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学童如何“幼升小”

2018-09-29 03:54宗禾
畅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台北市户籍学区

宗禾

暑假过后,又一批孩子即将踏入小学,成为一年级新生。在重视教育氛围浓郁的香港、台湾地区,家长们同样有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烦恼,常常惊呼:“感觉孩子才刚落地,一眨眼就要开始为上学纠结了。”

台湾地区:起跑线上的纠结

“台湾当然也有学区房的概念,买不起租也可以。”台北市民周剑峰的女儿周敏歆今年从一所公立明星小学毕业,对女儿未来有一番规划的他,从孩子小学起就调整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工作时间,以便深度参与到女儿的教育过程中。

怎么才能知道自家孩子属于哪个学区呢?据台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市各区公所会于每年1月、2月间划定当年度各小学的学区,家长可按小朋友户籍地址,到各区公所网站或台北市教育局小学新生分发入学信息网查询学区。

好学校人人想上,但学区房又不是人人买得起,寄设户籍的现象就应运而生了。家长只要能将全家人户籍登记在明星学区内的家庭,孩子就有望就读明星学校。“不过,如果和房东只是普通关系,一般也不会让你寄设户籍,因为后续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在入学的优先顺序上,寄居户是排在最后的,明星学校额满了就会被分发到其他学校去。相对于就近入学,寄设户籍、跨区就读的家庭还必须付出额外的交通时间和费用。”女儿就读于台北某公立明星小学的焦钧先生说。公立看户籍定学区,私立则不受学区的限制。以台北市为例,只要户籍在台北市,就可以自行到私立小学登记入学。问题是,好的私立小学一位难求,如登记人数超过招生名额时,必须按规定以抽签方式决定。“谁敢保证自己能抽上呢?再说,好的私立小学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幼儿园,自己幼儿园的学生保证直升小学,对外招生少之又少。所以我儿子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同学都跑光了,都跑到私立小学的幼儿园卡位去了。”5岁男童安迪的妈妈李女士说。

“选公立还是选私立?当然首先还是要考量自己的经济状况。”周剑峰说。

公立小学收费低廉,有的学校一学年费用不到3000元(新台币,下同),含课本费、服装、午餐费、杂费,贫困家庭的学生还有减免。

而私立小学的注册费、书籍费、餐费、学杂费、交通车费、制服费,林林总总加起来约每个月20000元起,还不包含其他假日才艺课、寒暑游学营、家长会捐赠款项等。

纵然收费不菲,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

“公立小学表面上收费低,但一年级只有周二上全天课,下午4时放学,其余4天只上半天课。像我们这种夫妻都要上班的,只能把孩子送到学校的课后辅导班或外面的安亲班。这样一学期也要额外付出几万块,而私立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周一到周五都是全天班,包办了课后辅导。这样算下来公立私立花的钱其实差不多。”安迪妈妈说。

但也有的家长并不算经济账,看重的是私立教育强调让孩子自由发展、因材施教,课程规划相对活泼有弹性。8岁女孩圈圈原来就读于台北市信义区一所不错的公立小学,一年后,转学到一所新办的私立小学。圈圈的妈妈周女士说:“我希望她能决乐地学习、成长,有时间做点功课以外的事情。其实私立学校学的内容并不少,难度也不小,但是课程设置很有趣。”

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起,焦钧的女儿焦馨放学后就要去上“才艺班”,学习绘画、英语、围棋和钢琴,周六还去踢足球,上小学后继续补英文。

2017年,臺湾儿福联盟发布台湾学童学习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有50.4%的受访学生出现学习疲劳,12.7%甚至已有“学习过劳”;36.6%受访学生反映“我在上完一天课(含补习),已经觉得累垮了”。

调查结果出来后,台湾主流媒体纷纷质疑,为什么以“减缓学生压力”为目标的“12年义务教育”上路几年后,学生压力不但未见减缓,疲劳指数还更加恶化了?面对媒体的质疑,当时的台教育部门负责人回应称:最大的压力源是家长的期待,呼吁家长不要以分数作为孩子学习成效的标准。

有台教育界人士则认为,正是因为12年义务教育政策复杂难懂、政策形成过程反复变动,让多数家长忧心忡忡,唯有以不变应万变,给自己的孩子加压。台湾清华大学荣誉教授李家同更是言辞激烈地批评:台湾的每一次教育改革,都希望能够减少学生的压力,可是每一次改革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香港幼升小:想上好学校一样难

香港的小朋友,想要读书并非难事,难在家长们都想将自己的子女送入名校。100个小一学位,8000个学生报考,面试分为一、二、三轮,第一轮群面、第二轮单面,最后一轮校长亲自出马面试家长,交流教育观点。小一面试就是对孩子和家长的全方位考察,不仅是考知识、应变,甚至还考察家教、礼仪、谈吐、涵养等等。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历时近大半年时间,才能有机会收到通知书踏进名校的大门。这激烈程度,哪怕用高考来做比较都不为过。可不要忘记,参加这小一面试战的,是一群刚满5岁的孩子。

除教育局辖下的公立小学之外,香港还有21间由法团校董会或校董会自行管理的直资小学以及45间私立小学,这些学校会通过面试自主招生。每个小学都各具特色,当中不乏名校,深受家长们追捧。有的重英文、有的多校园活动,有的主张快乐学习,有的鼓励启发创新,有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那么,香港孩子想考入名校,需要具备怎样的学识和素质?

虽然教育局的指引列明,直资及私立小学的小一面试不可包含计数、语文运用等内容,亦不能以考试的形式进行,但部分学校仍会以面试对谈或其他方式评估学生的能力。

亲子专栏作家梁永乐总结了3个面试重点:家教、阅读以及语文能力。

1.家教。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品格影响甚大,而对学校来说,收一个学生,更是代表要与背后的父母交流。因此父母的表现,以至于孩子是否有礼貌、懂得与人相处,都是面试时老师会看的重点。

2.阅读。在计算机、手机盛行的时代,爱阅读的孩子少之又少。阅读的质与量都十分重要,如孩子喜爱阅读,以后学习能力通常较高。

3.语文能力。不少学校都要求孩子能用英文流畅完成完整对话,这其实是超过幼儿园大班的程度,所以家长须在家中做额外教学。另外,在面试时最忌过于操练,不少家长为了让子女表现“完美”,都会送他们上面试班学习技巧。可是,过分操练只会使小孩很呆板,不少学生面试时会撞衫、撞答案,最致命的是连动作都一模一样!比如,老师问平时的兴趣,说看书;再问去沙滩会做什么,也回答看书。再如每个小孩进入面试室时都会90度鞠躬,叫“某校长早晨好”,离开时都会拿起椅子摆回原处,这些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痕迹。

猜你喜欢
台北市户籍学区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征婚信息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热议
台当局全力化解大陆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