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李鑫
高中数学题型多变,各分散的数学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唯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的增长.借助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能够在课堂中具象化与简单化,从而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本文以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例,探析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意义及作用.
一、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具体特征及概念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当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数形结合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所授数学内容之间的条件关系,对数学内容中的数与形等研究对象进行相互转化,从而达到深化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教学方式上分析,数形结合教学方式中既包括对数的精确估量与计算,也包括对形的巧妙构思与理解,從而避免数学课堂研究内容的单一性与枯燥性,有效构建起数学知识内容的整体联系.就以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幂函数”为例,教学内容中既包括函数的大小值比较,也包括函数图像的分析与运用.只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函数图像与代数知识间所对应的相互联系,才能较为轻松地掌握此类知识内容.而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则能有效构建起教学内容之间的整体联系,在帮助学生清楚两大数学基本研究对象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对课堂的优化意义分析
相较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而言,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抽象难懂,尤其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系统性更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构建起数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将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而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则能在问题转化过程中突出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潜移默化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思考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就以“方程sin3x=sinx在区间(0,2π)上解的个数为多少”这道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题目为例,学生反从数的角度来理解其题目含义似乎存在困难,但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画出函数图像的方式来理解题目含义,将会让学生更为轻松地理解题目中所考查的知识内容,从而在问题转化中突出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三、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启发意义分析
1.在知识拓展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从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中可知,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的困境.随着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否形成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但从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分析,许多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较为薄弱,关键原因在于未能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题目中的实际应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贯彻之下,学生能否对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而全面深刻思考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帮助教师在有效构建知识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2.在教学细节中增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抽象性与理论性是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的一大特点,而且随着高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更强调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但随着高中数学知识内容难度的不断加大,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关键原因在于尚未形成较好的发散性思维.数学是一门严谨而又充满辩证性思维的学科,在面对很多问题时,如果从正面突破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时,适时变通则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另一思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细节,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在反复锻炼中得以形成.高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应用,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使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形成独到的应变能力,从而确保数学成绩的稳固提高.
高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能在有效衔接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课堂知识内容,更在于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与数学逻辑思考能力的增长,从而达成高质量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