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瑶
摘 要: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近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有一定的成就,但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帶领下进一步采取措施。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要谈及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对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文化遗产的定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文化遗产的两个要素。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指的是物质文化遗产(culture heritage),包括历史遗存的各类文物和建筑、人类文化发展所产生的遗址等,这些可接触的实质化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则是指口头相传和传统表现形式、民间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和传统手工艺等,其中蕴含着我们每个民族历史的精华和瑰宝,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中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意识和意志的体现。通过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窥得这个民族庞大而丰富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长治久安的文化基础,是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团结的物质和精神纽带,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文化遗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其重要地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期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最热门的话题当属“辽宁省绥中县最美野长城被抹平”,该事件一经曝光就引来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之后事件一再反转,令人至今尚未能得知真相。对于这个事件,因个人专业能力有限,不予置评,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社会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遗产这种文化软实力对当代中国国情和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固然可喜,但我们不应盲目乐观。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现状。除却上文提到的“野长城事件”以外,社会中还有不少对文化遗产破坏的现象,如对历史建筑的拆除和打着“修复”名号的重建行为等,这些残酷的现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前路险阻。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到对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保护,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大量物质和资金的支持和投入,而我国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且相关资金数量较少,保护资源较贫乏,势必不能对各种类型的遗产都有充分的投入。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笔者认为最好的模式是“以遗产护遗产”,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的有西安秦始皇陵、北京故宫等。以故宫为例,以明清时期的都城遗址——紫禁城为基础建造的故宫博物院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万名游客。而其不菲的门票收入除一部分用于管理支出以外,大部分都投入了古建筑和文物的维护和修缮中,使得大量库藏文物得以重见天日,使更多的凋敝的建筑得以面对公众开放。在文化遗产的现当代保护方面,故宫模式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型案例。
除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问题,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基建之间的冲突也是主要矛盾之一。这个问题在文化遗址资源丰富的河南、山西等地尤为突出。解决社会发展的经济要求和文化要求的矛盾,目前最主要的方式是建立遗址博物馆,如大河村文化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将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相结合,同时还兼具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但从现状来看,能够就地建立文化遗址博物馆的仍为少数,还有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遗址遗存仍未得到合理的保护。
除了对重要的文化遗址进行遗址博物馆的建造以外,我们似乎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在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建造遗址公园,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基建、市民文化生活和公共绿地建设结合起来。这种遗址公园的建设同遗址博物馆相比,所需资金较少且可行性较高。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有河南省荥阳市京襄城遗址公园、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明宫遗址公园等。
当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仅仅依赖于国家和政府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性保护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当务之急是发展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真正地变文化遗产为物质财富。在这方面一些欧美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各大博物馆几乎都有比较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根据当地文化遗存的特点和特性进行再加工,转化为可以对外销售的商品。利用这些文化产品的经济收入来维持文化遗产保护的费用。不仅如此,各类文创产品的传播还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使更多的人对文化遗产有一个主观的认识,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文化创意产品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国外文创产业比较发达的典型代表是大英博物馆,他们的文创产品不仅在本土销售,还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售卖,这在不知不觉间也成了一条文化输出的路径。在国内,文创产业的龙头应属故宫博物院,“故宫淘宝”的文创产品甚至一度引起一阵抢购热潮。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我国政府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大力扶持文创产业的发展,拨调相关资金支持,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具有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文化旅游业的经济价值日益突出,文化遗产的营运已经被视为一种产业。但文化遗产相较于一般的旅游资源具有其特殊性,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要保证不损害后代对其需求的利益。我们要紧紧跟随全球化的步伐,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当代负责,对后代负责,对遗产负责。
当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如果一味谋求经济利益,就会适得其反。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一阵“申遗热”以及中国国内各地为抢夺名人故里展开的争夺战,无不显示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趋利性和狭隘性。文化保护的理念如何体现出真正的人文精神和意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是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局势。随着老一辈传统手艺人的老去,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传统戏曲进课堂、为传统手工艺寻找继承人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相关法律依据、政府普查和宣传不到位、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淡薄以及缺乏相关人才和资金技术支持等。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付出,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扶持相关人才的培养,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保护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是文化归属感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保护文化遗产并利用其经济价值和教育意义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孙华.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与利用[J].文化学刊,2007(2):23-27.
[2]蔡吉秋.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大众文艺,2017(18):2.
[3]马晓琳.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4(19):49-50.
[4]吴育标.中国世界遗产战略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