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琳
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把德育教育渗透进来,以文载道、文道合一.注重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作风.
比如统计这章节,课后有一个练习,是分小组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将所收集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问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正好学校组织一次法制教育,师生们去看了少年犯的演出.我要求学生去法院了解一下最近几年犯罪类型的变化,对青少年犯罪的数量的变化作一调查,制作成统计图.完成这个任务后,许多学生感悟到了做人的重要性.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没有正常健康的心态,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不能不说是教师的悲哀;反之,一个学生有正常健康的心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健全的人格,即使他成绩稍逊一筹,学习上有困难,只要教师多鼓励,多与他们谈心,用信任的眼光去看待他,就会发现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从私立学校转到了我们学校.这名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到了我们学校之后,我很关心他,平时对他一般不批评,而是经常鼓励,即使是简单的有理数运算错了,我也不会横加指责,而是轻松地对他说:“没有关系,爱因斯坦那么伟大的一个科学家也经常犯计算上的错误呢,你比他要棒多了.”有时课堂提问他,他回答错了,我也没有批评,反而称赞他有自己的见解.碰到他一言不发的时候,便轻松地调侃:“沉默是金,金子可不能对别人说哦.”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我慢慢发现他不厌烦数学课了,而且还经常举手,作业也做了.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教师讲例题、分析解题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循环往复.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便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第一,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处处存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导入,力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学习平行线时,引入滑雪运动,再引入滑雪运动的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乘自动手扶电梯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的经验引入平行线.
第二,从生活实际问题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突出了数学作为一个实用工具的特点.
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例如,一根不锈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为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在这个问题中由于信息多而杂,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解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要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不会珍惜,越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会倍加珍惜.对知识也是这样,以前教学往往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而忽视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学习数学,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者相当于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样学到的知识很容易忘记.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學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流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广博的知识是成正比的,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外界的新鲜事物都没有接触,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