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杨文静(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31)
张家口展览馆于1968年建成,至今已历经49个春秋。展览馆大楼是“凹”字型,外身着墨绿色,长162米,宽48米。主楼3层,序幕大厅高23米,楼顶上立着“建设开放文明的张家口”十个红色大字。主楼正面和两翼侧楼正面都有红色的高大柱廊,楼檐下嵌着代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战斗场景的白色浮雕。楼前面临清水河,建有用混凝土块铺装的可容3万人集会的广场。白玉兰灯柱环绕广场周围,两侧植有松树和柏树树墙。展览馆在建造规模上、工程的质量上都是张家口建筑史上最好的。
调研以河北省张家口历史建筑展览馆为主要对象,对建筑自身屋顶、立面、细部等进行色彩提取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
调研主要方法为阅读文献资料,拍摄现况照片,现场比对色卡、采集色样、提取色块。
(1)针对展览馆周边自然环境、主要建筑立面进行拍照取样。为了避免由于自然光的强弱影响照片取样的质量,选择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晴天的 10:00~15:00 之间进行调研。
(2)将《中国建筑色卡国家标准》(GB/T18922—2008)作为色彩比对工具,记录最接近于调查对象的色彩编码。对采集的照片样本进行拼接和分类处理,而后对其进行色彩样本提取。
(3)在建筑立面色样提取中,将色谱分为主色、辅色和点缀色 3部分,总结归纳色谱,并以此为基础总结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与展览馆隔河相望的是百盛商城、中国工商银行大楼、中国联通大楼、东方购物中心等建筑,沿街立面主要以中低明度的暖灰色系中低艳度的米黄色为主,中低艳度的蓝绿色穿插期间,另外用纯度艳度较高的绿色、黄色、红色、蓝色适当点缀,活跃整个建筑群的色彩氛围,整体看这与展览馆色彩运用整体和谐性较强,主色调基本一致,下图即可展示。
展览馆背面是堡子里的入口处,可以看到与展览馆低调稳重的用色不同,基本保持了明清时代的风貌,建筑外立面色彩关系简明统一。堡子里用的最多的是中灰色和红色两种砖墙,也是张家口的传统材料,展示出的是材料的原色。这与展览馆用色方法一致,但红色的运用差别极大,展览馆运用的是低纯度中低明度的砖红,而堡子里是高纯度的中国红展示清代建筑特色。
屋顶是城市的第五立面的核心内容,对城市的整体美观影响重大,城市的第五立面及建筑屋顶色彩要求在整体上统一、和谐、美观。展览馆屋顶是平屋顶,采用的仍然是赭灰色与砖红色基调,与周围建筑屋顶色彩协调,有较好的美观性,但屋顶的用色和墙体颜色色距太近,导致建筑在整体区域内变化单调,缺乏层次感。
张家口展览馆立面主要采用大理石材料,其他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艺术风格朴质无华,却在当今四处林立的奢华、怪诞的摩天大楼丛中继续保持着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地位。主要立面造型是以柱廊与墙体结合,形成虚实结合的空间,在单调的立面中凸显变化。展览馆建筑立面色彩以石材展示出的自然色彩为主,灰绿色、砖红色、赭灰色为主色调,中国红、中等暖褐、黑褐色以及浅灰色为辅助色,整体用色较为和谐,但用色单一,缺乏变化,层次感较弱。
图3—1 展览馆周边色彩提取
展览馆主楼的正面和两翼侧楼的正面都有高大砖红色的柱廊,最有特色的地方便是那砖红色屋檐下白色的浮雕,在稳重深沉的赭灰色与砖红色之间调和色彩氛围。窗框颜色是黑褐色,点缀整个建筑之中,张家口特有的浅灰色瓦砌成的窗花形式起到装饰作用,也是点睛之作。楼顶上立着红色的“建设开放文明的张家口”十个大字,与左右两侧红色标语形成展览馆醒目的标志。现状出现的问题是细部色彩所占比例十分微弱,调节性较差,因此会使整个建筑显得没有细节,形象粗犷。
展览馆建筑立面所用材质主要有三种:石材、砖和瓦。三者均是张家口典型的传统材料,由于本土地质及烧制方法,导致这三种材质有丰富的色彩效果。可以说,展览馆在立面材质的选择上是成功的例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历史建筑所呈现的材质色彩美会更加有魅力。
图4—1 立面材质色彩分析
通过以上对展览馆立面色彩调研、提取及分析,其屋顶推荐使用暖白色系和中高明度黄灰色系;立面推荐采用高明度暖灰色系、中明度红色系和中明度蓝灰色系;细部推荐中明度暖灰色系和中明度灰褐色系。
图4—2 建筑立面推荐色谱
本论文通过对张家口展览馆进行立面造型及色彩调研,总结出以下三点:
(1)历史建筑往往承载着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因此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时应尽量保存原有的立面造型及细部结构,在色彩上争取回归本真,特别是色彩的饱和度、明度一旦变化,将影响整个建筑的历史信息。
(2)以展览馆为代表的张家口历史建筑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度较高,但普遍缺乏色彩层次,用色单一,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丰富色彩效果,尽量在同色系中寻求变化中的统一,营造识别度高且和谐的色彩氛围。
(3)历史建筑也要与时俱进,追求原真性的同时也要加上现代色彩元素,从而营造古今和谐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