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

2018-10-09 10:47伏蓉
甘肃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活动化经典诵读小学语文

伏蓉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目标化;活动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4—009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一本教科书,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旁征博引,传承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多以短句形式出现,符合学生朗诵的语言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诵读经典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对注意力、理解力、思考力以及良好人格的培养都大有裨益。“腹有詩书气自华”,学生的品位、气质、举止在诵读中自然提升,在熏陶下自然变化。

一、经典诵读目标化

小学低年级的经典诵读以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为主,教师要明确诵读的目的,制订合理的诵读目标,如:1.通过诵读巩固汉语拼音,培养语感和诵读的兴趣。2.通过诵读识字、积累词汇;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陶冶情操,提升注意力、记忆力。根据目标定诵读内容。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小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在经典诵读方面不可能花费很多的精力,所以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最具代表性、传承性的核心内容,对于有些内容适当删减,并要与时俱进,还要根据学生、班级的情况,选择适合一二年级吟诵的书目,并充分考虑到学生识字少,宜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难度。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唐诗宋词等国学启蒙经典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吟诵,尤其要选择带拼音的注本,降低诵读的难度,达到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量、培养诵读的兴趣的目的。

二、经典诵读习惯化

近年来,经典诵读在各个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走走形式、跟跟风。经典诵读没有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反而成了负担。有效的经典诵读,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比如低年级的诵读基本要求:坐正、大声、指读。“坐正”就是要求学生背挺直,正襟危坐。“大声”要求读书要字正腔圆。“指读”要读到哪里,手指到哪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巩固汉语拼音和识字的效率。此外,在诵读时间安排上要合理,每天读30分钟即可,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三、经典诵读活动化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精力以及定力、耐力均有限度,容易思想游离、发散转移,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1.多样的吟诵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诵读过程中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如,诵读接龙、诵读传花、诵读表演等;也可以按照诵读的节奏打着节拍,拍着手掌;也可以学着古人的样子,随着音韵摇头晃脑地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做做动作,手舞之,足蹈之,口诵之。让学生在动一动、演一演、玩一玩中快乐诵读。2.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吟诵的兴趣。如,学生们自己讲故事:《孟母断机》《黄香温席》《学无止境》《凿壁偷光》等,在故事中感受经典文化的内涵;可以把一些古诗词改编成歌曲,和学生一起吟唱,如,《春晓》《水调歌头》《游子吟》等;还可以播放《中华弟子规》动画片,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经典诵读生活化

学习就是为了用,所谓的“学以致用”就是这个意思。看到黄河,能想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看见春天的小草能脱口而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到柳枝抽出的嫩芽,能吟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经典的语言表达生活的所闻所感。当然了,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过于功利,强求统一。此外,教师还要学会灵活地运用学生诵读的经典指导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习惯,童蒙养正,寓教于行。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可修身养性律己,故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学生迟到了,及时来段“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轻声提醒“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学生声音马上洪亮起来;学生犯了错误,告诉他“过能改,归于无”,通过吟诵,让学生学会反省自己的做法,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修养。

厚德载物,厚积薄发。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定要以生为本,把兴趣放在第一位。通过有效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启智、养正、博雅,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家校合作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350)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活动化经典诵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