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秋容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文章作者认为从恰当停顿,把握意图;把握关键词,传递情感;整体把握,饱含深情;大胆表现,渲染情感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生活体验较少,阅读领悟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朗读指导的机械匮乏,指导方法的单调、生硬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朗读教学时只是走一下过场,根本没花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指导训练。那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现就结合我的一些实践,谈谈对朗读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恰当停顿,把握意图
我们知道,要朗读好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读正确,而所谓读正确,不仅是读准字音,还包括恰当地停顿、准确地读出句子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朗读时指导学生恰当停顿是很有必要的。可能很多教师会质疑:如此不就机械地肢解了句子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指导学生停顿时,首先是根据词或词组的组合来停顿,其次还要根据学生每人的气息来调整。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在整体把握作者表达意图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对一些容易读破句的地方,或一些长句,更是要讲清如何断句,如何才能读得更连贯,否则,学生朗读时就常会出现断读、破读甚至读得气都喘不过来或词不达意的现象。
例如,我在教学《白杨》时,其中有一句:“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学生一开始,常凭直觉读:“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显然,因为没有准确停顿,句子已被读破,听来就显得别扭。
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朗读时指导学生恰当停顿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读得自然流畅,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句子表达的意思,还可以推进情感的表达,为进一步的训练做好铺垫。
二、把握关键词,传递情感
我们知道,一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它在表达情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句中的关键词,不仅可以加深对句意的理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感。那如何把握这些关键词呢?我认为教师不能机械地强调读轻或读重,而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它所包含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体验,读出词语的韵味。
例如,《开国大典》中有一句“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这句话充分表现了人们想参加开国大典的迫切心情。句中,除“一……就……”这个关联词,最能表现人们这份心情的是“直奔”一词,它不仅可以表现人们一心只想尽快到达会场,还能表现人们因新中国的成立而激动与自豪的心情。一分迫切,一分激动,一分自豪,学生怎么表达呢?我并没有简单告诉他们读轻或读重,只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读,结果,有学生读得干脆,有学生读得铿锵,有学生还故意拉长音表现,但这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份迫切与激动。
又如《匆匆》一课中,“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一句是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头涔涔”“泪潸潸”两个叠词,把作者内心的遗憾、无奈、惋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指导朗读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词语所包含的复杂感情,然后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表达,结果,有学生用长低音“头——涔——涔”“泪——潸——潸”来表现遗憾;有学生用低沉、伤感语气,读出了无奈、痛惜;甚至有学生用铿锵语气表达自己的悔恨。
三、整体把握,饱含深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我们知道不管是一篇文章还是一首诗,都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仅仅从词句中去指导朗读,往往会出现学生按图索骥、装腔作势的现象。好的朗读其实是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是可以触动读者心灵的。因此,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斟酌文中的精彩句段等方式找到朗读的基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使学生的朗读情感饱满,融情入境。
比如,在指导朗读《春望》时,在学生熟读诗句后,我就开始与学生交流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体会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看到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时的百感交集。全诗包含着作者对兴衰的感慨,充满了凄苦哀思。有了这样的感情基调,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准朗读的意境,这也为入情入境的朗读奠定了基础,教师再结合诗句进行点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又如《匆匆》一课,“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学生由此领悟到,朗读文章的基调是舒缓低沉的、语速稍慢的,这对有感情朗读全文、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朗读会更自然,情感的衔接也流畅,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四、大胆表现,渲染情感
朗读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一门表演艺术,它靠声情并茂的朗读传递心声,感染听众。所以,为了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我们应结合情感的变化,采用大胆的甚至有点夸张的方式,达到渲染情感的效果。
因此,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致力于鼓励学生释放自我,还原本真。比如大胆地变化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大胆地运用各种肢体动作,配合朗读表现作品内涵,传递自己的感悟,表现作者的意图,有时为了带动学生的情绪,我还率先示范;有时还借助音乐或视频推动情感。这样学生有了全身心的体验,对作品的理解会更到位,对情感的投入会更深切。
比如,我指导诵读《诗经·小雅·蓼莪》时,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后,让学生交流相关资料,了解这是一首关于行走在外不能赡养父母的孝子所作的一首哀怨之诗,诗人抒发的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為了表现这痛极之情,我首先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大胆地变化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如“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先扬后抑;而“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则前连后挫。当读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时,为了表现作者内心的哀痛,则采用渐强的哀鸣。如此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朗读的抑扬顿挫。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用各种动作、表情来表达内心的哀痛。学生们朗读时,随着情绪的低落而低眉垂眼,随着内心的悲痛而握拳捂心,特别是读到“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时,学生们动作夸张地把内心的悲恨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震撼了全场,甚至有些听众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朗读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足以说明朗读者已经深入了作品,并很好地演绎了作者的内心情感,真正与听众产生了心灵的碰撞,这不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效果吗?
五、结语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审美,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甜美多情。“朗读就是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语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这其中的方法、技巧还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禹立红.关于朗读的思考[J].学周刊(A版),201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