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涯中的三段难忘经历

2018-10-11 07:04:42张兆琦
天津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河北区二中区县

■张兆琦

张兆琦,1943年生人,曾任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天津市兼职督学。

我是1961年参加教育工作的,前14年作为一线教师,虽然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没遇到过什么值得记住的大事。1975年我被调到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1984年至2003年在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从事教育行政管理,2004年退休后做了1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在这三段职业生涯中,自己从宏观上对教育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参与了天津市教育改革的诸多重大事件,切身感受到天津教育发展的巨大变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其中教师全员进修热潮、二中高中示范校建设和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三段经历,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从1975年到1984年在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前几年做小学数学教研员,后几年做培训部的教师。记得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工作百废待兴,人们被压抑的激情好像突然迸发出来,上上下下充满着把失去的时间抓紧抢回来的氛围。广大教师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每次讲座和教材分析都有几百人。尽管活动场地条件十分简陋,但会场上总是鸦雀无声,大家渴求知识、渴望充实自己的神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各个学校争着抢着请教研员去听课指导,教学研究之风遍及学校的各个角落,区里组织的观摩课总是人满为患,有时连窗外的“站票”都很难抢到。那时没有职称评定,没有“双优课”评选,人们是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本领,极少有功利的驱动。1978年到1982年,我任业余中师班的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和近200名学员一起奋斗了4年,这些学员大都是1969届、1970届、1971届的初中毕业生,赶上文化大革命没学到什么,知识基础很差,但同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每周一个半天加一个晚上来进修学校上课,出勤率几乎是100%。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坚持到了最后,取得了中师学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教学骨干。学员们积极进修,进修学校的教师们也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当多的教师参加了各种学历班和非学历班的进修学习,有40多位教师坚持两年收看中央电大郑培蒂教授的英语电视讲座,我就是在那个阶段完成了自己的学历提升任务,完成了基础英语进修结业的任务,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现在看来,那是一个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年代,那是一个教育春天生机勃发的年代,那是一个如饥似渴学习进修的年代,那是一个解放思想、催人奋进的年代。

2000年8月28日——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天津教育发展史迎来一个重要时刻,天津二中——天津市第一所示范高中建成并投入使用,千余名师生满怀欣喜与豪情地步入心仪的教育殿堂。作为当时的区教育局主要领导,作为亲历这一重大事件的河北教育人,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天津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入学高峰,每年初中毕业生由原来的八九万人,猛增到14万人左右。一方面是初中毕业学生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高校扩招,这使普通高中的规模和质量成为整个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挑战,1999年下半年,天津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示范性高中建设的重大决策,提出“要下决心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再建几所南开、耀华式的优质高中,推动全市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此后,“再建几所南开、耀华”,就成为天津教育人的响亮口号,成为全市各区县推进示范高中建设的动员令。

就河北区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看,完成高中示范校建设任务难度极大。但由于河北区委、区政府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形成改扩建二中的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后,在市政府补贴之外争取到汇森房地产公司支教3000万元,争取到市工商银行河北支行贷款3300万元,再加上区政府自身以及其他渠道的筹措,基本上解决了拆迁20000余平方米和建设27000平方米校舍的资金问题,具备了在全市率先启动高中示范校建设的基本条件。市委、市政府抓住典型,全力支持和推动,市领导多次带领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二中现场办公,解决规划、立项等各种问题。每次现场办公会还请各区县领导汇报本区县示范高中建设的进展情况,提出全市示范高中建设的阶段性要求。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二中建设的相关工作高效推进。2000年1月22日,二中示范校工程在飘飘瑞雪中开工。2000年8月28日,崭新的二中校舍在灿灿朝霞中落成并投入使用。新二中建设过程中,周边群众和社会方方面面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扩建用地上几百户居民搬迁和十余个单位的拆迁任务,无一人一户上访;二中干部教师团结一致,在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稳定教学秩序,全体学生在唯一保留的实验楼里上课,在各种干扰中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年高考仍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区各学校干部教师积极响应区教育局提出的“千方百计保稳定,集中财力上二中”号召,顾全大局,出色地完成了当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任务。2000年9月9日,河北区庆祝教师节大会在二中召开,各学校干部教师代表面对二中崭新的校舍和美丽的校园,心中充满了对基础教育再上新水平的美好憧憬。2001年6月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视察了二中,充分肯定天津高中示范校建设“顺应民心”。

二中示范高中校的建成对推进全市示范高中建设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继二中之后,天津中学、原第二南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等校相继建成。到2003年暑假,31所示范高中建设全部完成,这些学校成为天津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示范高中建设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全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对基础教育的优质跨越发展,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4年退休以后,我被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参与了市级示范幼儿园评估验收、新课改、减负、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多次专项督导活动。特别是从2008年至2012年,全程参与了首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100条)的制定、试评、正式评估验收及复查回访等相关工作,这其中一次次深入的研讨磨合,一个个评估验收的工作场景,一场场催人奋进的经验交流活动,至今仍历历在目。这几年中,作为评估验收组组长,我带领一个由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和一个由在职管理干部组成的专家组,验收了51所学校,复查回访了19所学校,足迹遍及10个区县。其他三十几个专家组也和我们一样对全市千余所中小学进行了验收。我和大家一起,见证了义务教育学校依据现代化建设标准创建的全过程,看到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深深地被这一宏大项目的气势和丰硕成果而震撼。由于是由市里组织专家组对全市1000余所小学和初中逐一进行评估验收,并逐年公布各区县当年的完成情况,各区县和学校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由于以市财政资金撬动区县资金按比例配置,各区县形成了一波对义务教育的空前大投入,使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原则上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按同一标准进行创建和验收,涉农区县的学校面貌变化更为显著,一些区县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起了许多现代标准的新学校,成为新农村风貌中的亮丽景观;由于100条具体标准涉及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依法治校的各个方面,有一条不合格即视为整体验收不合格,促使学校下大力量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由于标准中对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基础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关注学校办学理念、关注学校文化顶层设计的研究探索氛围;由于采取试评、正式评估验收、区域现场典型推动、复查回访、重点解难等系统性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创建和评估验收中的各种问题,使这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得以扎实推进。此外,由于评估验收专家组由退休局长、校长和在职的年轻管理干部两部分人员组成,既充分发挥了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的作用,又锻炼了年轻干部,达到了较好完成评估验收任务和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双重效果。总之,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创建及其评估验收,极大地促进了天津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水平,加快了天津市义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影响深远的民心工程,成果令人振奋,经验值得记取。

可以说,自己这三段难忘的经历只是改革开放以后天津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个特写镜头,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天津教育的回暖复苏到各项事业的优质跨越发展,再到大步迈向现代化的艰辛与辉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年来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奋力前行的闪亮轨迹。天津教育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破浪前行,书写了多少改革与发展的壮美画卷,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自己能亲历其中,尽些绵薄之力,并留下一些难忘时刻,想来甚感欣慰。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天津教育一定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河北区二中区县
奋进(书法)
中国火炬(2024年4期)2024-04-17 11:27:46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北方音乐(2020年23期)2020-12-24 01:07:34
庐江二中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书法状元校 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
幸福双鱼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中国水利(2015年13期)2015-02-28 15:14:04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