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玲,杨宝成,王扬帆
(1.诸暨市中心医院 重症监护室,浙江 诸暨311800;2.诸暨市人民医院 重症监护室,浙江 诸暨311800)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所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且变化快,ICU护士不仅要与医院各个科室沟通,而且日常护理任务较为繁琐且复杂。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工作环境下,ICU护士的心理状态难免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护士职业紧张情况发生。护理管理者要及时关注ICU护士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护士职业紧张情况,找出导致护士紧张的主要因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有研究[1]表明,职业紧张能够极大地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对某市4所医院ICU护士的职业紧张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有效缓解和消除护士的职业紧张提出高效、科学的解决对策,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17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市4所医院中101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名、女98名;年龄<30岁37名、30~39岁57名,40岁及以上者7名;学历中专7名、大专13名、本科75名、研究生及以上6名;ICU工作年限<5年31名、5~10年48名、>10年22名;护士23名、护师44名、主管护师29名、副主任护师5名。纳入标准:(1)ICU工作年限≥1年;(2)注册护士;(3)临床在职;(4)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未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包括病假、产假、事假、外出学习进修的护士;(2)非所在医院工作的ICU护士。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本研究目的。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职业紧张调查量表[2]对护士的职业紧张情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了职业任务(occupational rule questionnaire,ORQ)、个体紧张反应(personal strain questionnaire,PSQ)以及个体应对资源(personal resources questionnaire,PRQ)等3个分量表。ORQ分为任务模糊、任务不适、任务过重、任务冲突、工作环境以及责任感等方面,共6个项目。每个项目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没有此类情况”计1分,“较少有此类情况”计2分,“有时有此类情况”计3分,“比较有此类情况”计4分,“经常有此类情况”计5分。此次研究的ORQ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PSQ分为心理紧张反应、业务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等方面,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此次研究的PSQ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PRQ分为自我保健、理性处理、社会支持、休闲等方面,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5级评分。此次研究的PRQ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经过研究分析认为,职业紧张调查表基本能真实和稳定地反映职业紧张和紧张反映[3],其总分范围为140~700分,其中:ORQ分值60~300分;PSQ问卷分值40~200分;PRQ问卷分值40~200分。ORQ和PSQ分值越高,反映职业紧张度越高;PRQ分值越高,反映对职业紧张的应对能力越强,个体紧张对越低。
1.2.2 资料收集方法 为了确保本次调查结果准确有效,在分发问卷前与各医院ICU护士长沟通,征得同意后对所有对象进行讲解,告知被调查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问卷填写注意事项等。将问卷分发给调查对象,被调查者可以随时提问。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在本次调查中分发问卷121份,回收121份,问卷的回收率为100%。去除连续选项答题、空项5项以上的问卷后,有效问卷101份,有效率为84.16%。
2.1 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 ICU护士职业紧张调查量表总评分为(514.80±30.90)分,处于高紧张水平。ORQ 评分为(230.09±20.03)分,PSQ评分为(146.98±21.05)分,PRQ评分为(137.72±15.02)分,高于成渝两地常模水平[4]。
2.2 ICU护士职业紧张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学历、工龄、职称的ICU护士,其职业紧张量表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表1 ICU护士职业紧张的单因素分析分)
续表1
项 目例数总分ORQPSQPRQ职称 护士23540.17±32.76250.91±22.33167.09±16.08122.17±6.34 护师44510.86±29.94a225.32±23.52a147.34±19.92a138.20±13.39a 主管护师29505.83±19.81a224.90±16.40a135.10±12.70ab145.83±11.27ab 副主任5484.80±6.18ab206.60±15.57a120.20±4.71ab158.00±15.05abc F9.84910.85020.07223.604 P<0.0010.001<0.001<0.001
a:P<0.05,与第1层比较;b:P<0.05,与第2层比较;c:P<0.05,与第3层比较
2.3 ICU护士职业紧张的多因素分析 以年龄、学历、工龄、职称等为自变量,以护士职业紧张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R2=0.659)。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ICU护士职业紧张评分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2。
表2 ICU护士职业紧张的多因素分析
3.1 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分析 本研究显示,ICU护士职业紧张量表总分及分量表的评分均超出成渝两地常模水平[4],处于高紧张水平。分析其主要原因为ICU环境为封闭式,加上患者病情变化多端,护士夜班频繁,考试及培训频繁,进一步增大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3.2 影响ICU护士职业紧张的主要因素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护士其职业紧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职业紧张水平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30岁以下的护士,长期处于一个封闭而紧张的环境,且有大量的理论培训、操作培训、业务考试及业务学习任务;还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需要耗费护士较多的业余时间。加之,护士每天要接触病情变化多端的危重患者,常常见到生死离别的场景,会进一步加重其负性情绪;此外,30岁以下的护士可能还要面临编制考核问题,压力重大;在生活上也有家庭负担。而30岁以上的护士家庭稳定,专业技能水平较高,能适应ICU的工作模式,对重症患者预后情况也基本能判断,心态比较好。
由于长期处于职业紧张状态的护士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可能出现护理差错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措施以改善30岁以下护士的职业紧张状态。
3.3 对策 近年来,ICU护士虽有增加,但远未达床护配比,因此相关部门要增强床护配比,科室培训学习等尽量利用网络或者在工作期间分批完成。医院应该支持、关爱护士,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护士紧张应对能力。医院要定期安排护士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逐步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讲述业务知识外,还需要对护士讲解职业紧张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供防范措施以及处理方法,帮助护士正确看待职业紧张。不间断地为年轻护士提供进修机会,逐步提高护士的抗打击和受挫能力。对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对其职业紧张状况定期进行评估,对发现职业紧张较为严重的护士进行重点安抚和开导。在科室中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合理新老搭配,结合患者数以及护理资源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弹性排班模式,确保护士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消除护士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心理压力。根据护士特长,适当调整其工作分工,并定期对护士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护士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便每一名护士都能够更好的胜任所负责的工作。尽可能的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定期的组织科室联谊、适当的安排户外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