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华
近20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领域甚至社会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公平政策和措施,即便客观的教育现实有了改观,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那么,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公平,怎样以一己之力维护教育公平呢?
30年前,我在进入高中之前,隔壁邻居给出了反对的建议。他的理由是女孩不需要读这么多书,应该为刚分的责任田补充劳动力,还可以省钱。最后的结果是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放弃了学习,而我的父母省吃俭用供我上学。姐姐们勤工俭学,也给弟弟妹妹们创造了学习的机会,最后姐弟四人均大学毕业。而这样的机会,缘于初中班主任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我父母。
我国目前上学难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学前教育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入学率、高等教育入学率都达到了一定的比例,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公平已经在逐步改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实行、各地“特岗教师”的大量引进,使得农村学校的师资数量补充与质量保证有了很大改善;国家教育补偿机制的实行,对农村贫困儿童、三残儿童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制度,对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政策倾斜等,都加大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力度。促进教育公平的国家政策给予受教育者在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面前更多的平等机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好这些机会。父母家庭支持、学生本身的期望、能力差异、性别差异等都成为制约机会公平的主观因素;政策落地的实效、地区经济的差异是客观因素。我们教育者不能改变客观上的不平等,能做的是理性地维护,去说服家长、帮助学生、呼吁公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本年度政府在教育方面施政的中心任务。
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面临的教育公平目标已经由“有学上”转化为“上好学”,更多地关注教育质量的公平。教师应该成为推进教育质量公平最直接的行动者。经济状况的不平衡带来的教育资源、教育投入的不平衡不可能马上改善,也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力量改变。但是,作为教育者,依然可以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为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优秀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支教、送教,提升农村地区教学质量;在学校范围内创造能尊重每一个学生差异的教育公平环境,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一视同仁的关爱,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关照学生的差异,给他们提问的机会、肯定的机会、表扬鼓励的机会;建设高选择性、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特点、优点和长处选择课程。如此,通过提高教育质量,让教育公平真正落地生根。
目前即便高考制度有一些争议,但在人才选择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有根据个体发展水平平等地享受或取得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享受“相称”的教育资源。这种“量体裁衣”式的教育公平,以个人发展水平和可能为依据。作为教育者,想要维护这种教育结果的公平,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需要的结构与层次,科学规划学校课程,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由“强化知识掌握”向“关注能力提升”转变,培养具有特殊素质的综合素质人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
一位医科大学的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的第一次班会上,告诉他们:“请记住,从今天起,你们是医学生!医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因为你们以后的事业关乎生命。”大学五年,学生们每天坚持早晚自习;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也发展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大二周末,班级租借或购置工具自发进行全员临床技能培训;暑假期间,利用各自的资源,学生们主动进入各级医院见习……其中两个学生因为参加全国临床技能比赛被保研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班里考研学生的复试入围率达到100%。因为老师的责任、学生的努力,这一大批来自农村的孩子,从一所普通的医科大学走入了核心医院,这正是“量体裁衣”式教育公平的体现。而这样一所大学的一名普通老师,凭着他的理念与对高校医学教育的理解,让这种公平成就了一批孩子,造福了社会。
教育公平作為社会公平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当今有着迫切意义,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教育者责无旁贷。对教育公平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正视现实,理性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和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者与生俱来的使命。
(作者单位:衡阳市珠晖区实验小学)
湖南教育·上201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