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波
摘 要 创设有效的问题导语,不仅是学生在本节课的收获大小的体现,也是教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一种展现,他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把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大幅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手段之一。
关键词 课堂;问题导语;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21,A,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9-0200-01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它常用于一节课的起始。一堂课能否真正吸引学生,能否生动有序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语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为学好新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產生好奇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竞相前往,主动获取知识,给课堂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新课的引入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导语就像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吸引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着独特的光芒。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相应的导语方式,设计出篇篇有异、引人入胜的导语,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从而收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参与感的教学效果。
一、直入主题
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上一课紧密联系或这一节课容量很大而旧知识又很熟悉的话,都可以使用“开门见山”,教师上课可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引入新课,上课就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再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和最主要的问题研究上。
二、巧设悬念
数学课虽然表面深奥难懂、枯燥无味,但数学知识环环相扣、联系紧密,所以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巧布疑阵、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发现,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欣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故上课伊始,以悬念方式导入,便会达到预期目的。如在讲解“概率的计算和估计”时,这样引入:一次竞猜游戏,有三名同学都猜对了,但只有一份奖品,谁应该得到这份奖品呢?他们决定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取三张大小相同并分别标有数字A、B、C 的纸片,混合后背面朝上放到桌子上,三人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规定取到A 纸片的人中奖。那么三名同学中奖的概率有多大?如此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究新知,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入故事
把新课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编成故事,通过新颖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到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故事导入能给数学课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对数学的审美能力。
四、用旧引新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用旧知识引入新课是被教师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以旧知识为新知识开辟道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精心挑选复习的内容,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提出新的问题,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如课堂教学中,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并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写出几个相等的除法算式,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相等的除法算式转化为相等的分数,进行对比联想,引导他们的思维,配合动手操作,逐步验证,最后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这样的导语,教师和学生就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形成。所以教师在引入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而且在提问旧知识时要有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究和想象,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感不存在了,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新知识。
五、实物展示,动手操作
针对于每节课所讲的内容,可将一些具体的事物直接展示给学生,再辅以动手操作,充分利用其直观性来达到教学目的。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也是一节课成功的主要因素。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一些相似形状的东西作为教具,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对比,让在脑子里模糊的一些概念形成准确的数学知识,便可以省去一些没必要的解释,变得简单透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六、联系生活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日新月异,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在传授新知识时以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例入手,自然会让学生感到轻松与愉悦。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导语,让学生也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来,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如讲授“平移”时,上课伊始让学生们观看搬运东西、电梯升降、火车疾驰等镜头,然后引出平移的课题,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这些过程来体会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这样比平铺直叙要深刻得多。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它的探索永无止境。当然,课堂导语的方法也远不止这些。无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导语,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所以作为教师,不要忽视导语的贡献,要进一步挖掘创新,不断完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