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探索纪检监察新途径

2018-10-10 02:08萧兵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公众思维

□ 文/萧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加大反腐力度。短短几年里,440名省军级别干部接受审查,153.7万名违纪干部受到处分,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取得成效之大有目共睹。然而,在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笔者认为,在这个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纪检监察工作可以尝试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利用对接思维让纪检监察工作成为公众参与的热点

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党中央的反腐决心和力度空前,成果显著,并在短时期内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舆论导向非常强,但却没能在公众心中形成长期效应。分析主要原因,这些纪检案件查处的对象,对于老百姓来说多是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更没有亲身体会。反而是身边的,一些真正存在切身利益关系的“小干部”“小领导”“小办事员儿”,这些人的“小腐败”“小懒政”“小不为”没有得到处理,造成了百姓认为反腐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感受不深、热情不高的错觉,究其实质还是纪检监察工作没能充分与百姓形成点对点的对接。

对接在互联网中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方式,就是通过主服务器将各个终端对接起来,再通过各个终端将无数个ID对接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网络系统。有这种方式,互联网实现每一个ID都能与主服务器和任意一个最基础的ID单元进行无障碍对接。就是用这种包含着技术性的思维,中国的互联网网民从1998年刚刚接触网络开始,在短短的20年里迅速发展到7亿多,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纪检监察也可以运用这种对接的思维开展工作。如江苏省开展“阳光纪检”,聘请网络监督员14名,让普通百姓通过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建议,宣传反腐倡廉精神,将反腐败的阵地向普通百姓延伸,引起了公众的热议。反腐是热点,但是对接到百姓身上,这个热点因为相关性的不足会逐渐减弱,而江苏省的方式,就是在反腐这一热点上,通过与百姓的对接形成了第二热点,使纪检监察工作成为公众长期关注的热点。

其实,针对反腐败现阶段“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对接的思维方式,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运用一些对接的手段,如执法执纪的直播,联合公众共同监管,以典型案例为脚本拍摄影视作品,编写朗朗上口且节奏感强的廉政流行歌曲,建立廉政开放日等方式方法,让纪检监察工作如同互联网一样对接到每一名百姓,并在百姓生活中形成无数的小热点,争取更多的关注,从而扩大纪检监察工作的影响力和受众面,达到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的目的,促进反腐工作从上到下的推行和贯通。

近年来,中国石油新一届党组为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优势,推出“石油清风”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浸入式”教育。自2017年1月上线以来,“石油清风”微信公众号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紧跟中央最新指示精神,传达中国石油集团党组要求,交流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及时宣传解读党纪法规。超过35万人关注,超过550万人次接受教育,教育覆盖面扩展到全体石油党员干部。可以说,“新媒体+党风廉政教育”打通了党风廉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释放出“乘法效应”。短小精悍的内容,轻松平易的提醒,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反腐败工作的宣传教育。

二、利用大数据思维让纪检监察工作发力点更精准

回看近几年来反腐败案件,从最具有代表性的“表哥事件”开始,有一批腐败分子因为带错了手表,吸错了香烟,扎错了腰带,进错了场所,被群众雪亮的眼睛揪了出来。还有一批腐败分子因为讲错了话,住错了房,打错了人,交错了友,被身边的人拽了出来。这些案件引起了公众的围观,处理结果更是大快人心。但是,这些案件在发挥警示性作用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些贪污腐败分子的“学习资料”。他们从中学会了伪装简朴的公仆形象,学会了用他人名义购置财产,学会了不用公车借车出行,学会了将高级会馆改为农家小院儿……,这些都给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些用尽手段想要伪装自己的腐败分子,对党纪国法还是充满恐惧的。这些人一面享受着人民赋予的权利所带来的利益,一面却又害怕受到严厉的制裁,内心满是纠结。这些人,为什么会选择铤而走险,根本原因还是有空可钻。

诚然,纪检监察工作需要严刑峻法,但更需要疏堵结合,特别是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才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才是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根本。尤其是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中,要从根本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就不能只凭借老经验和老方法,可以借鉴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使纪检监察工作的发力点更为精准。

有一个很现实的商业案例能够充分的说明这一点,就是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网络金融。这些网络金融公司的资本没有大型银行雄厚,其调查手段更比不上纪检监察部门,可就是这些小公司却能在仅仅需要你提供身份证号,工资卡账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电费详单等一些零散信息的情况下,在短短几日,甚至是当天便向你发放贷款。不要认为这些网络金融公司不怕坏账、死账,而是其有效利用了大数据交叉浮现手段,从多角度,多维度核实了申请人提供信息的真实度,并对诚信度、经济能力、消费水平和生活稳定性等情况进行了确认。

其实,政府部门现在开展的个人信息公开也是利用了大数据思维,通过各级官员个人财产公示,让各级官员在公众的监督下不敢肆意妄为,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纪检监察工作还可以尝试定期公示工作餐时间、地点、人员、菜品、消费金额,让正常的工作餐不再变成公款消费的大吃大喝;可以利用GPS网络覆盖,让健康的文体活动不再变成利益交换的筹码;利用评价和工作量统计系统,让服务于民的权力不再成为谋求私利工具等措施,使权力部门和领导干部始终处于上有党纪国法的红线拦着,中有大数据时刻监查,下有群众百姓注视的立体防控网之中,不断缩小和彻底消除腐败空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此以往,便会自觉形成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观念转变,彻底将纪检监察工作抓到根上。

三、利用服务性思维让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吸引力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对如何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来,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重心更为集中,主业更为突出,形成了以政治纪律约束,执纪监督,腐败案件查办为主的反腐铁拳,拳拳打中了腐败的要害。同时,纪检监察部门通过约谈、巡视等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使制度、理论与实践形成了有效结合,不仅对腐败分子有效震慑,更锻造了一支强有力的反腐铁军。

勇于改革创新使纪检监察工作流程、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得到全面优化,使线索处置、案件调查和案件审理等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明晰,协调更加流畅。但是,面对纪检监察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要求,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地克服惯性思维,加大创新力度,敢于用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加速推动从严治党进程。

纵观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消亡都与腐败相关,每一次维新变法也都触及反腐的要害,历朝历代针对腐败也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严刑峻法,但即便这样也未能将腐败彻底根除。

现在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信息并不是强加于你的,而是通过对浏览内容反复性地甄别,随时调整,始终将你近期感兴趣的内容,至于你最易发现的位置,吸引你查阅。这种服务性思维,让阅读者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在长期过程中转化为一种浏览习惯,从而实现点击率的增长。

其实,纪检监察工作也可以打破以往的以制度、说教、灌输为主导的思维模式,利用互联网服务性思维,通过不断地甄别,找准公众关注的话题,并将严苛的条例变成幽默地漫画、图片、短片,吸引公众关注;厚厚的规定,可以采取有针对性、分重点、分散式地逐步推送的方式,变得简单易学;案件审理注入公众直言的讨论,通过观点的碰撞打下遵纪守法的印记,从而使纪检监察工作即具服务功能,又为公众所关注,并乐于主动参与其中,成为推进从严治党进程的有力保障。

进入新时代,一切都在飞速地向前发展,快到你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势,一切都已发生改变。这是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改变,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改变,也可以说是网络带来的改变。所以,我们纪检监察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也要不断地改变。笔者认为,研究网络思维,借用网络思维能让纪检监察部门更快、更好地履行职责,助力早日取得反腐败压倒性胜利。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公众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