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建议

2018-09-29 09:32王雯丽
商情 2018年39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建议

王雯丽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速度尤为惊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正在慢慢形成。本篇文章在基于上述情况的基础上,主要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模式,该业务是通过互联网的通信技术以及原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结算、投资等业务的。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飞速发展时,金融服务体系应运而生,该服务体系的运行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具有功能化的特点。广义来说,互联网金融就是指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等六种金融模式。相比传统金融服务业,以下四个特点是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一、网络化的运行模式。相较于传统的金融业,互联网金融在运营上所耗费的成本较低,并且不需要招聘大量的工作人员,无需设置过多营业网点。二、信息化的运营方式。互联网金融的运行主要是依靠网络平台以及软件对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顾客提供相关服务。三、自由化的竞争模式。互联网金融冲破了传统金融业空间以及物理的束缚,对推动新兴业务的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金融业竞争市场的自由化模式发展。四、平民化业务交易。在金融业的参与群体来看,互联网金融的服务群体具有大众化以及平民化的特点,并且删减了繁琐的交易环节,简化交易流程。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规模持续增长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颇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规模也呈现出高速发展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去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冲破了12万亿,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1/5,注册互联网金融的用户也突破5亿人,位居世界前茅。根据有关报告分析可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交易额在几年前仅为60亿元,但是在2014年却达到了200%的增长速度,仅仅用了一年就从60亿元上升到183.2亿元,而在2年后就突破了4000亿元,在2013年到2016年三年间,互联网金融交易额达到了317.5%的增长率。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也持续扩大中。

(二)互联网金融业务品种不断完善

互联网金融是传統金融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这给传统的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传统金融机构也不断进行变革,银行电商平台就是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变革的产物,包括手机银行、自助服务银行等网上服务体系也不断出现;互联网的支付媒介是电子化工具以及交易卡,通过电子信息的传输来达到货币的交易与流通的;而互联网的股权众筹则是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来进行资金筹集,公司向公众出让股份来进行融资,而投资者则通过投资来获取未来收益;同时还有互联网信托业务、基金销售等新兴业务也不断进入人们视线。

(三)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逐步降低

因为经营者从互联网上获取目标客户的信息较容易,交易处理环节较简捷、智能,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较少,交易成本较为低廉。但就目前而言,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仍要低于互联网金融,所以为了降低其运行成本,网络贷款的定价相比传统金融机构相对较高。不过,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也非长久居高不下,可以通过上市、扩大平台沉淀资金规模等方式引入低成本风险投资资金,通过赠送促销活动获取更多的客户借贷交易数据,利用其他的交易平台的资源共享来达到数据源的扩大,进而来对风险控制模型进行调整,提高贷款金额等有效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成本,从而真正走上普惠金融的发展道路。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范和外部监管缺失

金融行业的现有法律制度,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尚有法律的缺位,在管理体制上,有关部门还未制定明确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文件。所以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不法分子则可以通过这些漏洞来躲避互联网的监管与控制,其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以P2P网贷为例,其入门门槛和运营要求应当相当高,其主要作用是保障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有效沟通,牵桥搭线。P2P网站如果运行良好,应该有足够数量的贷款人和优质借款人,一方面保障投资人相信平台安全投资,另一方面让有信用的借款人通过平台借钱并且有意愿还钱。但是我国目前在互联网金融入门门槛和业务标准方面没有相关法律标准,造就事实上的无门槛,从而近几年P2P网贷平台野蛮性生长,爆雷安全问题也频繁发生。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监管体系是独立开来的,系统终端以及网络交易模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外部监管难度的增加,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以及交易地点都是位于虚拟世界的,外加上交易对象的广泛性以及不确定性特点,这就给交易信息的透明化增加了难度,扩大了其监管范围,加大其监管难度。由于我国的互联网监管环境相对较宽松,也导致了网联网金融企业的稂莠不齐,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整体发展,因此监管问题也成为影响互联网金融进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二)技术与数据的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支撑的,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将其重要数据放置于物联网之中,因此一旦管理出现漏洞,该信息数据将会面临损失或者泄露的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性成为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的关键。三是黑客的入侵、计算机病毒的攻击等因素都会给互联网金融系统构成巨大的威胁。一是现有的密钥管理技术缺乏改进,位于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中,一旦密钥的管理出现问题,那么就给黑客以可乘之机,更有甚者会导致计算机终端系统的破坏,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比如在美国的万事达卡事件中,给美国快递公司的数据中心网络共截获账户信息高达四千万个,这给客户的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二是TCP/IP协议安全性较差,这种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简单高效,但是没有考虑安全性问题,网络上的信息加密程度并不高,容易被截获,引起主体资金的损失。三是病毒容易扩散。计算机病毒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感染与传播,相比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业务受到来自安全风险的伤害较小。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的推广和运用,这些新的技术和设备推广普及,也成为威胁我国个人,企业,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

(三)信用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央行征信系统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征信系统之间的连接不顺畅,企业也没有可靠的信用交换体制可供使用。因此网络小贷这些平台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基本是依赖各企业自己的审核技术,只能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独立采集,多数P2P平台投融资项目的借款人行为并没有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一旦出现借款人逾期还款一系列信用缺失行为,平台将遇到风险;某些P2P网贷平台为追求高收益,为加快平台交易的进度,增加交易数量,会蓄意简化借款人信用审核程序,削减项目成本。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是存在漏洞,信用信息交换困难无疑增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本,使得获取信息时效性差,时滞性长,从而引发恶意骗贷等风险。

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

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定位以及监管对象进行明确是作为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的完善的首要问题,对相关法规进行改进与完善,要從法律层面出发,对互联网金融以及其他业态进行明确,并给予其合法地位,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规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相关行业准入体系,对退出机制进行完善与优化,依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以及运营方式进行审批以及备案制度的建立,执行不同标准的差异化准入原则,排除不合规不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我国确实也逐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比如于2015年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对互联网信托业务、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等业态的监管体制进去确立,并贯彻落实相关责任,对部分业务边界进行明确。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互联网金融完善的立法建设,构建多层次的监管协调机制。

(二)完善保证安全的科技信息系统

一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国家的安全网络组织架构,有效维护互联网和传统金融安全和稳定。二是增强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利用安全度高的信息产品以及服务来促进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分析平台的建设。三是建立健全大数据的保障体系,针对网络重大事件进行预警以及处理。四是强化互联网金融信息的风险管理,针对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等重要设备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统一社会征信体系

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信用档案将列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中央银行的征信体系覆盖范围扩大,这对降低互联网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的P2P,P2C借贷行为是一种信用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用档案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是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着深远意义的。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