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作弊:奇葩在民间

2018-10-11 06:16刘绍义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书四书乡试

刘绍义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除了考前的试题泄露和考后的誊录作弊以及考试中间的传递和枪手替考外,使用最多的作弊手段就是怀挟了。

尽管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考场纪律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使用各种手段进行舞弊。为了防止考生怀挟,考试入场时都要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但仍有不少人夹带草稿或缝于衣袖,或编入发辫,或藏于砚底,或塞入笔杆,或隐于干粮中。

“科场为国家抡才大典,关系綦重,向来外场弊窦多端,士子怀挟文字入场,希图戈获。此等无耻之习一日不除,则真才何由得出?今年顺天乡试,朕已降旨,严饬所司实力稽查。闻外省夹带之风亦复间有,不可不严行禁止。”

这是乾隆九年(1744)顺天乡试前乾隆皇帝作出的一段指示。然而即便是有了这段被载入《钦定科场条例》中的“最高指示”,仍然没引起某些人的重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

在這场乡试中,第一场搜出21人怀挟,第二场又搜出21人怀挟,可见当时怀挟之风的严重程度。

不仅如此,由于乾隆派人严格搜查,丢弃在贡院门外墙阴、路隅的蝇头小卷更是不计其数。“比题下,曳白者乃至二千余人”。

按照《钦定科场条例》卷30《关防·搜检士子》中的说法,这些考生将舞弊的文字无外乎“或藏于衣帽,或藏于器具,已有藏于亵衣裈裤中者”。那么,这些人带进考场的东西到底有多大,为什么那么容易带进考场呢?

笔者曾经见过朋友收藏的清代《四书》和《礼经》两本小书,也就是三指宽四指高的样子,非常容易携带。记得那上面还有“舟车便览,勿带入场”的字样,这个“入场”的“场”就是考场,这颇有点今日香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的味道,因为谁都知道,印刷这种小书的目的,就是作弊。

据报载,1997年5月5日,微型石刻印刷书《五经全注》在开封被发现。这套只有火柴盒大小但印有30万字的《五经全注》问世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当时考场作弊的专用书,其内容包括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种儒家经书的全部内容及宋代儒学大师的详尽注释。

众所周知,从元朝皇庆二年(1313)开始,科考大纲就规定所出题目必须在“四书”“五经”内进行,而且发挥题意也只能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蓝本,这种限制考生自由思想的框框一直延续到明清,所以这样的小书应该是量体裁衣,专门为考生作弊而制作的,“勿带入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笔者2012年5月在西安曾经有幸见过一件麻布坎肩,也就是我们如今说的小马甲,这件宽50公分、长55公分的小马甲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据解说员介绍,这些用鼠毫之笔写就的文字,共抄录了62篇八股文,有4万多个汉字。

所谓“鼠毫”,就是用栗鼠(俗称黄鼠狼)尾毛制成的毛笔,在唐代何延之的《兰亭始末记》中,就曾经有“鼠须笔”出现:“ (王羲之)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无比。”元代诗人谢宗可甚至写有诗《鼠须笔》:“莫笑砚池濡醉墨,绝胜仓廪饱陈红。平生啮尽诗书字,散作龙蛇落纸中。”

为了作弊,用这样的办法精抄文字,放在今天,也是个奇迹,古代的考试作弊者,可谓是用心良苦矣!

猜你喜欢
小书四书乡试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小书怪”来了!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花乱开》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蝴蝶
蝴蝶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