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贫困地区贫困现状与致贫因素分析

2018-10-10 05:05黄艺茹陈美玲李燕红何均琳
台湾农业探索 2018年4期
关键词:福建省贫困人口劳动力

董 欣,黄艺茹,弓 坤,陈美玲,李燕红,何均琳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与政府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效益。福建省也紧随国家扶贫开发的步伐,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其中,全省扶贫开发对象从2011年的140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45.2万人,减少为原来的1/3,贫困发生率也由2010年的5.42%下降到2015年的1.82%。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扶贫开发工作也已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尽管福建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人群使得全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非常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时期,此时若单纯地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已经很难推动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唯有从根本深入探究制约福建省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致贫因素,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合理措施,才能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继续前行。

1 福建省贫困地区贫困现状

1.1 贫困人口县域分布状况

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平台显示,截至2016年末福建省全省农村贫困人口20.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26%。可见,福建省的扶贫工作在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剩余贫困人群脱贫难、致贫因素复杂等问题,使福建省扶贫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

从2016年福建省贫困人口分布数据来看,福州市、厦门市,以及平潭县、长乐市、福清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金门县、泉港区、惠安县、石狮市、晋江市等11个县(市),贫困人口收入已超过国定扶贫标准从而完成脱贫任务。而未完成脱贫任务的县(市、区)中,仙游县贫困人口分布最多,约有2.09万人。贫困人口较少的地区是龙文区、梅列区、湄洲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三元区和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均少于0.05万人。按照各地级市的贫困人口由高到低排序来看,依次为龙岩市、南平市、漳州市、宁德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厦门市(贫困人口为零)。

依据福建省地貌分布来进行贫困人口疏密程度分析,可以看出贫困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呈现出自中部向两侧递减的趋势。贫困人口较少的县域主要分布于闽东南沿海经济带和闽西北内陆地区。其中,西北地区凭借武夷山脉发展旅游业或凭借山间盆地(山脉两旁镶嵌的小型的山间盆地,每个盆地是一个自然地理单元,一般都具有发展农、牧、副、渔的有利条件)[1]发展农业,致使贫困人口稀疏分布呈现出罗源县-莆田市辖区-漳州市辖区的带状分布和武夷山市-建宁县-永安市-顺昌县的片状分布;而闽东南沿海地势平坦、海岸线长、重要海港多,并拥有政治、经济上的战略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贫困人口便逐渐减少,故其县域的贫困人口数量稀少。此外,几个较特殊且贫困人口众多的县域分散于闽西南地区和闽东南沿线,有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连城县、诏安县、仙游县和霞浦县,它们的贫困人口数量分布为2.08、1.78、1.99、1.56、1.76、2.09、1.57万人,在福建省未脱贫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规模。

1.2 贫困人口结构与特征状况

本研究选取年龄结构、劳动力类型、身体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方面对2014-2016年福建省贫困人口结构进行剖析,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福建省贫困人口的现状和反映脱贫工作进展情况。

从2016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龄结构来看,60岁以上贫困人口因缺乏脱贫能力占比最大为25.3%;40~50岁的次之,占比为18.43%;16~30岁的占比为17.31%;50~60岁占比为13.03%;16岁以下占比12.58%;30~40岁占比为12.02%。全省贫困人口集中分布于老年和少年年龄人群,而其中青少年的贫困问题更是对国家影响深远,应值得特别关注。

从劳动力类型看,2016年福建省全省贫困人口劳动力类型结构比率分布为:普通劳动力46.18%、技能劳动力0.36%、丧失劳动力11.08%和无劳动力42.07%。贫困人口呈现出无劳动力占比较高,而技能劳动力占比极低的劳动力发展能力不足的特征。对比2014年,无劳动力贫困人口中完全无劳动力类型人数占比下降,因病、因灾等因素丧失劳动力的人数占比却有所上升,这表明扶贫工作的开展仍旧存有阻力,无劳动力人口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应给予极高的重视。

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2016年非健康人数占福建省总贫困人口数40.6%,健康因素是导致贫困甚至长期处于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非健康贫困人口中,患有长期慢性病的占比为16.45%,大病者占比为6.14%,残疾者占比为17.67%。从全省贫困人口患病的区域分布来看,南平市、龙岩市、三明市患有长期慢性病、大病与残疾的人口数量最多。与2014年福建省贫困人口身体健康情况统计数据对比,非健康贫困人口中各项致病类型人口比例都呈现出增加的态势,处于非健康状态的贫困人口逐渐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帮扶对象。

从贫困人口文化程度来看,2014-2016年福建省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在结构上呈现出初中以下学历人数比重相对降低而高中及以上人数比重相对上升的变化趋势。具体变化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学历人数比重分别下降1.46%、1.3%、5.53%,而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比重分别上升1.14%、1.57%。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和“扶智”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2]。省级财政分年度安排教育专项资金,有力推动了福建省农村贫困人口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扶智来不断降低青少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

1.3 贫困户结构与特征状况

本研究将从贫困户结构属性、生产生活条件、人均纯收入三个维度对福建省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进行剖析。

据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福建省贫困户从2014年160177户减少到2015年150024户。截至2016年初,处于国定脱贫标准线以下的贫困户减少至92981户。其中一般贫困户37793户,占比约40.65%;低保贫困户49824户,占比约53.59%;五保贫困户5364户,占比约5.77%。较之2014年与2015年,2016年一般贫困户占比减少,低保贫困户与五保贫困户占比升高。基于贫困户脱贫困难程度与脱贫成效的关系,脱贫难度系数越低,脱贫效率越高,脱贫成效也就越显著,而随着贫困户属性逐步向高难度系数的五保贫困户聚拢,福建省扶贫工作也进入更为艰巨的阶段。

从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来看,全省贫困户中有4844户饮水困难,占比5.21%;9641户无安全饮水,占比10.53%;6014户未通生活用电户,占比6.47%;34239户未通广播电视,占比36.82%;12279户的住房条件为危房,占比13.21%;10979户贫困户无卫生厕所,占比11.81%。其中,饮水困难比例、危房比例两项指标低于国定范围内贫困户平均情况(国定范围内贫困户饮水困难比例为21.25%、危房比例为21.84%)。基础民生建设情况会严重影响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水平,而完善民生建设是扶贫首要工作。从目前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数据仍清晰可知,贫困户所处环境尚待改善,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贫困户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生产性经营、务工收入、财产性经营和转移性收入。2014年至2016年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显示:福建省贫困户务工收入占比最大,为34.4%;转移性收入占比仅次于务工收入,高达30.9%。由此可知,国家对贫困户的贫困资金帮扶也成为其收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来源。更多的扶贫政策是直接给予贫困户相应的资金,是授之以鱼,处于“送血”的阶段。而真正要使贫困户脱离贫困的境地,更多的是需要贫困户自身的努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扶贫政策能够真正让扶贫从“送血”阶段上升到“造血”阶段,贫困户的转移性收入不再是其较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时,我国的扶贫工作才会到达一个更高的领域[3]。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2014-2016年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将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分为7个区间(图1)。由图1可知,2014-2016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2952元的贫困户占比最大;2016年户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收入极低户数占比大幅减少,2952~3100元的区间占比有显著上升,这说明扶贫效果较之前有了更大的进展。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是脱贫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分组状况有所平稳也意味着脱贫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同样,通过折线对比图能发现,尽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水平有所上升,但低收入人群仍旧占有相当比例,在后续扶贫工作开展中仍要握住脱贫攻坚的“接力棒”。

图1 福建省2014-2016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分组人数对比注: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扶贫开发系统,下同。

2 致贫原因分析

贫困实际上是由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及个人等因素导致的综合产物,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共同导致了福建省各地区内的贫困现象[4]。唯物论指出,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主要作用,故在众多的致贫因素中分析占比较大的致贫因素对于认清贫困发生的根源和解决贫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福建省2014-2016年致贫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各地区最主要的致贫原因分别为:技术因素、劳动力因素、资金投入及个人能力因素。从图2可以看出,4个致贫因素在2014-2016年平均占比排在前四位,是制约福建省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图3可知,4个主要致贫因素中技术、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因素在2014-2016年间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而个人能力因素的占比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从58.26%上升到了65.98%。

图2 福建省2014-2016年贫困户致贫原因平均占比情况

2.1 个人因素

贫困户的脱贫能力大小受到自身水平的制约,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和自身发展能力。由图2与图3可知,个人因素致贫因子在2014-2016年所占的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由此可见,个人因素成为制约贫困地区脱贫增收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贫困地区来说,昂贵的医疗费用更是加重了其原本就紧张的经济负担,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也日益突出[5]。虽然随着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医保和低保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贫困户的重担,但是剩下的花销对于贫困户来说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入不敷出的状况下医疗支出更是加剧贫困状况。最后,贫困户自身脱贫意识的欠缺更是限制脱贫的重要因素,“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主动参与的意识缺乏。被动式脱贫使得贫困户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内在潜能与动力没能更好地被激发,以至于自身发展能力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脱贫效果并不显著。

图3 福建省2014-2016年贫困户主要致贫因子变化趋势

2.2 劳动力因素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保证稳定的经济收入水平,但从图3可看出,缺劳力是制约贫困户稳产脱贫的主要障碍之一。因缺劳力而导致的贫困占比仅次于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平均达到了14%左右,排在第三位。由此可见,劳动力因素对于福建省贫困户的影响较大,而劳动力因素大致可分为劳动力数量不足和劳动力素质低两个方面。

2.2.1 劳动力数量不足 据2016年福建省统计数据,全省贫困人口劳动力类型结构比率分布为:普通劳动力46.18%、技能劳动力0.36%,而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占比远超50%。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越来越多的人口外出务工,外出上学等,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动力外流,贫困村的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严重。一方面,农村各产业的发展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影响,使得生产率不足、发展滞后、进程受阻;另一方面,贫困村的留守人员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占比超过50%的情况下,老人赡养问题、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婚姻家庭稳定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日益突出。可见,劳动力数量不足对于贫困村的贫困程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2 劳动力素质较低 对于一些劳动力数量相对充足的贫困地区来说,劳动力素质低会导致贫困户收入来源单一且收入水平较差,由此,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低成为无法脱贫增收的主要原因。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地区,使得这些地区人才的培养成为敏感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反思,贫困表面上看是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但本质是素质是能力的问题,相对落后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贫困户自身的脱贫能力。

2.3 资金投入

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由图2、图3可以发现,缺资金在致贫因素中的占比位居前四位,2014-2016年平均占比为11%,是制约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贫困地区资金获取不足是导致资金因素占比较高的重要原因。以宁德市为例,由于其内部拥有及外部带入的资金少,导致资金致贫因素占比最大,从而相对于福建省内的其他地市的发展较为滞后。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资金的利用率较低,会产生资金的滥用和错用等问题。目前,农业生产活动的资本投入来源主要包括农户自身积累资本、银行信贷资金和政府部门的支农资金[6]。

2.3.1 自身资本积累的不足 从农户自身的资本来看,资金积累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收入水平较低。据统计,2016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28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50%。贫困户除了满足自身的日常生活费用以外并没有什么剩余的资金来扩大生产或进行多余的投资,使得资金的价值链无法得到延长,从而导致贫困户陷入贫困的循环而无法稳产脱贫。

2.3.2 银行信贷资金的短缺 除了自身收入来源外,农户也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后备资金。但是由于一般金融机构在借贷时会重视贷方的信贷力度并对贷款的风险进行评估,导致其通常会更倾向相对来说风险更小的客户,而对于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低抗风险、低收益和低偿债这种“三低”想要借贷的客户来说只能是望而却步。因此,农村的小额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满足,银行信贷对其资金的支持力度也是有限的。

2.3.3 政府支农资金的分配不均 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近些年政府在农业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惠农政策,从而各地市政府对“三农”问题也是相当重视。据统计,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高达764.87亿元,增长4%[7]。然而,各地市政府虽然在资金总数量上加大了投入,但是在结构上分配不均的现象仍较为常见,支出结构不合理,效益水平不高,贫困问题依旧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2.4 技术因素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技术因素一度成为反贫困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图2可以看出,福建省因技术致贫的占比在2014-2016年3年间达到了7%的水平,但从图3看,2014-2016年间技术因素的占比还是有所下降,这足以说明技术制约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因缺技术导致的贫困在所有的致贫因素中占比仍处于靠前位置,其中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现代信息技术匮乏,产业发展缺乏活力等方面。

2.4.1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农业生产技术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即使大多数村庄不缺乏土地、水等资源,但因为落后的生产技术,整体的生产力较为匮乏[8]。据统计,在福建省的8个地市中因技术致贫的比重占了5%。其中,以龙岩市因缺乏技术致贫的比重最大,在2014-2016年3年间所占比重都达到将近10%。龙岩市由于其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和位于闽西内陆的较为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发展遇到很大问题,缺乏技术成为其经济转型的掣肘之一[9]。

2.4.2 现代信息技术匮乏 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贫困地区,除了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外,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也明显不足。据统计,在2016年福建省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的情况中,未通广播电视户数占比达到36.82%,可知贫困村庄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更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一些已经脱贫致富的村庄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对于技术监控、网络媒体宣传、电子商务、农村淘宝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是其迅速摆脱贫困的重要法宝。由此可见,在贫困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贫困村必须弥补现代信息技术匮乏的劣势,加快赶上时代的步伐。

2.4.3 产业发展缺乏活力 产业发展对于一个贫困村的经济状况一直影响很大。据统计,福建省的贫困村发展整体呈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率低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参与率低的状况,其他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福建省大多数落后的贫困村的发展主要依赖第一产业,且产业发展较为分散,缺乏产业整合人员对分散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利用,又因为村内劳动能力弱,使得大多数贫困户对于村内的自然资源产生很强的依赖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自身的积极性不够、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等因素,使得村内的产业很大程度上滞后于时代发展,跟不上产业转型的步伐,对资源的严重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展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产业的整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近些年来,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致贫因子中的首要因素。为解决这一严峻问题并增强贫困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以及强化医疗体系服务建设。例如,针对贫困人口的重大病情给予大额报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贫困户的支出负担。同时,还可定期组织贫困户参与体检活动,将疾病防患于未然,解除后顾之忧。此外,针对贫困户中暂时丧失工作能力的成员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障资金,以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加大农村医疗救助的帮扶力度并利用社会兜底政策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日后全面消除贫困扫清一大障碍。

在社会保障工作逐渐完善之时,政府也要加大对贫困户脱贫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强化,积极引导贫困户脱贫意识的转变,不单是纯粹的依赖社会及国家的救助,要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10]。如此,双向的拉动才能使脱贫成效最大化,最大程度地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2 落实人才吸引战略,强化劳动力素质教育

城市和农村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农村出现了明显的劳动力外流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贫困地区脱贫能力。为改善劳动力外流的情况,必须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给予农村地区相应的政策倾斜,提升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吸引力。尤其对于经济发展严重落后的贫困地区,更需要政府在人才和资本上加大投入力度,通过鼓励人才返乡、加大资本项目投入等,吸引人才回流农村。

同时,扶贫政策的可持续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已脱贫的贫困户因自身的发展能力不足再次返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只有从根本上加强贫困户自身的脱贫能力,改变贫困户的劳动力素质,才能彻底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11]。强化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贫困户的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自身的脱贫意识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贫困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从而激发整个村庄的活力和创造力。

3.3 建立扶贫信贷制度,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农村贫困户资金短缺的现象十分严重,自身资金缺乏的同时借贷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艰辛的生产生活状况。贫困户因自身资金缺乏、还款能力低下而致使信贷机构不愿借贷,从而形成了越发贫困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必须加快农村信用建设,建立扶贫信贷制度。政府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信用较好的贫困户做出担保,以政府的名义为贫困户争取资金,缓和近年来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引导,引导贫困户合理利用资金发展生产,从而走向稳产脱贫的道路。同时,政府的支农资金在分配时应充分考虑公平公正的原则,改善支出结构,提高分配效益。

3.4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现代化生产信息技术的匮乏体现了贫困地区技术能力的落后。很多贫困地区因为相对封闭和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阻碍了其与外界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碰触,从而导致贫困现象一直难以改善。因此,提高对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使贫困地区改善贫困状况,如实现农村光缆建设全覆盖与农村的网络升级改造等,确保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深入农村,落实到家家户户。此外,专业的技能培训必不可少,如对于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集中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实现一人培训、一户受益的目标,从而总体上提升贫困地区对于先进的生产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正如前文所述,产业发展落后一直是技术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贫困村脱贫致富,并减少农村返贫现象的必经之路。除第一产业的转型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外,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致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依托旅游、电商、新媒体等方式提高产品和项目的附加值,向着生态经济的方向迈进。因此,对于福建技术致贫因子占比较大的村庄,通过完善升级产业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的配套服务是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法宝。另外,村庄也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育适合村内的特色产业,打造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福建省贫困人口劳动力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隐形贫困人口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