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执念”

2018-10-11 05:56谢瑞强
军事文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执念反舰快艇

谢瑞强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8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美伊关系因而加速恶化,而8月7日生效的美国第一轮制裁又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另外,美方要求所有国家11月4日起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在美伊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两国是否会爆发军事冲突或战争的这一老话题再次引发讨论。对于美国制裁,伊朗用大规模军事演习、弹道导弹试射等方式进行了回应,并展示了伊朗“非对称”战力的最新发展。

威胁认识的演变和对策

纵观近代史,伊朗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的陆上大国和南方海洋方向来的海上强哥。苏联的解体大大缓和了来自北方强邻的压力,加上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伊拉克打回了羸弱的境地。这种情况下,伊朗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外部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洋方向,由于西边波斯湾沿岸国家实力有限,实质性的威胁较小,因此,南边阿拉伯海和阿曼湾的海上威胁成为最大的威胁。根据现在的国际形势,伊朗认为,美国与其海上盟友可以依靠舰队力量直接从阿拉伯海和阿曼湾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也可以在突破霍尔木兹海峡后进入波斯湾实施打击。

海上装备技术和航空技术的发展,让海战平台火力投射距离大幅提升,尤其是喷气式战斗机和巡航导弹的出现,海军作战平台在1000千米外发动“外科手术”式打击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开展初期的“标准动作”。面对这种情况,实力较强或很强的海军则会针对性发展对付大洋海军打击力量,远射程反舰导弹、轰炸机、大型水面战舰等火力和投射平台是发展的重点。但这种模式仅适合世界上几个屈指可数的大国,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对于很多中等国家或小国而言这种模式耗费过于庞大,技术上的难度也超越了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若不想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发展“非对称”战力是一条现实的途径。

伊朗海军现有战略的源头可以回溯到1980年—1988年的两伊战争时期。那场战争对年轻的伊斯兰共和国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伊朗两支海上力量部队(伊斯兰革命卫队和海军)都参与到了战争中。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的小艇不断发动攻击,对伊拉克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从而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非对称”战术。

1984年—1988年,两伊战争进入僵持阶段,伊朗在“袭船战”中首次运用其“非对称”海战理念。伊朗在其波斯湾沿海海域设立了一个禁航区,迫使非伊朗船只绕开该海域航行,不得不在一条狭窄的海上航线内航行。伊朗在这条航线上部署包括水雷在内的作战力量,对敌对商船进行监控和攻击。伊朗一开始主要使用传统手段发动“袭船战”,包括来自于舰船、飞机和海岸发射平台的海军火炮和反舰巡航导弹。然而,由于传统手段效果不佳,伊朗开始使用小型快艇执行针对油轮的埋伏袭击,“打了就跑”。

这种战术其实是陆上游击战在海战领域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作战目标,这成为了伊朗现代“非对称”作战理念的源头。同时,适合用于“非对称”作战的潜艇、反舰导弹、小型快艇和水雷的发展也获得了重视。

伊朗版的水上“蜂群战术”

据媒体报道,此次军演伊朗军事力量出动了100多艘舰船。此外还有伊朗的地面空中作战单位、海岸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数百名士兵和一些正规军也会参加这次演练。虽然规模看起来很大,但参演的海军武器装备大部分尺寸和排水量都比较小,大部分是小型武装快艇。

从伊朗举行的“神圣”“守卫”系列等大规模军事可以看出,出动大量小型武装快艇演练“蜂群战术”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伊朗海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都装备了大量的小型武装快艇,包括boghammer系列、Azarakhsh系列等型号,其主要武器包括机枪、小口径机关炮、多管火箭炮,并可搭载多名携带轻武器的士兵。

这些武装快艇技术水平并不高,艇上的小口径机关炮和多管火箭炮都要依靠人工瞄准,电子设备也很简陋,像boghammer系列武装快艇连导航雷达都未配备,更不用说搜索雷达。

伊朗海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装备了数量上百艘的武装快艇,其采用的战术与当下大红大紫的无人机“蜂群战术”类似。自然界中的蜜蜂,一旦遭到外敌入侵,即刻倾巢出动,依靠数量多、飞行灵活的优势群起围攻敌人,即使是皮糙肉厚的动物,在蜂群的攻击下也只能落荒而逃。“蜂群戰术”由此而来。伊朗武装快艇“蜂群战术”也是借助数量上的优势“群起而攻之”。很多时候,数量优势其实也是一种质量优势,尤其是在波斯湾这样相对封闭狭小的海域。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海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还装备上百艘的导弹快艇和鱼雷艇及半潜快艇。导弹快艇主要使用努尔或纳萨尔反舰导弹,射程覆盖15~150千米,鱼雷艇和半潜快艇则可以使用普通鱼雷或超空泡鱼雷。伊朗在2006年披露了鲸鱼超空泡鱼雷的的存在,通过一段画质低劣的视频展示了水上平台发射鱼雷的场景。超空泡鱼雷航行速度一般超过200节,大幅压缩目标对鱼雷攻击的快艇,并且如果结合隐蔽性更高的半潜快艇,可以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

在武装快艇“蜂群战术”的配合下,火力更强的导弹艇、鱼雷艇和半潜快艇可以混编在武装快艇作战群内,并伺机发动攻击。这比单单使用导弹艇或鱼雷艇有更强作战能力。过去几年,伊朗多次使用小型快速攻击艇的“蜂群战术”骚扰美军军舰。分析认为,武装快艇非常适合在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一带半封闭的海域作战。数量众多、武器多样的攻击快艇群很容易让进入波斯湾或阿曼湾的航母战斗群陷入应接不暇的状态。

反舰弹道导弹带来的新战力

8月份,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测试了弹道导弹。报道指出,这是1年多以来,伊朗首次进行弹道导弹试射。美国官员透露称,导弹发射在伊朗东南部贾斯克市进行,美国卫星发现了此次发射。导弹飞行距离超过100英里(超过160千米),最后坠落于荒无人烟的伊朗一试验场。分析认为,此次试射的是霍尔木兹-2反舰弹道导弹。霍尔木兹-1导弹于2011年2月首次曝光,射程约300千米,采用光学指导。根据当时伊朗媒体公布的画面,导弹命中了一艘静止的靶船。

霍尔木兹系列反舰弹道导弹由征服者导弹发展而来,而征服者导弹是伊朗巴哈里工业集团在地震-2火箭弹基础上研制的近程弹道导弹,至今已经发展了四代。8月份,伊朗还是展示了的新型征服者导弹来看,其外形和气动布局延续了以往的型号,最大的区别是头部外形变成半球形,而以往像征服者-110和征服者-313等都采用圆锥形头部。从1995年开始发展至今,征服者导弹发展出了多种衍生型号,射程也从最初的200千米扩展至约600千米,具备取代流星-1/2导弹的能力。相对于采用液体推进的流星导弹,征服者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具有发射准备时间短、贮存维护相对方便等优点,有助于提升导弹的反应速度和生存能力。

随着中国东风-21D和东风-26的公开亮相,反舰弹道导弹早已广为人知。依靠弹道导弹远射程、飞行速度快和更强突防能力的优势,反舰弹道导弹具备在陆地纵深内攻击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大型水面目标,独特的性能使其成为反航母导弹的代名词,有了“杀手锏”武器称谓。众所周知,打击远距离军舰首先得发现目标,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地面雷达等传感器搜索距离有限,无法充分发挥远程反舰导弹的作战性能,所以必须依靠其它侦察平台提供目标信息。因此,目标指示和引导系统是远程反舰导弹进行作战的关键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建设难度与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成正比,伊朗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了流星-3、泥石等中程弹道导弹,但并没有以这些导弹为基础发展反舰弹导弹,而是选择射程在500千米以内的征服者导弹,最大的原因是伊朗国内技术无法支撑中程导弹进行反舰作战。

霍尔木兹系列反舰弹道导弹与中程反舰弹道导弹不同,其主要飞行弹道都在大气层内,且全程飞行时间太短,留给航母编队的拦截窗口将非常狭窄。此外,由于射程短,伊朗反舰弹道导弹也不是必须依赖卫星、长航时无人机和潜艇等远程平台发现或锁定航母,岸基雷达、战术飞机和水面舰艇就可以指示目标。尤其是在波斯湾和阿曼湾,伊朗拥有数量众多的武装快艇、导弹艇和小型潜艇,这些都可以为霍尔木兹系列导弹的作战提供信息支持。

不可小觑的“水下群狼”

潜艇在战争中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展现出了强大突击威力,优异的综合作战性能使潜艇迅速成为世界各主要海军国家海军的发展重点武器装备。潜艇从诞生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里,其攻击能力、隐身性能等方面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无法与西方国家海军正面抗衡的情况下,作為借助海水这一有利介质进行隐蔽作战的潜艇成为了伊朗海军对付西方国家海军的“王牌武器”。目前,伊朗拥有组建了一支以小型潜艇为主的水下力量,数量超过30余艘。

伊朗海军在1987年正式组建了潜艇部队,当时伊朗根据德国和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袖珍潜艇设计图纸建造了一艘袖珍潜艇,于1987年7月完工,但该潜艇下潜试验未获得成功。1988年,伊朗与苏联签订了购置3艘基洛级潜艇的合同,已于1992年—1996年期间建成并开始服役。伊朗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与朝鲜合作研制小型潜艇,通过多年的技术累积,伊朗在2000年研制成功了萨巴赫-15型袖珍潜艇,后来在朝鲜玉高级发展了国产加迪尔级小型潜艇,2006年伊朗又下水了排水量更大的纳罕级小型潜艇。目前,伊朗海军拥有3艘基洛级潜艇、约21艘加迪尔级潜艇、1艘纳罕级潜艇及一定数量的萨巴赫-15型袖珍潜艇,成为海湾地区一支强悍的水下力量。

可以看出,小型潜艇是伊朗水下力量的主力。相对于大中型潜艇,小型潜艇尺寸较小、空间也比较有限,作战能力较弱,但小也有小的好处。在近岸浅水环境中,由于小型潜艇目标小、噪音低,再加上近海渔业、商业运输、江河注入等因素使浅水区域的水声环境非常复杂,小型潜艇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复杂的水声环境隐蔽接近目标,完成作战使命。因此,小型潜艇非常适合在近海、狭窄海峡执行特殊任务,如封锁海峡、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线、输送特种部队或侦察人员从海上渗透到敌海岸目标进行偷袭或侦察,真可谓是“艇”小鬼大。

2004年11月,伊朗在朝鲜玉高级小型潜艇基础上仿制的加迪尔级潜艇下水服役。加迪尔级潜艇长约20米,艇体直径3.1米,水下排水量约为120吨,动力系统为两台柴油机,单轴单桨,在主螺旋桨前方艇体上还布置一个带螺旋桨导管的辅助推进器。该级潜艇装备了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6枚左右鱼雷,必要时可在艇体外部挂载水雷。由于艇内空间有限,加迪尔级潜艇的探测设备比较简陋,可能只配备了侦察声呐和噪音监听装置等,潜艇围壳里安装了搜索潜望镜、攻击潜望镜和导航雷达等设备。伊朗海军目前拥有21艘该级潜艇,据称潜艇数量还将增加。加迪尔级潜艇的仿制成功并批量建造说明伊朗在2004年左右已经具备100吨级小型潜艇的建造能力。

对于拥有数量较多小型潜艇的伊朗而言,充分挖掘其潜力可进一步提升“非对称”战力。2017年2月,在守卫-95军事演习中,伊朗国防部长达赫甘表示,在军演中,伊朗最新的潜射巡航导弹试射成功。达赫甘表示,这款潜射巡航导弹被命名为“援助者”,由伊朗国防部制造,在正在举行的守卫-95军演中由潜艇发射,成功命中目标。伊朗此前借助国外技术研制了努尔和纳萨尔等反舰导弹,只要解决导弹水下发射技术即可以拥有潜射反舰导弹。相对于鱼雷和水雷等武器,潜射反舰导弹速度更快,可在更远的地方发动攻击,丰富伊朗的反舰作战能力。

除了潜射反舰导弹,西方情报部门还在关注伊朗是否正在研制潜射巡航导弹,让潜艇拥有对陆攻击能力,进而拥有战略打击力量。2015年3月,伊朗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国产马苏尔远程巡航导弹,伊朗国防部长侯赛因·达赫甘和其他军事官员当时出席了发布仪式。侯赛因·达赫甘在仪式上表示,该导弹导航和推进系统以及其结构十分复杂,使用了新技术,它被视为伊朗共和国在提升防御和威慑能力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刊文认为,该导弹外形与苏联/俄罗斯Kh-55战略导弹非常相似,气动布局也如出一辙。20世纪90年代,伊朗通过特殊渠道从乌克兰获得了十多枚Kh-55导弹,马苏尔就是Kh-55导弹的仿制品。西方情报机构称,该导弹由于有效载荷较小,因而不能携带核战斗部。据称,该导弹的射程为2500~3000千米。

结 语

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伊朗结合自身地理位置和技术基础,已经打造了一支以小型水面舰艇、反舰道导弹、小型潜艇和岸舰导弹为主的“非对称”力量。虽然这种力量防御的色彩更浓,但已经满足自身的战略和军事需求,即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来犯之敌也不敢在伊朗周边轻举妄动。

责任编辑:刘靖鑫

猜你喜欢
执念反舰快艇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红批有声作文
航母克星
隐藏真实的自我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坐快艇
英法合作研制FC/ASW 下一代攻击导弹
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
韩海警艇“缠着胶布”出海执法
快艇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 让美“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