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新闻如何才能做到“接地气”

2018-09-29 05:46金泉才赵海梅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6期
关键词:接地气

金泉才 赵海梅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新闻成为群众受欢迎程度高,媒体记者关注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只要记者能够做到了解气象工作,掌握气象知识和公众需求,气象新闻才能做到“接地气”,才能具有“四力”,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气象新闻;做到;“接地气”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6-0245-02

风霜雨雪,阴晴圆缺,天气是否晴好,温度是否有变,明天是否有雾霾,航班是否因天气而延误……现代社会,气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穿衣打扮、出行安排、饮食起居,甚至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

想当然的,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广大公众关心的极端气候事件、气象预测与分析、与气象相关或由气象引起的社会新闻即气象新闻也成为目前媒体记者们热捧、关注的“香饽饽”。气象新闻既具有传播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普及气象科普常识等对群众生产生活非常有帮助信息的功能,也可以与很多社会热点新闻紧密结合,很多社会新闻都可以和气象联系起来。那么,如何撰写气象新闻稿件,既能避免生搬硬套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产品,又能达到解疑释惑、服务群众的目的,成为老百姓喜欢、“接地气”的新闻稿呢?做为一名气象行业记者,总结多年撰写气象新闻稿件的经历,笔者认为如果做到了解气象工作、了解气象知识、了解公众需求三个基本方面,就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受读者欢迎的新闻稿了。

1 了解气象工作是写好气象新闻稿件的基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工作也由单一的气象观测、发布天气预报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气象工作无非就是开展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殊不知,目前气象部门即承担诸如雷电灾害防御、施放气球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还承担除了天气预报之外的如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气象科普常识普及等方面的业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做为一名“跑气象”即关注气象、经常写气象新闻的记者,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工作,了解除了天气预报之外的其他气象基本业务,才能够写出更有深度、更有影响、更受读者喜欢的气象新闻稿件。

在笔者所在的青海,如新华社青海分社、青海日报社等媒体“跑口记者”与气象部门建立了非常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了“气象信息交流媒体”微信群,还多次与气象行业记者一起赴基层气象部门采访,对气象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为农气象保障服务、艰苦台站一线气象人精神等进行了深入报道,社会反响很好。如青海日报社记者芈峤,多次到青海省最艰苦的唐古拉山沱沱河气象站、五道梁气象站以及果洛州气象部门艰苦台站采访,采写了大量有深度的反映气象工作的稿件,较好地宣传了气象工作,使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她本人也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15年全国优秀气象信息员”称号。

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群众接受气象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門,气象信息鱼目混珠。做为“跑口记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将真实的、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递、发布,进一步提升气象新闻的“四力”,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切实发挥气象新闻的作用。

近年来,气象部门非常重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加强与社会新闻媒体的联系,有的地方气象部门还与社会媒体签署合作协议,在气象信息发布、共享,以及新闻宣传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双赢”的局面。有的地方气象部门积极主动,经常邀请社会媒体记者进行座谈,还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沟通气象宣传需求,通报气象工作,对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进行解疑释惑。做为“跑口记者”,一定要有主动意识,要多到气象部门核心业务平台、基层气象台站走走看看,多与气象工作者沟通交流,与一些权威气象专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多关注气象核心业务部门发布的气象服务产品,才能做到不遗漏重大气象事件,不错过热点气象新闻,才能写好气象新闻稿件。

2 掌握气象基本常识是气象新闻稿件通俗化的必要条件

较之其他新闻题材,气象新闻稿件科技含量更高,专业术语更多,要想写出一篇通俗易懂的气象新闻稿件绝非易事。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气象常识,当然,在遇到疑难问题时,一定要多请教气象专家,彻底搞懂搞明白,不能一知半解,否则,不但写不出高质量的气象新闻稿件,有时候写出的新闻稿件还会出现很大的瑕疵。

在气象术语里,风霜雨雪、电闪雷鸣、云开日出、阴晴冷暖等天气现象都有严格的专业标准、称谓、单位等,一些气象工作也有专业的规范,在写新闻稿件、拍摄新闻图片等时,如果不了解这些单位、规范、标准,新闻报道就容易出现失误,甚至会出现笑话。

笔者记得,有一年汛期,一位“跑口记者”参加完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第二天刊登出来新闻稿件将各地降水量“毫米”统统换算成了“米”,比如将100毫米换算成0.1米,殊不知,“毫米”才是规定的降水量的单位。这种多此一举的换算不仅给记者本身带来麻烦,刊发出来的稿件还引起了很多懂行读者的嘲笑。还有,降水(雪)量单位为“毫米”,而积雪深度单位为“厘米”,很多不了解的记者往往会搞混淆。还有,观测员在观测场观测时,规定不能踩踏观测场的草坪,而很多懂规定的记者拍摄出的照片、视频中,往往有观测员站在草坪上工作的画面。诸如此类,如果记者不了解气象基本常识,刊发出来的新闻报道不仅“不贴地气”,反而还会受到懂行的读者的嘲笑、诟病。

也有好的新闻范例。比如,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持续监测,近十多年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面积一直在不断增大,2004年至2016年,青海湖面积增大169.67平方千米。如果单纯写青海湖面积增大约170平方公里,估计很多人不容易了解,不能很好地体会。新华社记者在撰写该稿件时,标题写成《青海湖12年间面积不断大 相当于增加25个西湖》,这将枯燥的气象数据改用大家都知道的风景名胜区,即避免了生涩难懂,也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读者对青海湖面积增加之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如何避免气象稿件“高深难懂”的这种尴尬出现,笔者建议,一是不要随意改动由气象部门提供的材料、通稿里面专业性比较强的语句、数据等;二是多请教气象专家,刨根问底,切实弄懂弄通,成稿后一定要请专家审核把关稿件;三是加强学习,多查阅相关资料;四是勤学苦练,摸索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气象新闻写作水平。

还有,很多气象新闻初级信息源来自一线气象科研工作者,里面的很多名词等往往专业性比较强,如果记者再不进行加工、修改,发出来的报道往往给读者一头雾水的感觉。另外,气象部门的一些业务系统、设备名称、专业术语等,尽量不要用英文、译名、专业名称等,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成通俗易懂的汉语文字,避免生涩,读者看不懂。

3 了解公众需求才能写出受人欢迎的气象新闻稿件

新闻价值的定义有多种维度,唯一不变的衡量新闻价值标准,就是能否引起受众的注意。很多记者在写完气象新闻稿件后,往往觉得关注人很少,觉得写气象新闻没有多大意义,自己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记者没有很好地了解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没有做出真正吸引读者眼球的气象新闻作品。

当前,新闻媒体报道气象新闻时,往往注重报道一些气象灾害,一旦有气象灾害时,死、伤、损失等数据、现场充斥报端,而对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解疑释惑的很少,对以后有类似气象灾害时如何合理避险等进行科普的更少。一些气象新闻报道,只关注气象预测预报,每天一个模式,成了发布天气预报的工具,殊不知,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仅仅发布天气预报是很难留住读者的。还有,一些气象新闻只是照搬照抄气象部门的服务产品、决策信息等,堆积一些数据,不进行深入采访加工,脱离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气象新闻也有索然无味。

在强调建设服务型部门的当前,气象部门和很多政府部门一样,都将生产、发布对社会有用的气象服务信息做为工作的目标,很多气象服务信息强调“用户体验”,也很“贴地气”,深受政府部门和群众欢迎。比如在冬季会发布一些供暖指數天气预报、滑雪指数天气预报等,在春季会发布一些赏花指数天气预报、春耕备播天气预报等,对老百姓而言比较实用。如前文所言,气象新闻既承担着传播气象信息、科学解疑释惑的作用,同时,好的气象新闻稿件还承担着替气象部门开展有效气象服务的功能。所以,媒体记者在撰写气象新闻稿件时,要多根据老百姓需求去采访、挖掘,再加工,新闻稿件才能受到欢迎。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气象新闻的价值会越来越高,气象毫无疑问是媒体记者应该深入挖掘的“富矿”,只有走进气象、了解气象、熟悉气象,才能写出受众欢迎的“贴地气”的高质量的气象新闻,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媒体信息的多样需要。

参考文献

[1]颜家蔚,冉瑞奎.气象新闻写作与实践[M].气象出版社,2011.

[2]孙彦.气象报道要更深入全面地关注气象工作[J].青年记者,2016,(25):26.

猜你喜欢
接地气
传统篇目教学如何“接地气”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为南疆建言献策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