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民,宋秀超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 250031)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知识传播一般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自愿的,与之对应的知识溢出则一般是被动的、无意识的、非自愿的扩散出来,或表现为某种信息的占有[1]。我们之所以研究知识溢出,原因在于创新来源于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共享和交流就会产生扩散。在这一扩散过程中,知识传播的效果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复制;知识溢出的结果则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再造,同时也是一种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发生的无意识传播过程。高校是这一溢出过程的场所和区域的重要载体,从宏观层面上表现为高校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中观层面上表现为高校对企业的技术溢出,微观层面上表现出的是自然人之间的知识溢出。本文研究的是微观层面的知识溢出,研究的组织是高等学校,其影响因素包括溢出的主体——高校教师、知识溢出的客体——学生,以及溢出的途径——教学环节的实现。
高校作为一个不断创造和传授知识的基地,以面向学生授课、研究论文、科研成果、专利等形式,通过其科研和教学功能不断生产新知识,同时从外界环境中获得信息、资源和能量,并不断转化成新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整个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事实上,高校作为知识源,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创造隐性知识,并通过教学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最终转移给知识受体的过程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高校也必须不断通过从外部环境中获得信息,如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就业需求、家长的安全考虑、学生学习生活水平的改善等方面不断改进,跟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从而保持高校知识系统常变常新,并达到动态的稳定。
1.高等学校知识溢出的主体——教师群体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和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也日趋多样化和快捷化,对高校教师的知识传授方式、效率、效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评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学术界同样也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和探讨,以中国知识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年3月至2018年3月年收录的论文为例,以“高校教师评价”和“大学教师评价”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可搜索到1 031篇和231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在同一时间段内以篇名进行检索,发表的论文分别为147篇和49篇。在这些文献中,郭祥林、张烨等人对高校教师量化考评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大教学观”、建立着重于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的设想[2];郭建宏等人对一些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学术工作制度乃重要原因之一,应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个能有效促进学术繁荣的学术评价制度[3]。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也对高校教师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热烈的讨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博耶发表的《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评价》的讲演在美国高教界引起广泛共鸣。斯坦福高校校长唐纳德·肯尼迪认为,从数量意义上用研究成果作为任用或提升的一项标准是不合适的[4]。澳大利亚高校教师一直在抱怨,竞争手段的不当使用在内部分配资源中日益增加。许多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当前高校和高校教师评价的方式是有失偏颇的。本文认为,从高校教师知识及其传递过程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知识储备、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三个层面,目前对高校教师知识储备多数以学历和学位为标准或参照,比如有为数不少的高校明确提出某某年龄段以下的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才能评教授;对知识应用的考核往往以教师的工作量和科研成果的数量、级别来衡量,对知识传播的考核没太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或标准。可以说,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着重考查了教师知识储备和应用的效率问题,评职称、考核以论文数量、科研项目的级别、经费到账额为量化依据,毋容置疑,这些对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有直接的促进和溢出作用,对学校的知名度、排名等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对大多数的本科生来讲,什么样的人才才算合格?目前是文化课成绩都合格,就可以拿到学历,达到一定的分数,写出毕业论文就可以拿到学位,在这之后,毕业之后如何?那是社会和单位的事了,这就是当前高校培养人的现状。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距离太远,甚至脱节,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不够,不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带来清风正气和正能量,发展后劲不足。归根结底是由于高校受社会影响太重,没有坚持高校育人的理想和初衷,以功利性的数量指标考核高校教师的业绩,忽视了高校教师知识溢出的过程和内容上呈现出知识性质和类型的多样性,忽视了知识溢出中隐性知识的溢出和后续影响。事实上,即便是在研究型高校,也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人——有的教师对学问如论文的贡献作用有限,但善于激励学生,或在课堂上善于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反之,尽管有的教师适合做项目,也能够完成项目结题的要求,但不善于或没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的研究对学生又有什么启迪和溢出效应?
2.高等学校知识溢出的客体——学生群体分析。在知识溢出的环节上,学生作为知识溢出的对象和客体,是将接受到的知识自觉地协调统一起来,相互耦合,产生整体效应,形成个人较为完整的某一学科知识体系,使之在毕业之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表现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这一外化阶段,从而体现出其能力和价值。具体到合作办学,我国目前合作办学的现实是大部分合作办学院校的生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差别很大,学生包括其家长对合作办学的认识了解不准确,不同的目标导向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侧重点差别明显,学生人数又多,外教的小班化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带来了教学处理上的困难,效率不高,这些问题带有显著的共性。一般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选择受制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而选择一种教学模式,首要的任务是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模式的取向,而教学效果是知识溢出和传递效应需要溢出主体和吸收主体的共同作用和配合才能取得有效的效果。以笔者所在的济南校区为例,目前的现实是合作办学的学生大部分是二本线偏下的高考成绩进来的,按照一本院校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其接受能力有显著的差距,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基础数学知识和思维等方面,都需要注意力专注、改进和提高。学生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有想继续出国深造的,对外语要求就希望多学,而不愿出国或外语达不到出不去的,则希望主要学习专业课知识,为就业做准备,这带来了教学上较大的协调难度。目前实行的是在校内通过案例教学和加强实践环节的途径来实现,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仅仅是显性知识层面。因此,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显性知识的传递,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就可以,隐性知识的传递有待于以后的继续学习和领悟。
1.合作办学条件下高校教师知识溢出水平指标体系。对高校教师的知识溢出能力进行评价,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而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科学、合理的准则,才能使评价指标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和实用性。评价准则应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定量定性相结合以及现实可操作性。按照这些原则,本文在参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07)》的基础上,参阅了相关研究的结论和成果,结合济南校区合作办学的现状,提出以知识储备、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学生反馈信息四项指标为评价体系的组成。指标的第一部分为高校教师资格取得条件,第二部分为显性知识传递层次,第三部分可以体现为隐性知识传递层次,第四部分学生评价是以前文献中少有提及的方面,而事实上是非常重要和面向大多数的,包括毕业几年内的校友的评价(南开大学也开始进行五年内毕业生的信息反馈调查工作)。这四项指标又进一步细化为13个基础指标,构成高校教师知识溢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赋予不同的权重。如对某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合作办学的校区以教学为主的现实,提高教学即知识应用方面的权重,降低知识创新指标的权重,以适应目前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才是符合实际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对教师个人绩效从学校管理层角度、同行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评价三大方面给出权重,得出量化赋分来。
高校教师知识溢出业绩考核评价表
2.合作办学校区高校教师知识溢出水平因素分析。在设计完成指标体系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对其进行量化评价。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有模糊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等,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运用层次分析法,首要任务是判断矩阵的建立,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使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化的重要环节。依据上文已经确定的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间的相互关系,选用Saaty的9级标度表对各指标进行两两判断比较赋值。以教师知识溢出水平为目标层,以Z1、Z2、Z3、Z4为评价层做成问卷调查,把这问卷些分发给48人,请其按相互间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打分(其中包括学生30人,教学管理人员8名和同行教师10人),得到有效问卷42份(学生问卷全都收回,管理人员和教师各有3人未填写),经过分析整理后得到评价矩阵:
经过计算得到其特征向量即权重为(0.054,0.557,0.280,0.109),特征值 λ=4.17,一致性指标 I=0.057,检验系数CR=0.063<0.1,满足一致性检验的要求。这一结果表明,在合作办学条件下对教师知识溢出水平关注的重要性次序为: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学生反馈(认可度)→知识储备。这说明,在校内更关注的是知识的传递和显性知识的掌握,对隐性知识的接受和运用是下一步的任务,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关注度最低。本文认为,这与参与评分的对象有直接的关系,评分人员中,学生占了大多数,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能否在校拿到毕业证和学位,其次才是工作以后的发展,而对教师的资格和知识储备不是他们所能及的,对其自身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是很关注的,这个结论是符合逻辑的。对合作办学状态下的教学工作对象应当是学生的评判和感受,其权重应占较大的比重,应当将理论上高等学校首先是为学生服务努力落实到现实中去,真正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教师的知识溢出水平和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恰如其分的评价标准,以鼓励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合作办学健康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