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9-29 08:29俞柏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俞柏梅

【摘 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治疗的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对其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查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大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9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群体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原因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窒息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导致脑损伤。严重情况下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这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来改善新生儿预后[1]。随着临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相关医学专家开始重视循证护理模式的研究,为应用于当下新生儿的治疗中提供最科学的护理依据。作为护理工作者,需要学习这种先进的护理理念,遵循“谨慎、准确、及时”的护理原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患者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治疗的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对其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查看,所有新生儿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症状确诊标准。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39例,观察组新生儿男22例,女17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741.53)周;对照组新生儿男23例,女16例,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为(39.871.82)周。其中轻度患儿47例,中度患儿22例,重度患儿10例。本次研究选取患儿的基本资料上差别不大,从孕周、性别及病程等指标参数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性和均衡性。本次研究均已征求新生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书[2]。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吸氧、一氧化氮治疗仪治疗,对患儿的血压加以控制,降低颅内压,保持体温正常。在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将患儿放置在保温箱内,预防着凉,给予营养支持措施。如果患儿存在功能性障碍,就要进行护理康复方案,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針对化处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2.2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理念,需要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学习与实践。循证护理小组包括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5名质控成员,所有小组成员学习循证护理内涵后进行分工合作,护士长主要实施决断性工作,在必要时拿出决策办法,与患儿的治疗医师进行交流沟通,责任护士需要全面了解患儿的身体症状表现,详细查看患儿的各项检查指标,质控成员主要负责循证资料的收集,根据以往医院治疗成功病例,借鉴其中的护理经验,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1.2.3 实施护理方案 住院期间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主要有心率、血压、血糖及呼吸等,让患儿保持舒适的体位,呼吸通畅。和患儿家属保持和谐的关系,在交流过程中普及疾病有关的治疗及护理知识、让家属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等,加深家长对患儿病情的认知程度,对于病情进展、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主动解释清楚,并且注意减轻家长心理压力。对患儿进行听觉刺激训练、视觉刺激训练,在病房内张贴色彩鲜艳的图片和五颜六色的气球,定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双手按摩患儿全身各处,动作温柔缓慢。

1.2.4 护理总结 在护理过程中如出现任何问题,护理人员及时和医师共同商议解决,从中总结出成功的护理经验,相互之间共同分享,配合好患儿治疗工作,保证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儿的临床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大标准,以下为具体分类:显效:患儿意识障碍、脑水肿等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有效:患儿意识障碍、脑水肿等临床症状基本好转;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向恶化趋势转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0,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大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9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指新生儿围产期由于窒息造成的脑组织神经损伤。护理是治疗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琐碎,任务繁重,而新生儿并没有自主倾诉能力,因此护理质量要求更高[3]。循证护理主要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每一环节都采取循证模式,围绕患儿为中心,根据患儿的临床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同时还要求将客观的科学依据和检查结果作为治疗依据,因此循证护理的实施必须成立循证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分组合作,共同收集相关的临床护理资料,及时评估患儿的情况。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佟杨.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0).

岳彩芹.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265-266.

朱雪梅.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43-244.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