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禾
今年夏季,我们的地球似乎“着火了”——从西伯利亚到欧洲再到北美的广大地区,当地的气温屡屡创下惊人的记录。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虽然世界上的不少国家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高温,但是由于全球变暖以及异常的气候系统,一些地区的高温预计将持续到8月底。世界气象组织曾说,2016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但是全球气温近年来持续攀升,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近日,北半球广大地区的气温再创新高。比如一向温润、凉爽的北欧就经历着一个世纪以来最热的夏天,由于高温引起多处森林大火;在地中海沿岸,希腊消防部门统计,由于连日高温加上大风,仅7月23日和24日两天,希腊各地就发生47起火灾;在东亚,143年以来最热的夏天笼罩着日本,困扰了日本2个星期的高温热浪己造成至少80人死亡,还有数千人因中暑被送进医院:在韩国,一些地方的日最低气温已创下历史新高——简而言之,白天夜晚都很热。在美洲大陆,美国加州南部也经受着极其反常的热浪,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超过38摄氏度。
日韩多人中暑死亡
7月23日,日本迎来今年以来最热的一天——日本全国21个气象站测得气温破纪录。其中,埼玉县熊谷市高温达41.1摄氏度,是日本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首都东京更是百年以来首次出现40摄氏度的高温,东京都青梅市气温达到40.8摄氏度。东京市中心气温在中午时分也升至38.3摄氏度,也是2013年以来首次超过38摄氏度。
高温导致多人中暑。据共同社统计,7月16日至H2日,日本全国因中暑送医的人数至少有2.1万人。日本气象厅当天在紧急记者会上表示,自7月9日起,日本东部和西部长期受太平洋高气压覆盖,导致连日晴朗酷热。罕见的高温天气预计将持续到8月中旬,呼吁人们预防中暑,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韩国近日也持续酷热,首都首尔7月23日早上最低气温达29.2摄氏度,是历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庆尚北道的河阳7月23日中午温度达39.9摄氏度,是韩国全国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气温。韩国气象局向济州岛以外的所有地区发出热浪警告。韩国疾控中心表示,单在7月下旬已有7人中暑死亡。
美歐多处森林大火
在欧洲,许多国家忙着灭火干燥炎热的天气导致北欧多地出现森林大火,其中瑞典多达50处地点有火警,山火连烧多日仍未受控,当局不得不向欧盟请求援助,法国军方己紧急派遣数十名专家到斯德哥尔摩协助,德国及挪威也派遣消防直升机赶赴瑞典;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同样出现大火,至今己烧毁800公顷土地,部分村落疏散、学校停课;特别是在希腊,森林大火至少造成70余人死亡。
英国也持续出现炎热天气,英国气象局己向英格兰多处发出橙色或黄色热浪警告,预计部分地区将可能达到35摄氏度高温。英国气象部门称,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干热空气持续流向英国,使天气更加炎热。法国气象局则表示,自6月21日入夏近一个月以来,法国北部一些地方打破了日照时间最长纪录。由于持续高温,政府提醒年老体弱者应注意防暑降温,以免2003年酷暑导致数万人丧生的悲剧重演。
随着炎热天气席卷德克萨斯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大片土地,高温在美西南和西海岸覆盖了4000万人。加拿大今年夏天的热浪也是一波接一波在魁北克省,6月底到7月上旬持续了九天的异常高温导致超过85人死亡。
最好习惯这种情况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摄氏度时称为“高温”,连续三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但是,“高温”的标准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根据自己国家的气候特征差异,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高温标准。
比如,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将日最高气温高于25摄氏度且持续5天以上(其间至少有3天高于30摄氏度)的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世界气象组织则建议将日最高气温高于32摄氏度,且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过程定义为“高温热浪”。
不管高温的定义是多少,气候学家们的建议是,人们最好习惯这种情况。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环境信息中心的物理科学家桑切斯·卢戈说,炎热正在变成常态。众所周知,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而人类加剧了这种变暖,人类行为持续把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扰乱了地球的微妙平衡,结果就是干旱、热浪和洪水等极端事件越来越频繁。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在美国遭受高温酷热之际,夏威夷大学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美国“即将成为烤炉”,致命的酷热将越来越严重。研究团队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1949次致命热浪的数据,以寻找趋势预测未来。结果他们发现,现在几乎每三个人中就有—人,一年中会有20天面对足以致命的高温。
美国商业气象服务组织“地下气象人”气象主任麦斯特斯说,5月底时在巴基斯坦的土尔巴特,气温高达53.5摄氏度,这将是地球上可靠测得的第五热高温纪录。麦斯特斯表示,去年全球有22个国家或地区出现有史以来最高温或平了最高温纪录,今年到现在,已经有七个国家。他说:“虽然现在情况已经很不妙了,但是经验数据显示,还会更热。”
世界气象组织也表示,2016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刷新了2015年创下的最热纪录,而2015年又打破了之前的纪录。然而全球气温近年来持续攀升,高温纪录又一再被打破,“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高温是怎样炼成的?
虽然高温的标准全球各地不尽相同,但各地高温天气的形成原因却是大同小异。
全球变暖是大背景
当前,全球变暖的趋势己毋庸置疑,近130多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始终处于增长趋势。过去的几十年,每一个十年的温度都比前一个显著温暖;而且,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高温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因为温室气体不断在大气中累积,即便国际社会落实《巴黎协定》目标,将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气候变化仍将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发生的频率大幅增加。研究还预测,如果全球暖化持续,到本世纪末之前,全世界每四人中就有三人要忍受酷热。
特定天气系统触发
高温的形成往往是由特定的天气系统直接导致的,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有着“高温使者”称号的副热带高压。日本电视台气象栏目表示,这次高温天气是由于区域上空的“热穹顶”现象造成的。当“热穹顶”发生时,一个强大的高气压停滞在了北半球的许多地区,导致该地区的空气下沉并变热,并不断排斥冷空气,阻止了可以散热的骤雨和暴雷雨的生成。除了会带来炙热的高温外,“热穹顶”也会像个大盖子一样笼罩住受污染的空气,影响空气质量。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中心比郊区温度高的现象,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对高温天气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上热岛最强的是中高纬度的大中城市,德国柏林城区与郊区的温差曾一度高达13.3摄氏度。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温天气就火热“出炉”了。
全球变暖观象将再提速?
有分析称,高温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罪魁祸首”,厄尔尼诺现象则为此“添柴加火”——科学家们并不能排除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异常的水温分布和气压模式很可能与气候变化相关,因为人类排放了过量的温室气体到大气层中,导致地球气温不断上升。
当然,这些异常也被认为与年初的拉尼娜现象有关,从去年10月开始,热带太平洋开始出现拉尼娜现象,并且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己在4月左右显著减弱,但是大气层仍然有滞后效应。
我们地球的气候正变得越来越温暖,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关于变暖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仍然有不少说法。现在来自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的新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湿地和永久冻土正带来巨量的天然温室气体排放,这使得人类需要更努力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才能够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2015年,世界近200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巴黎气候协议,旨在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以下,并努力将温度升高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但通过对自然湿地和永久冻土变化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现在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必须比以前的估算减少多达20%,才能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这种变化是因为科学家们通过模拟估计了自然湿地和永久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其是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产生的影响。
天然湿地大量排放甲烷
天然濕地是非常潮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能排放出甲烷,这是一种温室气体,相同质量的甲烷造成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而在较温暖的土壤中,甲烷排放量会变得更大,因此在气候变暖时,甲烷排放量会显著增加。永久冻土区域是地球上一些因为低温永久冻结的区域。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永久冻土区域开始融化,这一结果是解冻的土壤开始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有时还会释放甲烷。
自然湿地和永久冻土这种变化难以忽视,但是此前,科学家们未能完整的估计它们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今,科学家指出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它们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增加,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形成了“正反馈”循环。
结果表明,这个温室气体“正反馈”过程对于达到1.5摄氏度目标而不是2摄氏度目标所需的减排量来说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科学家模拟了20152100时期的附加过程的影响,这两个温度目标大致相似。然而,由于达到1.5摄氏度目标的排放预算是达到2摄氏度目标所需的一半,自然湿地和永久冻土融化的比例影响要大得多。
二氧化碳浓度已创新高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的生物地球化学家爱德华博士表示,天然湿地和永久冻土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很敏感,主要是通过土壤温度的变化。这些排放的变化将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总量,因此在估算如何达到巴黎气候协定时,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加以考虑。
来自利兹大学的萨拉博士指出,随着我们考虑降低全球变暖目标,永久冻土和湿地的甲烷排放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反馈可能使得人类控制全球变暖的目标实现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意味着人类需要更紧迫的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来尽可能减慢温室气体“正反馈”过程的进行。
目前,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已经快速越过了百万分之400 (400ppm),尽管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延迟,但是变暖已经正在开始。我们的地球气候已经走到了巨变的关键点,人类的选择将决定地球未来百年内的气候走向。
另类研究:天气越热犯罪越多吗?
英国最近连续几个星期艳阳高照,出现比较罕见的热浪天气。在人人享受阳光的同时,英国警方却忙得不亦乐乎,警方收到的犯罪报警也创下纪录。这一现象并不局限于英国,在对全球各地不同时期的研究发现,犯罪率上升与天气较热有联系。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汇总10年的犯罪数据发现,犯罪率一般是温暖季节比寒冷月份高,在冬季里出现几天的“小阳春”时,犯罪率也会出现一个峰值。
来自伦敦警察厅的数据显示,天热与犯罪率之间似乎有关联。英国比较了过去8年的数据,当气温上升到摄氏20度以上时,暴力犯罪率比气温在摄氏10度以下平均上升14%。而涉及骚扰性犯罪和非法持有武器的犯罪率更是分别攀升16%。根据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犯罪研究和统计发现,无论在什么季节,“有强有力证据显示气温对暴力犯罪和各种财产犯罪有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对美国克利夫兰、明尼阿波利斯以及达拉斯几个城市的暴力犯罪研究结果也显示同样趋势。墨西哥汇集的长达16年的各城市犯罪统计发现,气温每上升一摄氏度,犯罪案例也随之上升1.3%。
为什么犯罪率增加与气温上升有关系呢?专家们认为原因可能主要有两点。
原因一温度影响身体反应
热有刺激性,会让人不舒服,由此脾气更加暴躁。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观察了天气与人们心情状况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人们当天网络文章与当地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发现,幸福感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例如,当温度从15~20摄氏度升高到27-32摄氏度时,幸福感出现下降。这个趋势与幸福感从周日到周一出现下降相类似。
科学家假设,热浪会诱发人们特殊的生理反应,即人们会易怒、急躁。还有研究表明,天热与心率增加、认知能力下降、睾丸素激增,甚至会觉得时间过得更慢有关联。
原因二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更加可信的原因可能是,天气变化会导致犯罪机会的改变,使得案犯更有机可乘。犯罪随温度上升增加不仅在夏天如此,即使在冬季,如果出现不合时宜的“暖冬”,也会出现犯罪率上升的情况——天气好时更多人喜欢在室外公共空间活动,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互动机会,从而也更可能引发争端。
虽然天气变暖让暴力犯罪上升,但其他一些犯罪却会出现了下降趋势。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虽然犯罪率随着气温上升而增长,但如果气温达到某一点,犯罪率则开始下降,也许是“太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