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摘 要: 本文以传统诗乐理念为视角,从情感体验、声音把握及表现形式三方面探析了传统吟咏对当代小学古诗词歌曲教学的重要价值。在小学古诗词歌曲教学中,借鉴传统吟咏的智慧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从而挖掘出诗词歌曲的诗乐双重育人价值。
关键词: 诗乐 吟咏 当代小学古诗词歌曲教学
诗乐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甲骨文的“乐”字包含“诗”“乐”“舞”三种意义。从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开始,诗与乐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古代对诗与乐的关系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论述,讲的正是音乐教育内容,即“诗乐”,吟咏作为诗乐的核心在古代是一种高度普及的文学艺术活动。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吟咏渐渐消失在学校教育中。
在现今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歌曲是现代作曲家以古诗词为歌词创作,音乐更多体现时代特色,为小学生所喜歡。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古诗词更多只是体验了唱的新奇和乐趣,要达到古代诗乐教育所具有的育人深度有一定困难。因此,如何深刻挖掘诗词歌曲的诗乐双重价值,让学生在演唱中获得古诗词歌曲的人文修养,是我们应该深入探究的问题。吟咏是古人学习诗歌的门槛,一方面跟文学有关系,另一方面跟音乐有关系,它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法,同时又走向音乐。吸收古代诗教的诗乐并重的理念,将传统吟咏引入现代古诗词歌曲,可以拓宽文化视野,赋予歌曲更深最情义,最大限度地发挥诗词歌曲的育人价值。
一、吟咏性情,体验古诗词歌曲情感
在小学歌唱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歌曲情感是首要的任务,对歌词内容的理解是体验歌曲情感的关键。关于歌词的重要性有古训曰“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居末”,可见古人认为歌曲演唱中的歌词占首要地位。古诗词歌曲的歌词是我国的古典诗歌,对诗的情感把握是歌曲情感体验的关键。
“吟咏情性”是中国古代美学观点,指诗歌创作要抒发人的思想感情。我国古典诗歌是以抒情为主,正如钟嵘《诗品》所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吟咏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生命活态,蕴藏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性情襟怀。以吟咏的方法诵读,自然可以把握诗歌的气韵、思想文化内涵和情感脉络。
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静夜思》是作曲家谷建芬以唐朝诗人李白的同名诗为歌词创作的,歌曲中浓郁的思乡情怀足以让每个人热泪盈眶,但是本课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没有背井离乡的愁绪体验,因此反复吟咏感受诗中浓郁的思乡情感是十分必要的。
古诗词“吟咏”以语言的“诵”为最基础的底层,底层的“诵”以语言文学的领受为本。但吟咏的“诵”与现在朗诵的“诵”是不同的,今天的“朗诵”是“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念”,它并不能准确而深刻地传达古诗词的全部精神;古代的“诵”不仅是“抑扬顿挫”,更是有一定节奏规则地念,以《静夜思》为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读这首诗,只有吟咏才能读出气韵和情感。按照吟咏的诵读节奏是这样的:
▼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这是一首饱含背井离乡的乡愁诗,第一、二、四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韵声字,根据吟诵的法则都需要长读,通过“光”和“霜”的长读,两个开阔的韵声字表现了诗人在户外月光下的辽阔,越是开阔越是孤独凄凉,诗中的“月”字是入声字,需要读得短促而有力,入声字在声音上给人以痛苦决绝的感觉,第四句“乡”字作为韵字的再一次长读,真是乡愁之苦连绵不绝。吟咏能加深对诗歌意境的领会,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以至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二、吟咏字腔,把握古诗词歌唱之声
在小学歌唱教学中,对于学生歌唱的声音出现审美的单一性。为了追求整班歌唱声音的和谐统一,教师们总是要求学生“竖起口型,轻声弱唱”,这样做确实在声音的统一性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学生个体的歌唱表现力与声音的色彩都减弱了。教师对歌唱声音的要求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应根据作品风格进行调整。尤其像中国的民歌、戏曲及古典诗词歌曲,特别注重歌唱的字腔及声音的色彩,今天在一些公开课中总是听到学生的咬字含糊不清,唱不出汉字的语言美。
吟咏在咬字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做到字正腔圆。陈少松先生在《古诗词文吟诵研究》中有阐述:“所谓“字正”,就是要求吟诵时吐字发音准确,清楚响亮;所谓“腔圆”,就是要求吟诵时声音饱满、圆润、优美,强调婉转、圆活、动听。古人常用“珠圆玉润”形容歌者的声音之美,正是这个道理。在小学古诗词歌唱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吟咏的吐字要求适当对学生进行演唱时的“正字”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吐字习惯,亲近母语,感受汉语语言文字本身的音乐之美。例如苏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歌曲《忆江南》,是作曲家戴吾予以白居易诗《忆江南》为歌词创作的,这首诗词歌曲中有大量的一字多音,歌曲的曲调婉转而悠扬,细腻而甜美,如果没有歌唱咬字的细致指导,学生就很难唱出歌曲的旋律之美。那样只求统一和谐就含糊不清的咬字行腔,必然会破坏歌曲的艺术美感。
其次,古诗词歌曲教唱可以借鉴吟咏的声音,唐孔颖达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性情也。”这里的“歌”是指徒歌,无伴奏的吟唱形成了一定的音调,“唱”是由作曲家进行谱曲后形成的声乐作品,可以说唱是在吟咏这种徒歌形式上的一种升华。歌唱中如果吸收了吟咏的发声感觉,则会让古诗词歌曲唱得更有韵味。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古诗词歌曲,有些在旋律与情绪上与古诗的吟咏音乐风格非常接近。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游子吟》,这首诗是谷建芬先生以孟郊的诗为歌词谱曲而成,诗的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歌曲用六声F宫调式写成,节奏简单而旋律婉转,歌曲旋律融合了吟咏调旋律,又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手法的丰富与润色。在教唱中带着“一唱三叹”的吟咏声音感觉唱,则与古诗词神韵更加契合,更能让孩子们情意饱满地由心底唱出那种纯真、朴实的母子之情,体悟原诗的意境。
三、琴诗吟咏、方言吟咏,丰富古诗词歌曲表现形式
1.琴诗吟咏
吟咏大多以无伴奏的徒歌形式为主,但古琴与古诗词结合的琴诗吟咏是一个特别的形式。抚琴而歌,是古琴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琴史—歌声》提到:“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古代教育中传授《诗》学,圴配以古琴弦乐歌咏,也称“弦歌”。《史记·孔子世家》言:“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由此可见,古琴是古人吟咏诗歌时的重要伴侣。
由于歷史的变迁、文化的断层,现在琴诗吟咏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少的国人所知晓。提到“琴”,心中唯一的概念就是钢琴。现代音乐教育中,钢琴成了必备的音乐工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是唯一的伴奏乐器,使得音乐课堂中学生对于音乐风格的体验过于单一。
对于富有中国传统诗乐文化特色的古诗词歌曲,仅仅用钢琴伴奏是不足以表达出音乐特色的。中国诗词歌曲最大的特点是旋律细腻婉转,有很多细小丰富的一字多音声腔。钢琴的特点是可以演奏出绝对精准的颗粒感的单音,由本音做出的一些声腔变化是表现不出来的。古琴由于是左手丰富的演奏方法使得古琴演奏有丰富的带腔音,左手的吟猱绰注都达到丰富的韵律效果。尤其是一音多滑奏的演奏,在演唱上为一字多腔,可以表现出骨干主音基础上变化的旋律润饰,有些润饰甚至是没有办法在乐谱中找到的,因此钢琴单纯的按谱寻声是无法表现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的,古琴伴奏以一定规律的“润腔”技法却可以达到“谱外透韵”的吟唱效果。
2.方言吟咏
中华吟咏体系中不仅有普通话吟咏,而且有方言吟咏。方言吟咏的语音与当地方言有密切的关系,方言是一个地域的基因、血液和记忆,相对于普通话吟咏来说,方言吟咏其历史更加悠久,更具吟咏的独特韵味。比如现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州吟诵”,就是根植于常州地区,用常州话进行唱读古诗词的方言吟咏。常州吟诵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唱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上文人阶层吟诵音乐的风貌,而且很好地保存了吴语的音韵特色。在教学中适当用方言吟咏进行拓展,能让学生体验到传统吟咏的独特韵味。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忆江南》一课的教学中,在普通话吟咏的基础上引入常州吟诵,方言让歌曲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更能够展现出吴地历史人文气息。
四、结语
中华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化大家都是集文学才气与音乐修养于一身。东汉蔡邕“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魏晋名士阮籍既是诗人、音乐家,又是吟咏大家。谢灵运不仅是我国文学史开创山水派诗的第一人,而且是吟咏大家。由此可见,这些大家的成就与他们受到的传统“诗教”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诗词歌曲教学中,音乐课堂应该有选择地借鉴我国传统诗乐教育的相关理念,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华锋.吟咏学概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
[2]徐健顺,叶嘉莹.我爱吟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顾梅羹.琴学备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王迪.弦歌雅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