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章
2017年10月,河南南阳某中学在操场举行了一场“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那里没收来的手机有的被扔进水桶,有的被锤子砸烂。学校工作人员称,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家长都很配合,一切都是为学生好。”有人认为此举过于粗暴、极端;也有律师表示,此举涉嫌损害私人财产,并不可取……据媒体报道,事后,南阳市教育局已经给该校下发了整改通知,督促其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说到校园创新,诸如“网络教研”“微信评选”等以新媒体为平台的“创新方案”“创新行动”每天都会在校园里出现,“校园+新媒体”在用心切入、细心磨合、互相激活等“软融合”过程中也将师生管理水平、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可面对学生的手机,诸如“手机销毁大会”这样的“硬排斥”做法,却让许多学校遭遇了各方质疑和责问,甚至出现责令整改的情形。“校園+学生手机”也同样在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具备萌发“新鲜创意”生成“特色创新”的条件,可为啥就难以碰撞出令人满意的“新媒体效果”呢?“手机销毁大会”在遭遇“一地稀碎”尴尬的同时,也为每一位校园管理者上了一堂特殊的警示课。
校园管理创新不排斥“砸的方法和泡的方式”,关键是能否让学生满意,能否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的活力和动力。近几年来,针对中小学生该不该禁用智能手机,的确让学校管理者颇感头疼,可用心良苦地以“都是为学生好”为借口,将没收的手机用水泡、用锤砸,还特意将这样“不对味”“不搭调”的做法展现在全体学生大会上,这是管理者自己还没有弄清楚啥是“粗暴管理”、啥是“管理创意”。管理创新不该也不应随意到“想泡就泡”“想砸就砸”。即使“手机销毁大会”是为了杀鸡儆猴,尽量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即使“家长同意”,也不应该以“恶意损坏他人财物”的违法嫌疑为代价。用这样粗暴的办法限制学生用手机上网,除了收获备受质疑的尴尬之外,只会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势不两立。“手机销毁大会”为校园管理者“砸”出了一面“警示镜”,行动前主动将拷问、判断过程前置——“学生接受吗”;行动中自觉将对比、纠错动作激活——“学生适应吗”;行动后及早将反思、整改行为完善——“学生满意吗”……才会在“新媒体创新”过程中全面问诊、准确筛选,有效孕育校园里的“满意创意”,有效催生出“有效创新”,更可以及时管控校园里的“不当举措”,有效预防由此造成的“管理创伤”。
堵疏结合才是“新媒体+校园管理”的有效契合点。一是主动疏导比被动的“砸和泡”更有警示作用。学生才是教育过程的主角,每种管理举措的出台必须以他们为主体,作为校园禁用手机的针对目标,管理者如果可以从“上课玩手机的危害”“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颈椎受损”“课后玩手机严重影响睡眠”等各种实际问题入手,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意愿自主倡议,为他们创设自主警示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协作和督查方案……学生一定会自觉拉响警惕的“红灯”,他们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诚信品质也会得到同步强化。这虽没有“手机销毁大会”更具震撼力、威慑力,可一定更具人情味,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二是适度规范比粗暴的“砸和泡”更有约束效果。校园生活需要不断开辟情趣空间去进行适度引领和规范,在紧张的学习间隙帮助学生及时点亮兴趣的、个性的、趣味的“自由区间”,手机使用自然可以纳入其中,只要学校明确“禁止使用”和“自主使用”的区域和空间,并通过“班级趣闻”“高分宝典”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适时引导,不仅可以充分激活手机自身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为学生们打开自我约束的“窗口”。即使仍有学生违规使用手机,也不必非要采取“泡和砸”的过激方式,因为他们的违规举动一定难逃其他同学的“手机监督”,在全班同学不断聚焦的过程中这些违规行为一定会逐渐得到有效约束。
“手机销毁大会”就是一堂特殊的“警示课”,提醒、告诫校园管理者——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教与学、学与思、思与辨的任何一个创新举动都必须深思熟虑,创意不能随意,创新不能任性,尝试不能走偏,才会让“伪创意”“负创新”难觅生成空间,校园管理创新才会不断收获“正能量”“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