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雒继忠 王林宏 樊哲华 潘中虎
2010年以来,长庆油田每年物资采购资金总量均超过100亿元,各类物资吞吐超过300万吨,以需求量最大的石油专用管为例,每年采购超过100万吨,数量巨大。在传统运行模式下,石油专用管出厂后先送至油田公司一级库,经吊装倒运后送至各二级单位中心库,再经吊装倒运后才能分送至钻井施工现场。运输环节过多,不可避免地增加石油专用管磕碰损伤概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行“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模式后,石油专用管出厂后被厂商直接或送货至钻井井场,大大降低了吊装运输环节的物资损失,缩短了供货周期,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模式是指石油专用管等油气田生产建设常用的大宗物资,借助信息管理平台,运用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VI(Visual Inventory可视化库存)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在实行代储代销基础上,具备条件的在实行驻厂检验后,由供应商直接配送到油田生产作业现场的供应模式。
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模式实施背景在集团公司层面,符合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与招标业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行零库存管理,通过代储代销、准时供应、无库存储备,以及向供应商上移库存等多种方式,实现从实体库存管理向虚拟库存管理转变”的总体规划,符合集团公司下一步要在物资系统实行改革和创新的规划和思路,属于集团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先行实施和落实举措。在企业层面,是长庆油田物资系统自我革新的迫切需要。目前长庆油田除8个一级库外,还有171个二级库,油田公司一级库、各单位二级库、作业区三级库、井区针簸库等层层设库,大量库存物资沉淀积压,平均月度库存超过20亿元,年度期末库存超过13亿元,占用了油田大量生产和运行成本,加之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油田建设的要求,物资系统的革新势在必行。在外部条件层面,目前,油气田生产建设的石油专用管、流体管、压裂支撑剂、“三抽”设备等生产企业众多,从产品质量、供货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选择余地很大,加上供应及时、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物流企业的迅速崛起,为从“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现实运行条件。
“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模式对供应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优选供应商,长庆油田在石油专用管等大宗物资年度招标时,充分发挥物资需求量大、采购体量大的市场支配优势,将“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模式要求写入招标文件,确保中标入围的供应商都具备相应的物流配送综合实力。2018年,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距离油区运距短、物流管理综合实力强成为石油专用管的主力供应商;长庆化工集团作为油田内部企业,熟悉物资管理操作程序和现场环境,物资管理人员和设施比较完备,是油气田化工助剂、石英砂支撑剂的主力供应商。
根据石油专用管、压裂支撑剂、化工助剂、“三抽”设备等物资种类的不同,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简化运行流程,灵活设置物资直达方式。A.对于新井用石油专用管、抽油机、抽油杆由供应商一次性直接送至生产作业现场,需要进行防腐的石油专用管、流体管直接送达至各单位指定的防腐厂;B.对于化工助剂、压裂支撑剂等物资,由供应商按照就近原则现场设库,由各施工单位到供应商库房自提;C.对于新投产井所需油管、油管短节、抽油杆、抽油杆附件等,可由几家供应商联合设置库房,由供应商或施工单位配齐单井投产用料一次性送至新投产井井场;D.结合目前长庆油田推行的“大井丛”工厂化作业方式,对丛式井一次性将所需石油专用管、投产用油管杆等配送到位。从目前实施情况看,大宗物资由于批量大,集中配送的优势明显。
打破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孤岛”格局,建设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信息系统,建立长庆油田ERP系统、供应商生产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应用集成和供应链信息通道,实时共享VMI库存信息,按照编码、货位等信息建立图形化操作界面,记录进出库日志,设置min/max库存定额的提醒预警功能;应用RFID(电子标签)管理系统,以及无线数据终端,在出入库、移库等操作中,采用无线数据终端自动更新库存信息中心的数据,在货物到达现场后,使用无线数据终端直接验收交货,实现领料申请信息、供应商管理库存信息、物流配送、用户签收等信息的同步。
物资质量检验由原先的入库检验,变为在生产厂家直接进行驻厂检验,检验合格的物资才能发货进入生产使用环节。同时,检验系统与生产厂家生产管理系统实行互联,共享产品的质量控制信息,实现从原材料入厂、机加工、热处理、成品包装、发货出厂、现场验收、投产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生产厂家承担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物资质量控制程序简化,监管力度大大加强。
1. 石油专用管费用对比
以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石油专用管为例,原有模式:厂家—库房—井场。运行方式:由生产厂家直接将油套管送至物资供应处西峰库(油田公司一级库),物资供应处负责装卸、倒运、保管,最后由施工队伍自提到井场。总费用=200+405+195=800元,综合费率11.85%。费用测算依据:(1)套管出厂含税价按6750元/吨计算;(2)工厂到物资供应处西峰库(油田公司一级库)运费200元/吨;(3)物资供应处西峰库(油田公司一级库)仓储管理费按6%计算,仓储管理费计算方法6750÷1.17×6%=346.15元/吨×1.17=405元/吨(含税);(4)库房到井场运费10000÷60吨=167元/吨×1.17=195元/吨。
“工厂到现场”模式:生产厂家—现场。运行模式:由生产厂家直接送至井场,不再入物资供应处库房。宝鸡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物流配送,公开招标确定直达陇东油区第二、七、十、十一、十二采油厂综合费率为10%。较原有模式节约1.85%,即1.85%×6750=125元。
2. 流体管费用对比
长庆油田使用的地面流体管95%需要防腐,原模式为生产厂家—库房—防腐厂,现模式为生产厂家直接配送至防腐厂,每吨可节约仓储费3.2%,吊装费7元/吨。按照防腐管6500元/吨计算,每吨可节约仓储、吊装、倒运综合费用215元。
3. 其他物资
油田化学助剂:每吨节约综合费用35元。压裂支撑剂:每吨节约综合费用40元。抽油机:每台节约仓储费用500元。
截至2018年5月31日,已累计直达油套管16.05万吨,流体管3.78万吨,压裂支撑剂11.73万吨,抽油机161台,油气田采输助剂0.56万吨,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3315.8万元。其中,采用“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模式,节约石油专用管物流运行成本2006.25万元;采用直达防腐厂配送模式,节约流体管物流运行成本812.7万元;采用供应商现场设库模式,压裂支撑剂节约成本469.2万元;采用直达各单位井区配送模式,油气田化学助剂节约19.6万元;采用直达现场模式,抽油机节约8.05万元。
“工厂到现场”直达模式的全面实施,极大地降低了油田公司一、二级物资库存,为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变现有的油田公司一级库、各单位二级库、作业区三级库、井区针簸库的多层级仓储管理格局,在油田公司层面建设一级区域物流中心,在各单位建设二级区域物流中心,其中二级区域物流中心率先实施。二级区域物流中心的设置主要以保证各单位日常生产的常用消耗物资为主,兼顾急用物资,替代二、三级库的供应保障职能。物流中心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对辐射周边生产单位的通用物资实行共享、共用,通过信息平台对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包装以及配送等物流活动实行集成式管理。区域物流中心全部建成后,长庆油田库房总数量要在目前179个的基础上要减少60%,物资库存要下降70%。
转变长庆油田各物资管理相关单位职能,更加突出物资采购管理部的管理职能,专注于需求预测、价格分析、采购策略、制造成本、库存利用、供应商能力等专业性强的研究分析和物资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由于大量的物资实施“工厂到现场”直达,油田公司一、二级库存大幅度降低,物资供应处由原先的一级库物资仓储单位转型为物资过程管理的监管单位,各单位厂级中心库、项目产建库、作业库库存大幅降低,各单位采办站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制订常用物资的储备定额、精细化基层物资管理上。相关的钻采、工艺、设备等技术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量,实现用最小的库存确保油气田生产建设物资供应保障的目标。
“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是便捷、高效的运行模式,物资采供“精准”管理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管理模式,“精准”管理的核心是“精准”保供,通过健全实施物资“精准”管理的配套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与油田公司钻井、油田开发等主管部门的紧密沟通与合作,共同研究在长庆油田“大井丛”工厂化作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生产现场钻井、试油、投产、投运等关键节点,合理安排供货时间,将需求的数量、质量合格的物资,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供应模式直接送达钻井井场和生产建设现场,在进一步加快油田公司的生产建设效率的同时,不断降低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