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鹏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影响更加显著,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从传统的单向循环环境转变为受社会多方影响的多元环境。企业要想在新环境下获得持续发展,就不能忽视日益提升的社會期望,不能无视众多社会矛盾的存在。并且我国企业俨然已经走上了世界市场的舞台。伴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企业不能再继续忽视社会期望和社会矛盾对于企业的影响,更不能无视在世界各国中持续狂热的社会责任运动以及可持续发展,否则将会影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所以企业必须思考怎样去加强企业的责任,提升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竞争影响力。
一、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背景。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企业更加注重自己的社会责任,因而融入水平会越高。相反的,一个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性利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持消极态度,并不会有所过多的考虑。
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社会文化水平也有关。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会通过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还有企业者的价值观使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且社会文化水平越高,企业会更加注重把道德运用到企业的政策、信念和行为等其它方面。所以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入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所在国家的政治环境也是密切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环境动荡不安时,企业很难做出一个较长的企业规划,并且企业社会责任本身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的,所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就会很难实现。
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有关系,技术越发达,融入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中很多项目是以技术实现为支撑的,尤其在保证人类生活安全和生命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和履行节能减耗等方面。当同一社会中存在技术水平分布不均匀时,很容易借助企业社会责任限制形成技术贸易壁垒。
2.所属行业特征。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状况有关系,竞争越激烈,融入程度越高。当行业内的企业竞争比较激烈时,很难有企业在竞争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企业经营管理和对外交涉中的任何疏忽和失误,都有可能瞬间削弱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为防范不期而遇的社会责任危机,不得不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内容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当传统的竞争策略逐渐失效时,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作为一种新的差异化战略应运而生。
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该企业的发展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行业根据需求与供给的作用下都经历了创业,成熟和衰退三个时期。在最初的发展,初创时期企业更加关注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开拓市场等方面的问题,而往往会忽略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影响。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成熟的时期时,企业的经营利润已经处于较稳定的阶段很难实现快速的增长。此时,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和地位就会开始关注以及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跟企业本身消耗能源的多少分离不开。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企业能源过度消耗时,会引起公众对于企业的不满,导致企业社会地位已经信誉度下降。为了摆脱一系列消极影响,企业将会积极参加各种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声誉。
3.企业自身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当企业绩效不良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企业会将更多的资源运用在提升企业绩效,而往往会忽略企业社会责任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且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是一种长期措施,所以它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绩效来增加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的风险承受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期望有关。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张,社会公众的期望范围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也会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好。但是,当面对不同的需求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期望就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将会导致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实践的个体差异性。
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与企业自身的规模大小有关系,企业规模越大,融入程度越高。企业规模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机理与对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的影响机理完全不同。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不同规模企业的社会责任承诺、政府关注程度、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水平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不同。而对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程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复杂管理模式采用的可能性及驾驭的能力不同。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策略
依据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度移动路径的不同,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分为横向融入、纵向融入和螺旋融入,对应地将企业实现这些变化的一系列举措分别称为修身性提升策略、迎合性提升策略和综合性提升策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适宜采用哪种策略,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的当前状态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阶段目标,企业应该谨慎选择。
1.修身性提升策略。修身性提升策略是指通过横向方式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入,以企业管理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入。主要方式是通过企业对供应、生产等基本活动以及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活动进行监管,查询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切合点,然后根据外部环境以及行业所属特性,从而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并制定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方案。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产品或者服务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关联性,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益,树立鲜明的社会责任形象,服务于企业的长期目标。
2.迎合性提升策略。迎合性提升策略是指通过纵向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入,是通过基于社会公众的期望进行全面调研,分析行业的特征和自身属性对公众社会责任期望的影响,从而来组织实施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使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态度转变为“满意”。它有助于帮助企业高管管理人员去发现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不满意或者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做出预警,然后提出策略解决相应危机,化解危机,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位,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3.综合性提升策略。综合性提升策略是指通过螺旋方式来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的过程,是根据综合效益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提升。主要是全面了解社会公众的企业社会责任期望并且发现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上的强弱点,来判断各个项目的轻重缓急,选择对应的改善方法,可以快速消除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平等,然后将社会公众期望和社会责任更好的结合,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主要目的对基于社会责任期望的社会责任实践的统筹规划,并对社会公众和企业选择最负责的模式进行经营运作,不断提高社会责任形象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公众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以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投入获得最优的整体效益。
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是客观发展和主观推动等多种作用影响下的结果,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外在表现其社会环境、行业特征、自身属性对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个凭空臆想的概念,它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必然部分,它可以使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经营管理更加有效的结合,一方面刺激企业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在面对竞争环境激烈的市场中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有利于自身企业持续经营,又能满足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要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对于社会责任的期望,然后企业通过把企业自身业务从额外负担变成价值来源。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入,有助于改变企业利益和社会大众期望之间的矛盾局面,使得企业和社会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