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崇涛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语文老师,我的成长之路,肇端于阅读教育期刊。其中有两本专业杂志对我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一本是江苏教育报刊社的《现代特殊教育》,另一本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师》。
结识《现代特殊教育》,大约是在1997年——笔者工作后的第二年。我热衷于读“卷首语”“视点”“论坛”“博览”等栏目,以便及时掌握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国内外特教动态、热点焦点及发展趋势;悉心读“教苑”“信箱”栏目,了解广大同仁所惑、所思、所学、所行,并随时内省,查漏补缺;品读“生活”栏目,揣摩先进典型事迹,砥砺自我,不断成长……这本杂志的三次改版与扩容,笔者均立足基层提出个人看法,个别建议竟然得到了编辑部的采纳或积极回应。
相遇《小学语文教师》,大概是在1998年。我见证了她由32开本到大16开本的“华丽转身”,乃至期间数度改版及扩容。我乐于品咂“月度人物”,寻访名师骨干成长轨迹,好奇于他们经历了何事、读过哪些书,汲取有益经验;我拜读“百家讲坛”,逐渐撩开“语文”的神秘面纱,笼于心头的那层教育迷雾渐趋消散;我品读“随笔”“案例”,不断开阔眼界、揣摩文章谋篇布局,为自身写作积累素材及范式;每逢读“问讯处”,我总先自行思索,而后再细读专家解答,如此既富挑战性又大涨知识,既寓读于乐又能强化编读互动,堪称“过瘾”……
国内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跟普通教育有区别亦有交集。笔者读刊,一贯坚持“放眼普教,立足特教,融会贯通”。长期的阅刊经历,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厚了学养,更为教育写作插上了翅膀:最初学写教学案例,常常描述好“案例背景”后,却不知如何从理论层面归纳提升;此时停下来,随手去翻几页杂志,往往能从某个角落“捕获灵感”,吸收消化、融入文字,一篇篇案例便“大功告成”……我曾将此经历分享给网友,有人直言“这种文字对他人的价值几乎为零!”
是的,我不否认“这种文字”对别人可能毫无价值;对我而言却至关重要,毕竟它利于厘清思维、深化思考、累积经验、举一反三,让我愈加坚信“开卷有益”。
经过近八年的积淀与锻炼,笔者第一篇“豆腐块”终于在《现代特殊教育》见刊,由此“一发不可收拾”。阅读,引领我走上“实践-反思”之路,导引我逐渐迈向“专业化”。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鉴于本人尝到过阅读的“甜头”,2005年开始,我决心在全校推动教师阅读,倡导学习之风,然而这并非一条“坦途”。为改善师生交流品质,激励老师们学习《中国手语》,我曾主持四个学期的“手语达标考核”,形式就如当年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一样;为敦促老师们学习新课程标准,我落实过闭卷理论考试……类似刚性的推动,尽管事后证明完全符合教育管理趋势,却在当时惹得“怨声一片”,以致我两个学期的民主评议全校倒数第一!
人的心理是奇特的:自发做感兴趣的事,就会乐此不疲;如果将之变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就往往会产生抵触或排斥心理;自觉自愿的阅读,那是生活的消遣,累并快乐着;如果把这种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不少人就会视之为庸俗的任务而抱怨连连……人的天性中多多少少存在着惰性,似乎更倾向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项工作,若是少了制度上的约束与激励,可能会导致基层人员愤懑、推行者憋屈。
当年学校缘何设置“教科研”中层岗?因为学校要发展、骨干要锻炼;学校为何选我主抓“教科研”而非他人?因为我有思路、有韧劲儿,工作踏实让人放心……然而教育家洛克说,有的人“虽然有能力、有诚心,却也难以弥补因为其过于严肃和僵硬的表现,给人带来不安感”。或许我当年的工作方式方法是有问题的。失落过、愤恨过、迷茫过,甚至中途想过放弃,最终,我还是咬牙挺过来了。
2011年学校领导班子换届。新领导非常支持教师阅读,施行年度购书“折半补贴”制度,即个人购书200元,可凭发票报销100元;购书300元,封顶报销150元……连续推行四年后,教师购书的积极性逐年提高。
书籍买来了,就要引领老师们阅读。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整理出《教师荐读书目》。“书目”分为七类:“常读常新”,如各科课程标准、专业报刊杂志;“理论视野”,如《教学勇气》《什么是教育》;“教育名著”,如《教育漫话》《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反思”,如《慢教育》《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第56号教室的奇迹》;“文史美哲科普悦读”,如《史记》《谈美书简》《自然的魔法》;“成长小说与儿童文学”,如《窗边的小豆豆》《青鸟》;“生命·生活的新知”,如《与机器人共舞》《大众科学指南:宇宙、生命与万物》。
二是基于“薦读书目”,统计各教师手中已有图书、扩充书目清单,盘活多方资源,方便相互借阅,更大限度地提高书籍使用率。
三是坚持“自读为主、集中为辅”,利用周四下午教研活动时间,隔周安排一次集中读书活动,每次1小时,以“集中阅读”促进“分散阅读”。
四是不定期组织读书交流展示,开展“好书推介”“好文鉴赏”等活动,在分享阅读所思、所获、所疑、所感的同时,更为教师之间搭建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
十几年坚持不懈的阅读实践,使得教师群体悄然发生转变,自觉自发阅读渐成风尚,师资队伍素质大有改善。近六年来,有5人次在山东省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4人次在济宁市特殊教育教学能手、优质课或基本功比赛中夺魁;2人次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评为济宁市“优课”;笔者也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先后获评济宁市特级教师、“杏坛名师”等荣誉;张明泉和殷芹芹老师也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推广教师阅读十几年,让我对基层教科研、尤其是群体阅读有了切肤体认:一个人的专业成长是他(她)自己的事情,教师本是最应该阅读的群体,而时下教师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教科研的职责不在于命令、强制,而在于引领、示范,正如港湾外的灯塔不能拖拽航船入港,只能导引航向一样……这项工作,迟不得、更急不得!
改变,还要从行动开始。
(作者单位:山东微山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