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君
摘 要 在地理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地理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新方法,提高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质量的完成课程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探索;美育;自然美;形象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V1,G40-014,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83-01
现在的地理教材为美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内容,包涵着许许多多美育因素,它综合体现在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绘画美、结构美等方面。这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地理本身的内在的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地理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感悟到地理科学美,大自然风光的美,人文景观和谐的美,教师充分挖掘这些美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有以下几点,值得去探究和思考:
1.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展现美的画面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大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自然本身是个纷繁的大千世界,产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缤纷的。自然美的最大特点是就在于它的形象、色彩、音响、动态、静态等无限多样的展现形态之美。形象美包罗万象,在旅游审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论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依中国自然景观审美传统,形象美大体有雄美、秀美、险美、奇美、幽美、旷美等类型。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展现美的画面,引导学生去开拓想象的天地,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某种程度地升华,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地理以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而振憾!“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之间,尽享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2.把握形象美,感受社会美,净化学生心灵美的本质是社会实践,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实践的东西才有美的价值。地理教师就是要把握这些美的事物,美的形象去教育,熏陶,感染学生,从而让他们去感受社会生活美,激起他们崇高的美感。产生美育作用的人文美,指能够反映古今人类创造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状态。地理美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地理的学习中,利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去解释空间效应,展现全球不同的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此差异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3.开拓意境美,体验艺术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的产物,中学地理教学处处都体现了艺术的美,可大致分为六大类:文物古迹之美、建筑景观之美、园林艺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饮食之美、文学艺术与工艺美术之美。在地理教材中,艺术美有着生动鲜明的表现。通过对地理规律美的认识,能赋予我们更多理性,使我们从中不断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和借鉴,以此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从一个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和模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庭院经济的发展、小流域的治理、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小城镇和业小區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地理在各种决策中会提供广泛的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并用美的地理规律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而地理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有许多艺术美,扣人心弦的范读,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有趣的讲析,启发想象,导入情景,再现自然美等都是艺术美的体现。学习地理需要热情,在热情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在不断地创造、联想、解释中,在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中,必将感受到地理美的无穷魅力。
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务求努力锤炼教态美、语言美、板书板画美、教具美(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以此表达地理学科特有的自然美,和谐统一的韵律美。
教育是人学,是研究如何将思想、观念、知识传输传达给学生,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又是美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有求知的渴望,亲其师而信其道,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