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共享环境下的资源消耗性企业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2018-10-11 06:14杨凯杰
时代经贸 2018年2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大数据策略

杨凯杰

【摘 要】在云数据中心资源配置状况调查中,对云数据中心资源进行分类,通过网络搜索和试用的方法,把握促进城乡联系的云数据中心资源的数量、结构、信息资源、功能、使用的便利性等资源配置状况。将云数据中心资源分为三类:一类是互动类资源,包括电子商务网站、网络团购、论坛社区、微博等;第二类非互动类资源,包括综合门户、民生服务;第三类网民资源,包括各种上网的各经济主体(机关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居民)。

【关键词】大数据;资源型企业;环境保护;策略

引言

促进城乡资源互动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业三大要素长期净流出,我国城乡资源流动不平衡的长期存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目前,我国城乡资源流动失衡的主要现状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市民化少;农村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农村发展迫切需要的人才缺乏;农村土地进入城市空间,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偏低,农村土地管理仍然由分散的小企业占主导地位;公共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但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公共资源规模仍然不平衡,城乡要素的不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非均衡配置严重制约了城乡资源良性互动。因此,在现阶段城乡资源的不平衡流动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促进城乡资源良性互动,是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和实践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环境保护必要性

我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迫切需要启动农村市场,城乡资源流动的不平衡带来的“三农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大规模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发展的巨大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城乡资源的相互作用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长期实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心战略,奠定了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良好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新一轮的信息化,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挖掘丰富的农村市场潜力,解决城市和农村资源流动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和乡村巨大的社会问题,对城市和农村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国己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并行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对“四化”产生强大影响,这己成为一个重要的条件,能够促进城乡资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说,目前我国己具备大力推进城乡资源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具备了促进城乡资源互动的压力与动力,是我国从制度、战略和政策上全面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资源相互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时机。“双轮驱动”的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大战略措施,城乡资源的互动是统筹城乡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观察点和重点。

二、资源型企业环境保护策略

一是加快城市辐射和城乡融合。城市是区域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地,是信息网络的节点,也是区域信息化的增长点,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有待开发利用。城市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大数据进行功能改造,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扩大城市规模,提供更多的就业职位,以吸纳区域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发达的信息传输体系和各种具有动态性和权威性的数据中心,使城市不仅向区域提供先进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向腹地(所属市县、乡村)等提供贸易、金融、交通、科技、人才等各类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增强自身在区域中的中心辐射、扩散功能。同时,城乡人口思想文化观念经过信息化的沟通交流,冲突趋于融合。在信息时代,由于广播电视、传真、电话和互联网络等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加之城乡联系通道的畅通,使城市的物质文明以及城市人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向农村地域快速扩散。

二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看,在经济总量扩张、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后,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階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点将及时由支持农业产业发展转向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转向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农业现代化将直接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与生活的改善。而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因为信息化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发动机,更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化,农业将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分流出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用以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有助于农民离土不离乡,从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是拉近城乡“数字鸿沟”。我国各地城乡之间信息化存在发展失衡的现象,日趋扩大的“数字鸿沟”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稳定。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数字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以及资金不足等原因,城乡之间信息化差距十分明显。2007年底,我国城市互联网普及率为27.4%农村为7.2%。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网民达3.38亿,而农村网民只有9565万。广大偏远地区和农村甚至被排除在信息化的进程之外。这部分可能形成新世纪的“信息赤贫人群”,将影响我国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既可以成为拉近乃至跨越城乡鸿沟的桥梁,也可以成为拉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遵循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才能有效防止和填补城乡间的数字鸿沟,真正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而这也是本文的立意所在。通过建立有效的云数据中心,实现城乡资源数据的有效互动,从而获得更加有效的决策参考机制。

三、大数据指导策略制定

(一)大数据时代基于云数据中心的界定

大数据时代起源于互联网科技,所谓互联网是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通过线缆及无线信号与其他设备相连接而形成的网状联系。这种做法被称作“网络互联”,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覆盖的网络就叫作互联网,即是电子终端设备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依靠网络中的卫星、光缆、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等各种设备,将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在不同的计算机、手机等终端间传播,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互联网本身并不产生信息,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传递信息,使信息在不同的终端中流动。互联网的诞生是人类生产力进步的标志,它的产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在互联网体系下,形成了不同分布的具有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的计算中心,即云数据中心,这些中心中承载着互联网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对于这些数据的有效开发,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事情发展脉络,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

(二)城乡资源的概念界定

关于城乡资源的概念,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城乡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时间,人们对城乡资源的理解也不同。传统经济学中的城乡资源概念通常指的是资本和劳动力,而区域经济学学者认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城乡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要素按照流动性划分,可分为流动性要素和非流动性要素。随着人们对城乡资源性质的认识加深以及认识的多元化,对于城乡资源的概念理解开始有了新的进展,城乡资源的定义域不断扩大,人们对城乡资源认识的过程和路径经历了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从小城乡资源到大城乡资源。这里的“大城乡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可资利用的一切有形的或者无形的、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自然的或者社会的要素或者价值。

四、总结

本论文主要以公共产品理论、信息化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辐射理论为基础,以信息化大数据与城乡资源互动的互动关系为轴心,从信息化大数据促进我国城乡资源互动发展的总体角度,对信息化大数据与城乡资源互动的内涵与特征进行释义与解析,同时通过对两者的现状分析与经验借鉴,探讨信息化大数据促进我国城乡资源互动进程中政府应处的主导地位以及在这一进程中所涉及的传播路径。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 西安710001)

参考文献:

[1]陆钟武.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突破口做好环境保护规划[C].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学术会议.2005.

[2]李鸿霞,叶奕.青海资源型企业环境责任问题研究[J].青海统计,2016(5).

[3]何立胜,苏明.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与政府社会性规制的嵌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

[4]雷达.论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与政府社会性规制的嵌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0).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大数据策略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