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09 07:41蔡朝晖
教师·中 2018年8期
关键词:疑点历史情感

蔡朝晖

摘 要:文章作者简要从利用历史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利用历史故事突破难点、疑点,利用历史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探讨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让广大教师意识到历史故事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仅仅关注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人物、意义等考试要考的内容。然而,历史学科所天然坐拥的精彩的历史故事走廊和丰富的历史人物画卷等内容在教学中却得不到丝毫的展显。教师在课堂中对历史故事只能点到为止,对历史人物只能大而化之,更多的时间是在程式化地堆砌索然无味的知识点。本该趣味浓厚、生动有趣的课堂,却成了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起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历史故事渗透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初中历史课堂。

一、利用历史故事进行课堂导入

上课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刚刚进行完课前活动,注意力尚不集中,还没有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如果教师一上来就进行历史知识的讲授无疑不会取得太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就经常利用这个时间段,给学生们讲一个历史故事,这样既能够导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的听课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时,为使学生充分了解长征途中的艰难和困苦,感受红军的长征精神,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小故事——长征途中,食物匮乏,很多人因此体力不支,无法继续前行。为了给红军填饱肚子,贺龙将军把他的枣红马都给杀了。一位老红军回忆此事时说:“每次休息的时候,贺老总是拿上他那用针弯成的鱼钩去钓鱼给大家吃,就是靠着这几条小鱼熬成的鱼汤,把被饿晕的军团政委给救醒了,而他自己却嚼了整整三天的牛皮。”通过这个简短的小故事,以小见大,使学生们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有了更大的兴趣。听完这个故事,学生们的注意力也都回到了课堂上,从而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

再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些课本中没有提到的故事——当时侵华的是八个国家,但最后参与清政府赔款分赃的却是十一个国家,理由是这十一个国家都在义和团运动中遭受了损失。清政府总共要赔偿各国共白银四亿五千万两,而这个数字来源是中国有四亿五千万人,每个人头摊一两。

“自由阅读卡”中提到的克林德碑的故事,笔者也给学生作了补充——赛金花因其旅德经历及能说德语,因此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过接触。一方面赛金花为联军筹措过军粮,另一方面劝阻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护北京市民。同时苦苦哀求克林德遗孀,同意以建克林德碑牌坊解决克林德被害一事,京城人对赛金花多有感激。通过笔者的补充,学生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伊始,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在注重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故事内容的深层内涵。

二、利用历史故事突破难点、疑点

历史即所谓过去发生的事,一些历史知识涉及时代背景,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不便。对于历史教学中所涉及的这些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以具体的人物经历为依托,使学生弄清难点和疑点问题,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

比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节的教学中,涉及当时时代背景下才有的一些法律名词,像“治外法权”,为便于学生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给学生释疑解惑——一个德国人来中国旅行,期间与中国公民发生了冲突,并将人打伤致残,但是由于存在“治外法权”的缘故,中国法院无权对其进行审判,只能将其交由本国政府在中国设立的审判机构进行审判。这实际上是对外国人的一种袒护,使其在中国更加肆无忌惮,这便是“治外法权”的含义,也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被列强欺压的一个重要表现。

再如,在教学“魏晋南北朝”相关知识时,这一时期的氏族门阀制度,以及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可能对生活在现代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于是,笔者给学生们概述了一下中国历史上也是发生在这个时代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出生于寒门的梁山伯与当时有名的士族上虞祝家庄的祝英台相恋了,然而另一个士族子弟马文才也喜欢上了祝英台,虽然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两情相悦,但在当时士族与寒门之间不能通婚是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最终导致这一爱情悲剧的发生,最终两人化成蝴蝶,也象征着摆脱了为人的束缚,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以及对门第观念的控诉。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便可准确理解“寒门、士族门阀”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用历史故事讲解难点、疑点问题时,所选故事应与难点、疑点相关,如此才能够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不然故事讲了一大通,但并没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这无疑就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历史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1世纪的教育不再是应试教育占主导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历史故事中富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鼓舞人、感染人的作用。通过故事中所传达出的正能量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比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我们可以通过讲述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誓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宋代遗臣文天祥;“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甲午中日战争中高呼“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指挥“致远”舰勇冲敌阵的邓世昌;黄花岗起义中战死的“七十二烈士”;等等。这些人皆是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英雄,通过有关他们的故事的讲述,使学生能明白当今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结。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像钱学森、邓稼先等,感受他们为国家发展进步鞠躬尽瘁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感召,更加勤奋学习,立志报国。

除此之外,通过历史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在做学问上格物致知、一丝不苟的品格。比如,给学生讲一讲李时珍是如何写成《本草纲目》这一经典著作的——李时珍走访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参阅了800多本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总共历经27年,才完成此书的写作。通过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们感到由衷的敬佩,从而在之后的学习中向他们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待学问的严肃认真品格的形成。

不同的故事所传达出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是不同的,教师要能清楚辨别故事的内涵,通过好的故事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用故事所蕴含的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不光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的人,还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的人。

总之,历史故事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我们应该重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希望每一个历史故事都能够得到善用,希望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

參考文献:

[1]周晓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7(4):96-97.

[2]曹传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选择的原则与途径[J].吉林教育,2015(19):110.

[3]马建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管窥[J].中华少年,2015(28):32-33.

猜你喜欢
疑点历史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新历史
情感移植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