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 山东 青岛 26655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ICU的常见病,该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患者是以呼吸困难、胸闷、喘憋、咳嗽等为主要表现,且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1]。为获得更加理想的康复效果,我科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对部分患者开展了呼吸康复护理措施,效果较令人满意。现将实施过程及相关数据整理如下。
入组者均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共计88例,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所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被确诊[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20例;年龄分布在52~78岁范围内,平均(69.6±5.5)岁;病程在3~17年之间不等。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3例、21例;年龄分布在53~77岁范围内,平均(68.8±5.9)岁;病程在3~16年之间不等。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排除标准:将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者、呼吸衰竭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予以排除。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先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护患沟通、心理疏导等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3];再对病室环境进行管理,病室内的空气要清新、流通,湿度、温度要适宜,每日要进行清洁及消毒;同时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指导,叮嘱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要禁止食用刺激性、易过敏的食物。
表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表示与参照组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身躯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社会活动 社会功能实验组 44 72.5±8.2* 81.4±8.2* 79.6±7.0* 83.5±9.1* 82.3±8.1*参照组 44 58.4±6.2 62.8±7.5 57.2±6.8 64.2±7.4 71.2±7.5
1.2.2 实验组
本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呼吸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呼吸操锻炼:指导患者将双手上举同时吸气,在放下双手的同时进行呼气;让患者保持双肘弯曲,握紧双拳,以左右交替的方式向前方缓慢出拳,出拳同时吸气,收拳同时呼气;再将双腿屈膝呈90°,交替上抬,抬腿时吸气,放下时呼气;以上动作反复练习,每次20下,3次/d。
病情好转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ICU入住时间。
生活质量评分:一个月后,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共有五个维度,分别为身躯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活动、社会功能,每项评分范围为0~20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
肺功能指标:测定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6min步行距离、FEV1%预计值、FEV1/FVC。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进行t值检验,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进行χ2值检验,当P值<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为(5.5±0.8)d,ICU入住时间为(8.3±1.2)d;参照组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为(8.0±1.3)d,ICU入住时间为(12.9±1.6)d;实验组的拔管时间快于参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
实验组患者的GQOLI-74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5;详见表1。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6min步行距离、FEV1%预计值、FEV1/FVC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5。
COPD疾病呈慢性、进展性发展,患者随之病程延长,肺功能会有所下降,日常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于该类患者,如何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关注问题.此次研究中,对88例COPD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予以呼吸康复护理措施后,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快于参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参照组,GQOLI-74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肺功能相关指标也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呼吸康复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为COPD患者开展呼吸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能够缩短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同时还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故可考虑将其作为COPD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