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冰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它是指从身体齿状线开始,一直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1]。由于直肠癌的位置低,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很容易不彻底,导致术后复发率高,身体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方式,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我院近2年来,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两种方法,发现采用对患者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1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疼痛,而且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好。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按照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患者。直肠癌患者选取条件:①年龄控制在40~71岁,平均年龄(48.1±4.3)岁;②患者从发病开始就一直在我院治疗,中途没有转院的情况,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此次治疗研究;③患者没有内分泌系统疾病,能主动配合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半个小时,都要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100毫克、东莨菪碱0.03毫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患者开放静脉通路,输入麻药,并将丙泊酚等药物用微量泵持续输入,维持麻醉状态。实验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在全麻前对患者行硬膜外穿刺,确定穿刺成功后,注入0.2%利多卡因3~5毫升,观察是否有麻醉平面出现,如出现麻醉平面,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同时气管插管。具体的诱导方法:给患者用面罩吸氧5分钟后,根据患者体重,每一千克输入0.06毫克的咪达唑仑,0.6微克的舒芬,1.5毫克的丙泊酚等麻醉药,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入麻醉机控制呼吸,并每隔一个半小时左右追加0.05%的的罗哌卡因8~10毫升,以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在手术前10分钟左右都要停用所有麻醉药,并静脉输入舒芬太尼0.2ug/kg镇痛[2]。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由护理人员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疼痛评分,术后患者的身体的肠道恢复时间。
我院此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连续性计量资料,须先做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法的患者术后1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法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疼痛评分及肠道恢复时间
全身麻醉,临床上又被叫做“全麻”,是将麻醉药通过呼吸道、静脉和肌肉注射的方式进入到患者体内,使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暂时性抑制,对疼痛感觉消失[3]。硬膜外麻醉,又叫硬膜外阻滞,是指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将麻醉药一次或多次注射到患者的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它的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4]。经研究发现,在膀胱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将硬膜外麻醉同全麻的优势相结合,对患者的伤害更小,患者术后的疼痛减轻,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5],而且患者的身体恢复也更好,可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尽早下地活动,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