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控对策

2018-09-30 08:47董跃龙
商情 2018年40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互联网金融

董跃龙

【摘要】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模式得到了有效的丰富,整个金融市场也更加活跃。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隐患,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面临着更多的风险。针对此,笔者对互联网金融展开分析,先就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及危害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其存在侵害公众资金安全、干扰金融秩序与破坏社会稳定等问题:随后进一步阐述了互联网金融面对的风险,即法律风险、信用风险与经营风险等:最后为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做好市场准入方面的监管工作、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风险 风险防控

金融主要是借助资金的融通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也就是在储蓄者与融资者间转移资金。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中介出现,其借助专业技术与规模化的资金来减少资金融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储蓄者与融资者间出现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当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P2P网贷、手机银行支付、大数据金融等。这些金融模式对政府、各个行业及学术界等都带来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信息处理、支付与结算、资源配置等方面。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及产生的危害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1.执行效率非常高,投资成本低

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业务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审批程序,极为冗长。在收集贷款申请人信息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需组织评估机构至贷款申请人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再基于考察结果做出贷款决策。这一过程,金融机构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借贷双方能够实现在线交流与网上交易,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系统获得申请人的信息,信息不对称性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更高效而准确地做出贷款决策。

2.服务对象的范围更广阔

依据巴莱多定律可知,在所有借款者中,大客户所占的比重仅有20%,个人与小微企业成为金融机构所面对的主要客户。当出现股市动荡与银行紧缩银根等情况时,资金持有者会寻求更为稳妥的投资方式。互联网金融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点,赢得个人与小微企业的青睐。

(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危害

1.危害了公众的资金安全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大肆宣传,甚至以银行的名义进行虚假宣传,以此扩大影响力,令很多投资者上当。因为互联网金融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所掌握的有效信息非常少,其对平台上的各种金融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仅依据平台的宣传材料而进行决策,导致投资行为面临极高的风险。平台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将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推销给缺乏风险意识与金融知识的投资者。平台的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给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e租宝”一度号称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台,在P2P领域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2015年,其因设置虚假标的与非法集资被查处。相关资料表明,该公司涉案金额高达500亿,涉及到约80万的投资人。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影响范围极大的诈骗案件,危害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案例,主要是因为我国监管力度不足,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违规行为非常普遍。这些企业对募集资金的监管存在漏洞,随意挪用资金等情况时有发生。其不顾法律规定,破坏了金融秩序,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危害。

二、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主要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对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如果不能够有效地防控风险,其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危害。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有:

(一)法律风险

从法律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通常新兴产业诞生后,法制建设会相对滞后。互联网金融也是如此,国内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少,这使得实务操作缺乏有效的依据。在立法过程中,一般只有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提上议程,这些都表明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虽然我国近期颁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制建设仍非常落后。

(二)技术风险

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互联网金融才得以发展,这也决定了互联网面临一定的技术风险,比方说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等。这些均通过互联网而对互联网金融产生影响。

(三)信用风险

和传统金融机构一样,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需要面对一定的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主要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依赖信用审查评估结果而做出决策,未进行真实性检验,缺乏一定的抵押担保,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这导致很多不良人士有机可乘,令互联网金融面I临严重的信用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因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系统等方面的不足或因外部事件而产生的。互联网金融涉及到P2P、第三方支付与众筹等,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成本低,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等限制因素。互联网金融的确是对传统金融进行了革新,促使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性加强。然而必须正视,互联网金融在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操作风险,能否有效地应对操作风险,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整体发展。

(五)经营风险

当前,有关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足,这导致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未能够有效地识别客户身份及监管好资金的使用。这些令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严重危害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市场准入的监管

相关部门应强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入监管,对金融机构的成立进行更加规范与严格地审批。正如上文所言,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严重的资金挪用问题,这是市场准入缺乏有效监管所导致的。很多民间借贷企业借助包装等策略而入驻互联网金融行业,非法吸纳资金。我们都知道,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传 统金融创新与发展的结果,从本质上讲,其为金融的一种业态。因此,互联网金融也应被纳入到传统金融业的监管范围中,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设立应得到严格与规范的审批,确保不规范企业不能够进入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中,促使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二)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法律风险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创建起优越的法律环境,以此来遏制与打击互联网金融违法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方面各项法规的完善,在解决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纠纷时,相关部門能够有章可循。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能够令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加规范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分非法行为,促使互联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创新,促使互联网与金融交叉监管

因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互交融的产物,其具备了互联网与金融两个领域的特点,以往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应积极创新,尝试跨界监管,借助交叉监管等策略来提高监管成效。除此之外,我国还应积极借鉴传统行业的发展经验,组建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强化行业的自律性,创建良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

(四)建立健全的个人征信系统

互联网金融以线上交流为主要的审核手段,怎样提高审核效率与审核质量极为关键。构建起健全的个人征信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审核结果,这是应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比方说,基于人行征信系统可以进一步构建起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创建覆盖多方面的信用体系,实现信用信息的真正共享。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该提高信息披露的法制化程度,令征信数据实现标准化,以此改善在线审核的质量,有效地应对各种诈骗行为。

四、结束语

在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模式也持续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金融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互联网金融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其带来的各种风险。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对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与信用风险等,我国应加强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制建设,构建起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创新,实现互联网与金融的交叉监管。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互联网金融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