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霞, 乔勇进, 王 晓, 黄宇斐, 甄凤元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上海 201403; 2.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上海 200234
桃(AmygdaluspersicaL.)属于蔷薇科(Rosaceae)桃属(AmygdalusL.)落叶果树,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结果早、效益较高、管理容易等特点,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我国是桃资源大国,自1993年以来,我国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全国桃树栽培面积已超过66.67多万hm2,桃产量达800万t以上,占世界桃产量的46%[1]。我国桃品种极其丰富,栽培品种在1 000个以上,食用桃是我国桃产业发展的主体,常见有水蜜桃、油桃、油蟠桃、蟠桃、黄桃等[2]。桃是五果(桃、李、杏、梨、枣)之首,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誉,汁多甘厚,香气浓郁,不仅是鲜食的佳品,也可加工成桃干、蜜饯、罐头、果汁、酸奶等食品供人们享用[3]。桃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每100 g可食部分中含糖10.7 g,为人体提供能量。桃果实中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丰富,含铁量为苹果和梨的4~6倍,能够参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合成,预防缺铁性贫血。桃果皮和果实中含有多种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功能[4]。桃肉中膳食纤维成分的果胶颇多,能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胃肠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有效预防大肠癌。
由于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皮薄肉嫩,营养丰富,采摘季节多为高温高湿的夏季,容易造成机械伤,影响采后贮藏和采后品质。同时由于桃果特殊的生理生化特点,桃果采后保鲜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突出表现在容易出现低温冷害,造成的组织絮化、腐烂、褐变等问题,桃果的贮藏保鲜一直是果品贮藏保鲜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多年来,国内外对桃果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及保鲜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低温保鲜[5]、热处理[6]、减压贮藏[7]、气调保鲜[8]、辐照保鲜[9]、1-MCP 处理[10]和生物防治[11-13]等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为桃果采后保鲜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期间的呼吸速率变化有2种模式:一种是表现为呼吸速率突然升高,这种果实一般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另一种不表现为呼吸速率显著上升,称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14]。桃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品,采收后平均呼吸强度比苹果高1~2倍,呼吸模式为跃变前期-呼吸高峰-跃变后期,呼吸强度和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直接影响贮藏寿命。桃果的呼吸强度基本是一致的,水蜜桃在贮藏前期的呼吸强度为25~30 mg/(kg·h),基本趋于平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呼吸高峰出现,呼吸强度最高可达35~50 mg/(kg·h),桃果逐渐开始软化,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营养物质消耗严重,不利于保鲜贮藏[15]。
乙烯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激素,是果实成熟软化启动后的伴随因子,并在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起作用[16]。桃果在贮藏期间随着呼吸跃变的出现,大量乙烯物质释放,果实水解酶活性升高,加快了糖的积累与转变,促进了桃果实的成熟、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加快桃后熟的到来,使桃果实体内的水分大量蒸发散失,组织质地快速软化[17]。未经保鲜处理的水蜜桃平均乙烯释放量为50~100 mg/(kg·h)[18];玉露桃在采后 3 d 出现乙烯跃变,采后8 d跃变峰值出现,乙烯释放量达到(40±1) nL/(g·h),此后组织迅速软化,导致鲜度和风味发生变化,贮藏期仅为9 d[19]。
桃属于果实植物,细胞壁中富含果胶,有着较高含量的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细胞壁结构是决定桃果实硬度的关键因素,细胞壁结构越紧密,桃果实硬度越大。沪454黄桃和锦绣黄桃在采后8 d果皮细胞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质壁分离,细胞壁形状弯曲且细胞间隙增大[21]。这是由于桃果实在贮藏前期硬度较高时,细胞壁较厚,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果胶多糖在果胶酶(PG和PE)的作用下降解为可溶性果胶和果胶酸,进一步降解为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等分子,使细胞壁胞间层结构变得疏松,细胞之间相互分离,果实硬度开始下降。随着半乳糖醛酸果胶主链的断裂和半乳糖醛酸残基的降解,阿拉伯多糖、纤维多糖等中性糖也不同程度地降解,细胞壁物质量持续下降,细胞壁变薄,桃成熟软化程度加深[22]。
桃果实中糖、酸、淀粉、维生素C(vitamin C)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丰富,这些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贮藏能力密切相关。桃果采收后主要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营养物质不断减少。寒公主桃[23]、奉化玉露桃[24]、八月脆桃[25]和青州蜜桃[26]在贮藏期间,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奉化玉露和八月脆桃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在贮藏初期上升是由于果实软化、淀粉等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糖类导致的,后期随着呼吸底物的消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降低;未完全成熟的八月脆桃和青州蜜桃被采摘后仍具有一定的生理活动,会继续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由于此时维生素C合成速度快于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所以维生素C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桃果完全成熟以后,体内不再合成维生素C,发生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所以维生素C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呈现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桃果品质下降,会影响其风味和销售。
根据引起其发生变化的自身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研究桃果实的保鲜贮藏技术,减少腐烂,延长其贮藏保鲜期,避免旺季大量腐烂,淡季缺乏供应,从而达到对桃果实的保鲜贮藏,延长上市期限,降低损耗,减少环境和微生物污染,降低经济损失。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概述了桃果实的保鲜贮藏技术,为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桃果品种与其耐藏性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不同品种的桃果实耐贮藏的差异很大。研究发现软溶质、早熟品种较为不耐贮藏,硬溶质、中晚熟、黏核类品种有较好的耐贮性[16]。如极早熟和早熟品种早花露、庆丰、五月鲜等桃的耐贮性差,一般为3~5 d。撒花红蟠桃、大久保、白花凤凰水蜜桃和秋香等中熟和晚熟品种可贮藏14~28 d。极晚熟品种绿化五号和满城雪桃等较耐贮藏,贮藏期可达30 d以上[27]。
采收成熟度是影响桃采后软化和耐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桃果的成熟度不同,其果实色泽、呼吸速率和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乙烯释放量都有较大差异,在贮藏后期成熟度越低膜脂过氧化越严重[28-29]。在(0±1) ℃的条件下,湖景蜜露桃冷藏12 d时,九成熟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峰值为34.21 mg/(kg·h),而七八成熟果实的呼吸峰值在冷藏16 d出现,且峰值均显著低于九成熟桃果;在贮藏30 d期间,七八成熟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九成熟,果肉色差L*值下降缓慢[30]。贮藏的桃一般在硬熟期(七八成熟)采收,过早采收,果实发育不完全,糖分及其他营养累积不足,影响风味;过晚采收易出现褐变,果品口感和贮藏后品质也会严重下降[31]。
桃果采后贮藏保鲜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温度是影响采后桃果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桃果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有双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出现,在常温下不耐贮藏,货架期一般在5 d左右,探究桃果实的低温贮藏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32]。
低温能够降低果实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延缓呼吸高峰到来,降低氧化酶氧化作用,防止果蔬褐变,保持桃果的上佳口感与优良品质。中华寿桃在(1±0.5) ℃下的贮藏期可达42 d[33];油桃在最佳贮藏温度0~1 ℃下可贮藏40~50 d[34];21世纪桃果在20、2、0 ℃ 3个不同温度贮藏,分别在10、60、80 d出现呼吸高峰,20 ℃放置的桃果呼吸峰值为93.35 mg/(kg·h),是其他2组的5~6倍,说明低温能明显抑制桃果呼吸强度,延缓呼吸高峰的到来,延长贮藏期[35]。综上所述,桃的最佳贮藏温度为0 ℃。
桃属于冷敏感果实,温度过低会对桃果造成冷害,导致果实中不溶性果胶含量增加,酯化程度下降,色泽晦暗,果肉絮败,不能正常软化且质地粗而干燥,果心易褐变,有异味和苦味出现,影响桃果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36-37]。因此,选择合适的贮藏温度,控制温度变化,对桃果实的贮藏保鲜十分重要。
采收后的水果停止吸收植物根部水分,水果中水分的损失可引起结构、质地和果实表面的变化,因此减少水分损失对于保持水果新鲜度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环境相对湿度是指同一温度和气压下,环境空气的干湿程度对果蔬保鲜贮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锦绣黄桃[29]、秦光2号油桃[38]和英勒尔蟠桃[39]贮藏环境湿度分别要求为85%~95%、85%~90%、90%。故桃果实保鲜贮藏相对湿度一般选择85%~95%,相对湿度过高时,侵染桃果的致病力强的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过低时会造成桃果实干耗,因此,良好的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可以减少果实水分的散失,保持桃果的鲜度和品质。
贮藏环境空气组分及浓度对果蔬保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低温条件下,不同气体成分(主要为O2和CO2)及浓度会影响桃果实贮藏保鲜的耐贮性及品质。低O2高CO2可以使桃果呼吸作用减弱,延缓乙烯促进成熟的作用,有机物分解降低,营养物质含量消耗减少,但CO2浓度过高会造成CO2伤害,桃果实呼吸生理失调,严重失水皱缩,汁液减少干化,表面凹凸不同,果肉絮败,食之味苦并伴有轻微发酵味,桃品质下降,甚至不能食用,因此调节控制贮藏环境空气组分及浓度极其重要[40-41]。Anderson等研究认为,用1%~5% O2和1%~5% CO2处理桃鲜果可抑制其变色和软化,维持较高的不饱和酸含量,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率,从而降低腐烂率[42]。
物理保鲜是在不破坏食品营养结构与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将物理原理和技术应用于食品果蔬,起到杀虫、灭菌、防腐保鲜作用的方法。
3.1.1 低温保鲜贮藏 低温贮藏指在0 ℃或略高于果蔬冰点的适宜低温环境条件下对果蔬进行保鲜贮藏的方法,具有安全、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43]。余意等通过研究不采收成熟度和贮藏温度对锦绣黄桃完熟品质的影响时发现,7 ℃ 贮藏条件下,七八成熟的锦绣黄桃各指标都优于其他较高温度,可贮藏18 d[29]。陈杭君等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湖景蜜露水蜜桃贮藏生理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中发现,湖景蜜露在0 ℃贮藏28 d出库后,桃果实在常温3 d的货架期内,果肉可以正常软化,食用品质未发生明显劣变[5]。
3.1.2 冷激处理保鲜贮藏 20世纪70年代末,Ogatalll等研究发现用0 ℃的冰水或冷空气短时处理冷敏感果实,有助于延缓果实成熟,延长贮藏寿命,并首次将这种逆境的低温效应称为“冷激效应”,具有简单方便、节约成本、无污染优点,桃果属于冷敏性果实,冷激处理非常适用于它的贮藏保鲜[44]。陈留勇等将锦绣黄桃用0 ℃的冰水冷激处理30 min发现,锦绣黄桃保持了较高硬度,果实软化速度延缓,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MDA含量和电解质渗出率降低[45];熊兴淼通过研究冷激处理对油桃冷藏保鲜及其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发现,冷激处理(冷空气和冰水)比对照处理效果好,使秦光2号油桃在冷藏环境中贮藏期延长至 60 d 且果实品质良好[46]。
3.1.3 热处理保鲜贮藏 热处理采后果蔬,是指在贮藏前将果蔬置于适宜热温度下(一般在35~60 ℃)持续处理一段时间,是一种廉价、高效、无污染的采后处理技术。热处理保鲜贮藏旨在抑制果蔬采后病虫害的发生,作用机制是使蛋白质变性,类脂释放,降低桃果实组织透气性,使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抑制、杀死病原菌而达到桃果保鲜[47]。Koukounaras等研究了不同参数的热处理强度、持续时间对鲜切桃品质的影响,发现50 ℃时10 min热处理对鲜切桃采后品质有明显的有益效果[6];Budde等也发现通过空气和浸入式热处理桃子,会降低总酸度和增加果肉和果皮中的色素,但浸泡热处理比空气处理温和,对桃品质影响不大[48]。
3.1.4 真空保鲜贮藏 真空包装技术是现代包装保鲜贮藏的常用技术之一,指将完整密闭的包装内空气抽走,内部达到预定真空度后封口,使袋内果蔬在真空环境下长期保存,是一种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保鲜贮藏方法[49]。真空注入是将一种生理活性成分注入到新鲜果蔬中以获得新鲜的功能性食品的有效方法,能够保持果蔬营养物质,改善果蔬品质[50]。Denoya等采用高压真空度处理鲜切桃,并用真空无氧包装贮藏,桃硬度变化小,鲜切桃的酶促褐变得到有效控制,贮藏期长达21 d[51];俞琴用3种不同注入剂对锦绣黄桃施以不同的真空处理发现,6.65 kPa的真空度可以保持黄桃的原有风味,改善锦绣黄桃解冻后的品质[52]。
3.1.5 减压贮藏 减压贮藏是一种特殊的气调贮藏方法,它是集低温贮藏、减压气调于一体的综合保鲜技术,是通过降低贮藏环境压力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并维持一定低温及相对湿度的新型保鲜技术[53]。减压贮藏具有快速减压降温、快速降氧、快速脱除有害气体成分的特点[54]。Wang等将水蜜桃置于4个不同压强条件下贮藏30 d,发现10~20 kPa减压条件增加了水蜜桃能量状态,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膜损伤,使水蜜桃货架期延长[7];崔彦采用不同减压贮藏对大久保桃采后活性氧代谢及品质进行研究,发现减压处理的桃果的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比常压对照组低,抑制了活性氧的积累,2次呼吸高峰和峰值都有延长和降低[55]。
3.1.6 气调贮藏(MA) 气调贮藏是当今国际上对果蔬保鲜贮藏的常用技术之一,也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环保无污染的保鲜贮藏技术,包括自发气调包装和人工气调。自发气调包装是根据果蔬自身呼吸作用,自发调节已装果蔬的具有一定透气性塑料袋或包装盒中的气体成分,达到对包装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人工气调指在相对密闭的冷藏贮藏环境基础上,人工降低O2浓度、增大CO2浓度,达到适宜组分配比,并精确控制库内O2和CO2浓度以及温度与相对湿度的贮藏方式[56]。自发气调包装和人工气调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包装内部环境气体是否具有自动调节作用[57]。刘颖等在锦绣黄桃主动气调包装研究中发现,2%~3% O2、2.5%~5% CO2的气调贮藏比常温大气贮藏黄桃效果好,能有效保持桃果实的硬度,推迟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的出现及两峰高度,延长了保鲜期[8];邰晓亮证明了蟠桃经过气调贮藏后,贮藏时间比普通冷库贮藏、加乙烯吸收剂和不加乙烯吸收剂的MA贮藏时间多7~14 d,贮藏效果好于其他3种贮藏方式[58]。
3.1.7 电子保鲜技术 电子保鲜技术包括辐照保鲜技术、高压静电场保鲜和电离保鲜技术等。辐照保鲜是利用辐射抑制或破坏果蔬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从而杀灭微生物等各种效应来达到保鲜效果,常见的辐照源有X射线、60Co-γ射线、电子束等。高压静电场保鲜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果蔬保鲜方法,利用电离空气对果蔬起到保鲜作用。电离保鲜是指利用电离射线处理果蔬,起到杀虫、灭菌、延迟后熟与衰老等作用,从而使果蔬贮藏保鲜期延长[59]。γ射线照射是有效减少微生物污染,作为延缓有跃变期果类衰老的一种手段。Hussain等将桃在1~2 kGy的γ辐照剂量范围内处理发现,经γ辐照处理的桃在室温条件下贮存期为6 d,冷冻条件贮藏期为20 d[9];梁敏华采用低剂量短波紫外线UV-C处理玉露水蜜桃,可维持桃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维持桃果较高的营养价值[60]。
化学保鲜贮藏技术,一般是指采用化学保鲜剂对果蔬进行采后保鲜的重要处理手段。化学保鲜剂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具有延缓果蔬衰老、防腐杀菌、降低呼吸强度和减缓水分蒸发等效果,在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中被广泛推广使用[61]。
3.2.1 浸泡型保鲜剂 浸泡型保鲜剂主要是稀释成水溶液,通过浸泡、喷洒等方式达到果蔬防腐保鲜的目的。常见的浸泡型保鲜剂有氯化钙(CaCl2)、邻苯酚钠(SOPP)、多菌灵和噻苯咪唑等。Ca2+是果蔬组织中的重要成分,具有维持细胞壁功能和结构,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保持细胞膜完整性和果实硬度的功能。陈留勇等将黄桃用2% CaCl2浸泡处理后,分别在室温和冷库包装贮藏30 d,发现低温下浸钙处理可以明显地保持黄桃的品质[62];冉国栋将桃果用200 mg/L多菌灵进行浸果防腐处理,春雪桃、八月红品种在常温下分别可贮藏27、25 d且品质良好[63]。
3.2.2 熏蒸保鲜剂 熏蒸保鲜剂是指室温下能够挥发,以气体形式抑制、杀死果蔬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对果蔬毒害作用较少的一类防腐剂,如仲丁胺、二氧化硫、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等。桃果实成熟过程中会不断释放乙烯,1-MCP是乙烯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通过调节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ACC合成酶基因和ACC氧化酶基因,阻断乙烯的生成和生理作用,从而达到延缓果蔬成熟与衰老的效果[64]。刘淑英等对秋蜜红桃果实进行5个不同1-MCP浓度的低温封闭熏蒸处理,研究发现,1.0 μL/L 1-MCP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桃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保持桃果良好的营养价值[10]。
3.2.3 吸附型保鲜剂 吸附型保鲜剂主要通过清除果蔬贮藏环境中的乙烯,降低O2含量或脱除过多的CO2而抑制果蔬的后熟,以达到保鲜的目的,主要有乙烯吸收剂、吸氧剂和二氧化碳吸附剂。
生物贮藏保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处理目标明确且贮藏环境小、贮藏条件易控制、处理费用低等特点,能够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的贮藏保鲜技术[65]。
3.3.1 天然产物提取物 近年来,安全、绿色的保鲜措施在现代食品包装贮藏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提取动植物、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二次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生理活性化合物,作为天然产物保鲜剂应用于果蔬保鲜也逐步得到发展。很多的中草药中含有抗菌、抑菌、防腐、杀虫的有效成分,朱江等常温贮藏黄桃8 d后发现,中草药复合保鲜剂涂抹的黄桃呼吸作用明显减弱,黄桃没有致病菌侵染,腐烂率为0[11];张绍珊采用茶多酚处理的蟠桃与对照相比,维生素C的消耗和MDA的产生显著得到抑制,贮藏21 d后蟠桃基本无氧化损伤,商品价值较高[12]。
3.3.2 生物酶制剂 生物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安全、无毒,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特殊催化功能的蛋白质。生物酶制剂通过对果蔬中的酶进行抑制,延缓氧化作用,或是杀死表面微生物,使某些酶失去生物活性,从而达到防腐保鲜的效果[66]。溶菌酶具有杀菌效果,能够选择性地使细胞壁溶解,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植酸是天然化工提取物,能够降低呼吸强度和氧化作用。李卉等用溶菌酶复合植酸的酶制剂喷洒水蜜桃,常温贮藏14 d后发现,桃果实呼吸高峰推迟了3~4 d,保持了桃果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了PPO活性,降低了果实褐变率,有效延长桃果实贮藏时间[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时变得挑剔,除了有品种、数量、价格上的要求,更有质量、安全、新鲜程度、营养成分的要求[67]。
迄今为止,物理贮藏保鲜技术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应用,但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低温保鲜技术应当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防止桃果实出现冷害和冻害;气调包装保鲜技术除了要按实际需求将一定比例的混合气体充入包装内,还应与具有气体阻隔性能的包装材料相结合;热处理保鲜技术要注意热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减压贮藏库的建立比普通冷库和气调贮藏库花销高,库内换气频繁,桃易失水萎焉,因此,减压贮藏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好湿度等。化学保鲜剂处理桃果实达到保鲜的方法使用方便、简单可行、针对性和选择性较强,但是药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长期食用,药剂的残留积累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对化学保鲜药剂的用量要有严格的要求。生物保鲜技术研究领域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在天然生物提取物保鲜方面进展迅速,但我国批准使用的天然微生物防腐保鲜剂品种单一,成分较复杂,其有效保鲜组分还不清楚,安全性存在争议,采用生物保鲜技术防止果蔬腐烂变质还须要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68]。
为了提高桃果实的保鲜效果,保持该有的营养品质,减少病原性微生物侵害,桃果褐变、腐败以及丢弃的果实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和方法提高和完善桃的保鲜贮藏:(1)须要加强耐贮运品种的选育;(2)开展桃果预冷技术与预冷方法,以及桃果贮藏温度与冷害的研究,为桃果的贮藏保鲜奠定基础;(3)探讨研究桃对温度的适应性及对低温的忍耐性能,通过变温(阶梯升温、阶梯降温、变温等)试验发现桃保鲜贮藏的最适温度及环境条件;(4)采后病害与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减少桃果病原菌侵染的发生;(5)采后桃果包装与物流方式的选择与优化,减少伤害,提高商品性等。
目前,桃的保鲜贮藏技术虽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旧面临诸多问题,如上市时间短暂,各地区桃果种类较为单一。为了丰富各城市消费市场桃果种类,提高经济收入,解决桃软化、褐变和腐烂等问题,科研工作者须继续努力专研,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保鲜技术完善和完美的结合应用于桃果保鲜贮藏,发展新型的经济、节约、高效、无污染的保鲜贮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