果。

2.1第一台手术准时划刀率的提高 手术室效率管理是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中的重要环节,而每日的第一台手术准时划刀对提高手术室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我院规定每日的首台手术划刀时间为9:00,将在此之后进行划刀的手术定义为延迟划刀手术。通过对所有延迟手术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观察发现,对手术医生出勤准时率的控制是提高第一台手术准时划刀率的有效途径。我院从2016年开始首次使用手术室衣柜Lock系统。该系统通过与医生名牌芯片内的个人信息相关联,在医生到达手术室刷卡打开衣柜时开始读取信息,以该刷卡时间作为手术医生到达手术室的准确时间。将该信息纳入手术医生的考勤与绩效管理,以此来进行监督管理,提高第一台手术准时划刀率,从而提高手术室利用率和周转率,将有限的手术室资源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起来,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2营养筛查的流程信息化改进 我院的营养筛查工作最初是由护士发起,经由医生评估判断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营养会诊,再经由主管医生下饮食医嘱。而实际工作中这种主观的评估判断可能不能很好地确定患者是否真的具有营养风险。因此我院在经过精细化流程改进后,将筛查项目的过程路径化并嵌入电子病历系统,引入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与所有的患者入院评估一起,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史情况填写评分依据,系统自动统计总分。在电子病历大病史栏目中增加营养会诊项目,点击进入后可以查看患者的NRS2002得分情况,当分数≥3分时,系统自动判断为需要进行营养会诊,并将此消息通过系统直接反馈给负责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确实需要会诊,如果判断结果为不需要,则在系统反馈中填写理由,整个流程实行电子化闭环管理。该项目在经过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的信息化调整后,能够效率更高、更量化地反映患者的营养风险,而电子化的过程在减少人工出错概率的同时能及时地通知主管医师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相应的治疗。

2.3质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我院目前已引进院内版DRGs绩效分析系统和BQ商业智能信息平台,对医疗质量与医生绩效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其中DRGs绩效分析平台通过实时更新分析医院DRGs及医疗质量相关指标数据并进行图表化展示,方便各临床科室可根据各自需求下载查看,进行科室内部的质量评价与分析。系统内除了可以查询DRGs的所有相关指标,包括CMI、RW分值、主刀医生的三四级手术比例、科室的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数、平均费用等基础信息,同时可以导出数据图标,便于科室进行分析和总结。而BQ商业智能信息平台与医院的HIS系统直接对接,主要用于我院Attending医生(主诊医生)的绩效与工作量评价,按照内科与外科,分别统计门诊、住院、手术和在院四个维度的指标,主要包括总收入、药占比、耗材占比、平均住院日、门诊及住院年手术、重要操作量等数据。系统除了可以展示每月的具体数值,还有年度数据变化趋势的条形图。各类数据监测质量管理办公室均有专人负责管理,对异常趋势数据进行分析,协助临床优化诊疗服务流程,解决问题,真正做好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提升医疗质量。

3 总结

电子化、信息化、无纸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医疗活动的发展方向,作为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利益并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质量管理部门,如何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高效地进行医疗活动并提高医疗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我院在E-healthcare的大环境下创造性地参与开发Lock系统、入院评估营养筛查流程,DRGs绩效系统与BQ质量数据管理平台等电子化质量管理工具,运行效果较好,也方便了临床对数据溯源的而需求。2017年医院顺利通过HIMSS7级认证,这标志我院在医疗信息化及管理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未来的探索改进中,医院将更关注医疗流程的全闭环管理、多部门合作的流程电子化改进以及更能惠及所有患者的智慧医疗开发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徐微.浅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管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S1):21-23.

[2]沈崇德,王彬夫.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08):42-44.

[3]肖飞,樊光辉,黄正东.数字化背景下的病区医疗质量管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9):669-672.

[4]罗忠梅,曹阳慧,张相云,等.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信息平台提高首台手术准时率[J].护理学杂志,2012,27(20):10-12.

[5]马洪升,戴燕.日间手术治療模式国内外发展简述[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47-48.

收稿日期:2018-4-17;修回日期:2018-5-4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
医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医护合作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从石化生产重大抢险经过看应急响应的重要性
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