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摘 要:笔者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主张学生读文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更进一步读史;在读史的同时,进一步思文,思考人物行事,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建构思辨的习惯。
关键词:思文;读史;思辨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73-2
案例呈现:
师:同学们,关于蔺相如的性格特征很多同学在课前討论中都基本完成,从文本角度看:蔺相如是一个“有勇有谋、刚柔相济、能言善辩、心思缜密、机敏果敢”的谋臣。文本中向我们呈现正是蔺相如以上的个人魅力使得他成功的不辱使命,完成他此行的目的“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但我们真正冷静想想,便会产生疑问。
生:老师,是的。我有点疑问:我们都说考虑一件事的成因应该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去想,那么蔺相如此行得以完璧归赵,真的仅仅就因为他个人魅力使然吗?
师:你想得很好!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思考的问题:蔺相如完璧归赵得以成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生:老师,我想不通秦王的态度?从前文赵国面对秦国易城换璧的为难,小心谨慎,可见当时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那么在史书上一向以专横跋扈见长的秦王,后面蔺相如的陈述“虎狼之秦”,怎么能允许蔺相如的“戏耍”?
生: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很好,以上问题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同学的质疑态度,下面我们就就同学的质疑来探讨一下这个有趣的情节。1.秦王在蔺相如的义正言辞之下指着地图允诺城池,并斋戒沐浴;2.对于蔺相如让从者悄然将和氏璧抄小道带回赵国,且将秦国自穆君以来二十几位君主骂了一遍,但秦王居然隐忍下来了。
生:秦王本身性格隐忍宽容,极有城府。文本中说: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由此看出,秦王对于蔺相如使使者怀璧此举是隐忍不发的,并还找了个理由,说终不能以一璧之故,而绝秦赵之欢。在明知被欺骗情况下,依然隐忍,更可看出其是极有城府之人。
师:确实秦昭襄王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在位56年,19岁即位,史书记载“明而熟于计”,采用远交近攻政策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秦昭襄王此时的做法一定是有原因的?
生:秦王之所以这样做,我认为:应该是时机还不成熟。他自己也说:“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这个可明显看出他还不想得罪赵,可见时机并不成熟。
生:秦王要和氏璧一开始可能就是试探,看看赵国的反映。因为文中指出用十五城易璧,这不太可能,战国时代,诸侯并争,争的就是土地、争的就是人,这是最重要的国家物资,秦国怎么可能用十五城易璧,如果说秦王用三、四城易璧,可能还能说的过去,所以我认为,秦王一开始就是试探。
生:还有就是蔺相如说的那些仁义道德的话: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点在了秦王软肋上,毕竟是一国之君,谁也不愿一被说是不讲信用。蔺相如抓住了人的性格软肋。
师:同学说得很好!蔺相如得以完璧归赵,确如同学思考的一样,如仅仅凭蔺相如智勇完成,过于神话了。它是有着复杂的历史动机的。
生:老师,我看过当时的史料记载,当时的历史大致情况是:当时秦昭襄王42岁,在位第23年,当时秦国正在和楚国打仗,如果这个时候秦国和赵国再闹翻了,那么秦国就得两边应付,如果楚赵联手,恐怕会应接不暇,但又觊觎赵国这块天下璞玉,所以有了这个以十五城易璧之事。这个应该是大背景。
师:很好,同学们,就以上,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整合一下对“蔺相如完璧归赵此行成功原因”的分析?
生:我认为:此行成功的原因可以从三个点看:①人物—蔺相如:有勇有谋、刚柔相济、能言善辩、心思缜密、机敏果敢的性格特点,成就了他此行;②人物—秦昭襄王:性格隐忍宽容,当然亦有迫于形势的客观原因;③历史条件限制—此时秦、楚国交战,如果此刻秦、赵再闹翻,那么秦国就得两边应付,如果楚赵再联手,恐怕会应接不暇;④秦国此次目的是以试探为主。
师:很好!同学们,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读文读史、质疑并举,用质疑深化了课堂内容,从而让我们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同学们,这正是我们读文、读史,从而达成文史互促交融的目的,我们在掌握知识、史实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历史文献并不能替代我们的思考,在学习活动中思辨、质疑是我们的中心活动,这才是让我们学习的核心所在。
案例反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篇经典史文,司马迁作为史官,秉着“不虚美、不隐恶”原则向我们再现了当年战国风云,在这节课中,学生有理有据分析了“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形象特点,并大胆质疑其得以完璧归赵的原因,读文时观史,读史同时思文,真正培育了学生质疑、思辨的精神,课堂亦真正成为学堂,课堂既是出错的地方,也是纠错的地方,学生敢于想、乐于说,这才是语文课真正精彩之处,为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的“疑”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韩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很重要的一个职能是:解惑。而惑从何来?不应是教师的教学预设、教学设计,而应是学生于课堂的生成。而现在大多数的课堂实际上只是个讲堂,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不应局限在翻译和背诵,更应挖掘经典背后的故事,历史不能代替学生的真思考。因此尊重学生的疑,共同研究,才能真正还学生以学堂。所以在课堂中,由问题的设置,一步步诱导学生的疑,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指导学生与历史事实对话,在对话中培育思辨的能力。
从课堂整个过程来看,学生的思维是敏锐的,当课堂展开对蔺相如完璧归赵得以成功原因这一问题分析,从而从文本角度得出蔺相如是一个“有勇有谋、刚柔相济、能言善辩、心思缜密、机敏果敢”的谋臣,正是这一个人魅力使得他成功的不辱使命,完成他此行的目的“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同时,学生立即想到,决定一件事的成因绝不仅仅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由此学生想到还应和客方及整个的历史条件有关。在文本的教授中,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实质上是引导学生主动走近文本、主动进入思考的过程。在本文原因的探析中,教师大胆放手,尊重、鼓励学生勇敢质疑,说出自己的疑惑、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实现学生的真正思考。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方能真正实现读书的意义。
二、以思辨为目标,推进学生的“思”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笔者以思辨为目标,通过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由人物的性格推进学生对完璧归赵原因的分析,学生由而思考对问题成因的分析应从主客观层面展开,并结合文本的特质:历史事件,还应从历史的大背景去思虑人物行事的原因,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最后达成自我对问题成因分析。这一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读文就是与作品、与作者、与背景的对话,并在对话中达成理解、反思与共鸣。
总之,从这一次《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中,笔者逐步明白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不在于你要教给学生多少,而在于我们的学生从这节课中能收获多少,而语文课堂的真正收获应在于思维能力培养,思想境界提高,人格品质完善。在教学中,针对史记文本特性,读文中观史,观史中思文,紧紧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的“疑”,时时以思辨为目的,推进学生的“思”,用足文本激思考,用好史料促思辨,从而更好地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