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镝,杜尧,王洪亮,奉川程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1420
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中一种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发病时间长、易反复,少部分病患疼痛剧烈只能卧床休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对此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但临床上长期以来使用的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方式仍需要不断进化完善。该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8例为对照组,余下48例为观察组。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结果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标准,无重大脏器及系统的严重疾病,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为36~69 岁,平均年龄为(44.92±6.21)岁,平均病程为(2.1±0.6)年;观察组男 20 例,女 28 例,年龄为 35~65岁,平均年龄为(45.01±5.99)岁,平均病程为(2.2±0.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让患者俯卧,给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将患者骼嵴两侧太高,让患者腹部悬空于病床。在患者腰椎后部处作一切口,沿此切口让骨膜脱离骶棘肌,然后将骶棘肌向外牵引以完全暴露出病变节段的椎板间隙,切除该椎间隙相邻椎板的边缘,并切除黄韧带;将患者病变髓核组织用髓核钳去除,用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清洗、仔细止血。观察伤口是否出现出血、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等状况,若无出血情况就将橡皮引流管常规放好,将伤口缝合,术后2 d后将引流管取出。
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脊柱MED微创手术治疗:患者俯卧,进行硬膜外麻醉,将患者两侧髂嵴位置垫高,让其腰椎向后弓,腹部悬空。张开患者腰椎间隙,然后找到病变的椎间隙,用C型臂X线机定位确定。常规消毒铺巾,以棘突1~1.5 cm附近作为穿刺点,对穿刺点使用1枚定位导针垂直与皮肤穿刺到椎板下缘,确认导针是否位于腰椎间盘突出间隙的上方,在导针为中心处作一约1.6 cm的纵切口,沿着导针缓慢置入扩张管后插入直径为1.6 cm的工作管作为工作通道,固定患者自由臂后安装椎间盘镜及摄像系统,调整内窥镜焦距及视野,清理通道下的软组织,暴露患者椎板下缘、黄韧带、关节突内缘、神经根以及硬膜囊,注意在暴露病变椎间盘后保护患者的神经根,将其用神经钩牵开,暴露出突出的椎间盘后,将患者纤维环、纵韧带用小尖刀切除,摘除变形髓核组织,将伤口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观察是否有伤口出血、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等状况,检查神经根状况,若无出血情况就将橡皮引流管常规放好,将伤口缝合,术后2 d后将引流管取出。两组患者术后均要平卧6 d,并在术后24 h后对其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并锻炼器腰背肌,常规进行连续3 d抗生素和脱水剂的给药。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时间等治疗情况。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以日本骨科学会(JOA)制定的下腰痛评分标准来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分(满分29分):下腰、腿痛、背痛以及步态等主观症状9分,感觉障碍、直腿抬高试验以及运动障碍等体征6分,平卧翻身、坐位、站立、前屈、洗漱、行走以及举重物为14分,有膀胱障碍的情况要减6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种,显效:21~29 分;有效:10~20 分;无效:小于 10 分。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1.2±19.1)min、(53.2±18.2)mL、(8.9±2.1)d,和对照组的(101.5±32.1)min、(123.4±34.2)mL、(15.2±4.2)d相比均显著较少,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对(±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对(±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出院时间(d)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61.2±19.1 101.5±32.1 8.294 0.002 53.2±18.2 123.4±34.2 9.294 0.000 8.9±2.1 15.2±4.2 8.941 0.001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和对照组81.25%(39/48)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显著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
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椎间盘突出复发,1例出现了腰椎手术术后综合征,该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4.17%(2/48);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椎间盘突出复发,1例出现了腰椎手术术后综合征,该组并发症发病率为6.25%(3/48),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2;P=0.743>0.05)。
对腰椎间盘突出这一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对其十分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传统上一直使用开放式的手术治疗,但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现与广泛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成为被医学界广泛认可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治疗手段。
该研究对48例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了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1.2±19.1)min、(53.2±18.2)mL、(8.9±2.1)d, 和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和对照组81.25%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4.17%,和对照组6.25%的并发症发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志光等人的相关研究中,为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患者80.24%的有效率(P<0.05),表明脊柱微创手术确实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和该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同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住院时间短,脊柱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