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娟
【摘 要】目的:探究精准护理模式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癌痛患者,于2016年05月08日至2018年04月10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准护理模式,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癌痛总缓解率及疼痛评分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观察组32例癌痛患者的总缓解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32例癌痛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精准护理模式应用于癌痛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疼痛程度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精准护理模式;癌痛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2
癌痛是肿瘤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尤其是晚期阶段,若不实施有效方法进行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且进一步降低生存质量;我院为了探究精准护理模式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05月08日至2018年04月10日收治的研究对象为64例癌痛患者,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癌痛患者,于2016年05月08日至2018年04月10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准护理模式,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癌痛总缓解率及疼痛评分进行观察与评估。观察组32例癌痛患者的男女性别各占例数分别为17例、15例;平均年龄值(54.21±0.17)年,年龄上限值72岁,下限值36岁。对照组32例癌痛患者的男女性别各占例数分别为15例、17例;平均年龄值(54.26±0.18)年,年龄上限值72岁,下限值37岁。
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研究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按照给予药物治疗等。观察组方法--给予精准护理模式,如下叙述:(1)住院环境:病房保持安静、整洁,且墙纸采用暖色系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运用鼓励性语言支持患者;除此之外,于床头放置癌痛标识,且悬挂疼痛评分方法及评估表格,以便医护人员查阅。(2)药物干预: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药物治疗,且以三阶梯止痛基本原则作为依据,首选药物为阿片类;与此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癌痛相关知识,包括疼痛机制,原因及药物治疗重要性及必要性,且告知其按照医嘱服用止痛药,勿随意增加剂量。(3)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镇痛药物应用前向患者介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其有个心理准备;用药初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告知患者勿紧张,属于正常现象,通常于4-7天自行缓解,若症状较为严重,则按照医嘱服用昂丹司琼,且在呕吐后采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最严重不良反应在于呼吸抑制,通常在大剂量静脉滴注后发生,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且停止应用,给予面罩吸氧,待病情稳定重新调整药物剂量。(4)非药物镇痛干预:可通过按摩、聆听舒缓音乐及闭目休息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继而起到缓解疼痛程度的作用;除此之外,指导患者深呼吸、有利于放松身心,且缓解不良情绪。(5)健康宣教:通过对患者进行反复健康教育纠正错误认知,且掌握疼痛评估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处理方法;于患者出院后第7天、第15天行电话随访,1个月后行上门随访,继而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癌痛控制程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两组64例癌痛患者的癌痛总缓解率及疼痛评分。癌痛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疼痛消失;部分缓解--癌痛程度减少三分之一;未缓解--疼痛程度未改善[2]。疼痛评分---采用BPI量表进行评估,分值0-10分,评估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睡眠、生活乐趣等方面,得分越低说明疼痛影响程度越轻[3]。
1.4 统计学方法 处理及分析文中数据可运用SPSS20.0版本的医学软件,以P<0.05表示64例癌痛患者对比数据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癌痛控制程度 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32例癌痛患者的总缓解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
2.2 对比疼痛程度
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32例癌痛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
3 讨论
癌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也是第五大生命体征之一,好发于晚期肿瘤患者,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曾有学者研究表明:三分之一患者可在临终前无法完全缓解疼痛症状,不仅能够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并且还能降低食欲及影响睡眠,继而导致其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且持续降低生活质量[4];以往临床上治疗癌痛主要障碍在于评估疼痛程度不足与管理不到位,因此我院主张实施精准护理模式,以达到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在最大限度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6]。
癌痛管理一直是临床上较为关注问题之一,需要多学科协助,继而起到缓解疼痛症状的作用;而疼痛管理主要角色在于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直接影响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及效果,故此对癌痛患者实施精准护理模式十分必要,该模式构建在于将理论及实际相关结合,继而能够很好的贯穿于护理管理中,以达到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7、8]。
总而言之,精準护理模式应用于癌痛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疼痛程度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刘红丽, 杨鸿, 余维倩.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延续护理模式在癌痛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4):3636-3638.
宋建铭, 李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101-103.
谢瑞红, 郑建清, 郑柳玉,等.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3):64-65.
董卫红, 王黎梅, 朱丽萍,等.癌痛护理团队在老年人癌痛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3):1951-1954.
廖小凤, 廖红霞, 梁桂花,等.综合性自我管理教育新模式对癌痛病人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4):456-459.
郑升娅, 袁敏, 程琳,等.基于实证分析的癌痛中西医护理品质管理策略[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5):128-132.
杜旭.三主线贯标流程管理在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7,15(15):1828-1830.
毛勤玲.基于GQOL-74量表的肝癌规范化癌痛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4):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