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前瞻性作业评价方式的几点分析

2018-09-29 10:26唐威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前瞻性新课程体系

唐威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也是教师获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同时,教师可以借此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数学作业的评价也应顺势而为.在构建前瞻性作业评价方式方面做一些探讨和改进,将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初中数学作业评价之现状

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的状况.长久以来,在我国的数学教学中,一直是讲授、作业反馈教学效果的模式.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讲人,把握着课堂和教学的节奏,是评价学生作业的唯一主体.学校和家长也习惯了目前的作业评价方式,同时还把评价作业作为考核教师的尺子.然而,很多教师把评价作业当成了作业批改,从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作业评价体系,无法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改善、改进,也无法发挥以评价促教学的功能.

二、初中数学前瞻性作业评价方式的建立

初中数学前瞻性作业评价是以课外作业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模式非常单一.教师是評价学生作业的唯一主体,造成了教师的作业评价量大,难以精细化和发现问题,因此,构建新型的作业评价体系尤为急迫和重要.

首先,改变目前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模式,让家长、同学等共同参与到初中学生的数学作业评价体系中.为了便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和互相提高,作业的评价不应仅仅只是教师一对多的评价方式.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作业,建立起一对一的作业评价体系,学生可以在评价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对方在完成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告诫自己不能出现类似的问题,也会在评价别人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

之前,大家认为评价作业是教师的职责,家长没有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我们把家长加入到学生的作业评价体系中,可以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家里可以得到解决.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就形成了多对一的教学评价,保证了作业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标把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要求学生有适应未来社会的数学知识、思想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了解、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评价作业不是简单的批改作业.很多数学教师把作业评价理解为作业批改,没有把作业批改上升到作业评价的高度.即便是作业批改,有的教师也往往把它当成例行公事,只是用来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反馈出来的信息置若简罔闻,对待学生作业只有简单的等级评定甚至仅是勾和叉的区分.新课标指出,教育的目标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培养人才.因此,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作业评价也不例外.目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迅速建立更加科学的多维度作业评价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前瞻性作业评价方式构建注意事项

前瞻性初中数学作业评价体系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1)前瞻性.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理念,以新课程为纲,时刻保持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习惯等,科学地设计学生作业.在不影响后续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有自主的选择权.

(2)多层综合考虑性.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层次进行评价,而是根据情况对多个层面同时进行评价,即多层综合考虑.

(3)激励性.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数学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初中数学作业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的状况.我们评价作业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一个等级.现在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教师过多的要求、严厉的批评都难以奏效,所以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前瞻性的作业评价体系要求我们因材施教,立足当前、稳步推进.要开展多层次、全员参与的教学互动,把学生的教育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变成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前瞻性新课程体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关于发展中国雕塑“网上教育”的前瞻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