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反感“娘炮”?

2018-10-11 05:17周春林
财经天下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王尔德鲜肉偶像

周春林

如果觉得一个节目的嘉宾审美有问题,真实原因很可能是你选错了频道。

在我们不太长的人类历史中,男人风骚始终不被容忍。今天无数文艺青年的偶像王尔德,放在今天,可能也是个标准的不为人认可的娘炮。

早年在伦敦,王尔德喜欢穿着女式猩红色天鹅绒短上衣,下身穿着短裤套着黑色长统丝袜特别显眼,脚下还要再穿一双女式高跟皮鞋。

即使在女性主义的起源地英国,王尔德招摇过市也是对权力意志的一种挑衅。所以,王尔德的声名形象和同性恋情一旦曝光,尽管得到了不少粉丝支持,却依然惹怒了保守势力。王尔德的入狱和背井离乡,是为自己的美学付出了代价。

在人类历史上,风骚式唯美一直不太受主流待见。从权力视角看,这种美学是一种标新立异式的向下讨好,是对权力的反叛,而权力更热衷于所有人都变成同构性的强权动物。

因此,在人类历史的多数时期,真正的主流审美都是力量型的,追求所谓的野性、阳刚,是一种压迫诉求。雅典或许是唯美主义的,但斯巴达才会赢得竞争;唐宋或许也是唯美主义的,但游牧民族却更为务实。因此,也在史书中以胜利者的姿态改写审美标准。

一开始有篇文章,叫嚣着要除四害,把娘炮们给消灭掉。文章提到了某综艺节目上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出场的选手是周锐。后来,我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帖子,“你们骂了他这么多天,却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在大家快要把这位选手骂到历史的耻辱柱上时,这位网友发现,这位叫周锐的选手,居然曾经为自己长得“太美”而饱受困扰。

并且,周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偶像练习生。做过记者,辞职组建朋克乐队,乐队解散后参加过男团,又因为不认可偶像团体的工业逻辑,付出代价解约。我又去搜索了他的豆瓣账户和现在的MV看。说实话,有点儿痛心。

一个豆瓣上喜欢听扭曲的机器、痛仰的长沙朋克青年,乐队时期最大的成就是为逃跑计划做过暖场乐队,之后再无声音。在中国的偶像加工厂里沉浮之后,现在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海边度假的电音流行乐。最终周锐的粉丝们,对他的爱称还是“周美人”。

如果要总结周锐的故事,应该是:一个天生美男子不甘心俊美,数次挑战失败后,无奈只得认可娱乐圈规则,成为男色消费的一部分。

这其中,个人有错吗?并且,与命运做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抗争,难道不比那些抽烟喝酒打女人的老爷们要勇敢一百倍?

周锐或许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美会超越手中的吉他,成为娱乐圈最热衷消费的东西。但今天被很多人反感的鲜肉文化之所以流行,背后是技术渠道带来的代际权力转移。

很多人热衷拿早年的港台明星来作对比。昨日的明星们各有风格,而今天的鲜肉们千人一面。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但现实改变又有更多原因。

被污名化的“娘炮”,是模糊性别特征的审美标准,其本质是低龄化审美。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迷恋被涂抹过的、单纯颜值上的唯美,而关于所谓气质、阳刚乃至安全感等认知,是人社会化之后的产物。

那些惨白脸、修眉毛的小鲜肉,是为了讨中学生欢心,但成年人标准看,未免就显得单薄而诡异。

在现代流行工业中,网络才是制造小鲜肉的合适舞台,而互联网时代最先享受与活跃的,恰恰都是年轻人。

年轻人享有的技术接近优势演变成文化话语权,就制造了今天小鲜肉霸屏的现状。如果综艺节目的制作者想要追求足够的流量和关注度,就必须服从孩子们的审美。他们处于爱美的初级阶段,会为口红、描眉而心动。

而今天,反对“娘炮”的话题开始火热,是中年审美向少年霸权的一次挑战。中老年和青少年在过去十年间,一边守着电视台,一边守着B站和网络視频,互不打扰。但此时此刻,如果一个中老年人打开网络视频看综艺,发现全是金发碧眼的小男生,自然会有被侵犯的愤怒感。

娱乐从业者理应意识到,这又是另一次变化的标志。这次变化,是与渠道流量下沉、互联网普及中老年同步的。可以想见,接下来,如果要制作爆款,就不应该再在小鲜肉的红海里拼杀。制作几款符合中年人审美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才是潮水的方向。

大众流行工业是人类商业民主化的浪潮遗存,是对流量和观众臣服。观众爱看什么,这里就有什么,观众厌倦了什么,流量自会迁移。这是一套可能会落后但不太会失效的自调节机制。

就像超级女声和创造101,投票的真实感觉再虚幻,那也是一种权利欲和参与感的满足。李宇春是人民的选择,杨超越也是。如果你觉得一个节目上的嘉宾审美有问题,真实原因很可能并不是社会出了问题,而是你选错了频道。

比如说,我就很少听到喜欢刷快手的朋友抱怨社会越来越娘化,也很少听到爱看抗日剧的人抱怨小鲜肉败坏了社会风气。

多数情况下,大家爱拿来对比的阳刚,是不由分说的霸权展示。而青少年天然反感被压迫,被肌肉秀一脸。在不同的代际之间,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尊重和边界意识。尤其是一些油腻的中年人,刚在朋友圈里骂别人娘炮,却转身就去替刘强东辩护,认定男人只要有权有钱有肌肉,就能为所欲为。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不要轻易越界去评判别人。一套审美和文化背后,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别忘了,有些人或许就是需要出格的、虚弱的、夸张的病态,才能对抗庸常生活中的那些焦虑。

而我们都有对抗焦虑的权利。

猜你喜欢
王尔德鲜肉偶像
大众偶像
Task 4
为自己
为自己
王尔德的色彩
进击鲜肉
鲜肉长得对还不如穿得对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