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梽月
【摘要】啦啦操不仅是一项个性化、艺术化、动力化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具有实用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在高校更好的开展此运动迎合了时代的需求,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另一方面,研究啦啦操发展策略也是促进高校啦啦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需要:是与国内啦啦操运动发展较快的地区以及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 啦啦操 发展策略
前言
在我国,啦啦操运动是一项年轻的项目,它发展迅速。高校是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开展的主战场。这里有优越的人力资源,利于招募啦啦操运动员与教练员,并建立优秀的啦啦操运动队伍。一方面,各种体育比赛选择在高校举行,召唤了更多精彩的啦啦操表演,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他们展现自我,为学校的集体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另一方面,学校要更加完善的实现培养目标,也需要发展如啦啦操运动这项极具魅力受人欢迎的项目。它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增加了亮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后备人才培养
啦啦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动作的多样性、队形变化以及空间的利用、难度的配合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完美完成一套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通过短暂加速和瞬间定位制动来实现啦啦操动作特有的力度与强度,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和较好的舞蹈功底,还需通过自身的身体姿态及表现力来展现动作的丰富情感与内涵,展示啦啦操项目特有的艺术内涵和情景,以此来带动观众,煽动观众的情绪,给观众美的享受。因此一个优秀的啦啦操运动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为运动员的身体姿态,操化动作的力度训练,乐感的培养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心理素质和智能水平、面部表情传达能力、团队协作等等,这些综合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运动员的选材以及后期的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关键。也是影响啦啦操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高校后备力量來源堪忧的情况。因此我们应该以大学为龙头,重视啦啦操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从而推动啦啦操运动逐步在中小学的开展和普及起来,这样就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员,这样才能能保证优秀运动员输送渠道的畅通,为大学培养更多优秀的啦啦操运动员。此外,适当的改进招生制度,在大学招考时将啦啦操运动作为学生特长,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进入高校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教练员选材,同时也为高水平啦啦操队伍注入新的优秀血液。为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保证我国啦啦操队伍后继有人,为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多渠道筹集经费
高校啦啦操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经费大多来自于学校拨款或部分自费,而且目前的训练条件和场地设施的配置远远没有达到啦啦操训练的标准和要求。高校是培养啦啦操运动员的摇篮,而啦啦操的训练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教练员、运动员、场地设施的简单组合,而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除了各高校领导重视啦啦操并给予一定的专款经费的同时,还应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增强本校啦啦操队的造血功能,深入社会,参与各种性质的商业表演活动。比如将啦啦操投入市场。众所周知,啦啦操运动将多种元素即健美操、艺术体操、拉丁、舞蹈、时装等融为一体,以其新颖的方式,热烈欢快的气氛感染所有的观众。啦啦操队员们用自己独特的身体语言征服了广大群众,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商机,让啦啦操运动凭借自身项目的特点即积极向上,热烈活泼,激情四射的表演吸引一些公司企业进行赞助,并相应的在他们举办各种活动和典礼的时候进行商业演出,这样在为商家推出自己的品牌,造就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啦啦操训练的经费问题,一举两得,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充分的调动本校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本校的学生参加学校开办的啦啦操俱乐部,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的承办各种性质的商业演出和表演,为学校的啦啦操队伍赢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只有这样解决了训练的经费问题才能改善训练的条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来达到啦啦操训练所要求的条件,继而推动啦啦操运动快速持续的发展。
3、科学化训练
啦啦操运动科学系统的训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在比赛中创造理想的成绩。高校学生的学习与课外活动都很丰富。啦啦操队伍的大多数队员来自普通学生,他们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学习任务需要完成,还要参与其他的课外活动,而啦啦操运动训练必将会占用他们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势必产生训练与学习及其他活动的矛盾,是影响大家积极参与啦啦操运动的重要原因。协调学训矛盾,提高运动员的参与热情与训练的积极性,需要学校领导与教练员做相应的工作,既保证啦啦操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与训练效率,也不对其学习生活造成过大影响,消除运动员的顾虑,为实现啦啦操运动训练科学系统化创造条件。
4、加强场地建设
目前高校啦啦操场地数量上参差不齐。加强场地及音响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开展和推广“啦啦操”运动的基本要素。很多学生和教师以及相关学校领导认为,场地和音响设备等设施需要财力巨大,往往望而止步,阻碍了“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其实不然,除了专业性的“啦啦操”训练比赛场地和音响设备要求严格之外,用于开展和推广的“啦啦操”场地和音响设备要求并非高不可求。场地空间方面,室内室外均可。音响设备方面“落地操厅音响或便携式CD机即可。简单来说,“啦啦操”运动的开展要求的是不要求完成高难度动作,在完成一般难度的基础上,与激情的音乐配合达到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等健身的目的,因此在没有音乐的配合也是可以达到“啦啦操”锻炼的目的的。通过一定动作的编排和动作的组合结合而成的固定套路加以训练,也可以增添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集体感染力。加强“啦啦操”场地、音响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并非一件难事,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要比其他运动有推广价值和推广可行性。
结束语
目前,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如火如茶,但由于缺乏物质保障、队员综合素质较差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为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为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将高校啦啦操运动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