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余琐谈

2018-09-29 19:49沈飞德
世纪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史馆文汇报李辉

沈飞德

卢新华先生把他的成名作《伤痕》得以最终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前因后果,归纳为“众缘成就”四字,核心就是一个字:缘。1978年8月,刚就读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年级新生卢新华,以八千多字的短篇小说《伤痕》而一举成名。卢新华与“伤痕文学”一詞载入当代中国文学史。时隔40年,我读本期孙小琪女士的《我推荐小说〈伤痕〉发表前后》一文,又看了周峥嵘、章洁两位责编写的编者按语,深感从孙文的组稿到发表无外乎也应了“众缘成就”,一个“缘”字而已。

早在三十多年前在复旦读书时,我就听说中文系有个卢新华写《伤痕》而名满天下,便心生仰慕。10年前,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策划出版一本书,几位毕业于复旦历史系的同道共襄盛举,其中最热心张罗吆喝的是施宣圆老师,我也有幸应邀参与襄助。我跟卢新华打了电话,联系邀请他做有关《伤痕》的口述访谈。虽然才是10年前的事,但已不记得我是从哪里弄来了卢新华的手机号码及与他电话沟通的细节。因为有关《伤痕》问世的历史,除了作者卢新华有回忆,发表小说的《文汇报》的当事人也写有回忆,再加上众多媒体几十年的聚焦报道,可以说,这个题材已经写透了,难挖新的第一手史料。我不想炒冷饭,故一直没考虑要去向卢新华组稿,尽管他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充满传奇又值得仰慕的学长,特别是长期传说他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场里做发牌员,更对当年红极一时的文坛新星心生好奇。

8月5日,我邀请卢新华到上海文史馆做客,促成我们相聚的缘分,就是孙小琪。1990年代,我与《现代家庭》杂志总编辑孙小琪一起参加期刊主编培训班而认识,但在之后的岁月里,我与她没有更多的交往。两年前突然间开始保持经常联系的原因,是因她策划了她旅居德国的复兴中学同学梁晓的《从梁村到山阴路》一书。今年3月,我与孙小琪一起参加市作协组织的赴浙江诸暨采风,其间我们有许多交流,我极力鼓动她把一些重要经历记录下来。让我惊喜的是,她对小说《伤痕》发表有特殊作用,确切地说,是她把《伤痕》推荐给《文汇报》发表的,而且,在《伤痕》发表后,慧眼识珠并催生《伤痕》问世的重要人物、《文汇报》文艺部负责人钟锡知还约她写了《伤痕》的评论。孙小琪跟我坦言几十年来不写这段往事的顾虑所在。她说她不想为改变成说去写好似为己贴金的文章。但她又说,已答应李辉的诚邀写《伤痕》。回上海后不久,我发微信催她动笔,当晚她就回复说文章已写好,给了李辉他们的六根公众微信号,如我有兴趣,可发我看看,按《世纪》的要求再修改。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章,内容完全不同于几月前发布于“六根”的版本。

再说那天卢新华与孙小琪来文史馆,作陪的还有编辑部崖丽娟,主题是讨论如何做好选题。他与孙小琪交流回忆《伤痕》发表前后的诸多细节,还跟我们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创作《伤痕》的关系,并纠正外面传说他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当发牌员,其实不是拉斯维加斯,而是在洛杉矶的赌场。我跟他说几年前在《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拜读他的散文《财富如水》,写得真好。他告诉我《解放日报》发表的是节本,后来还出版了散文集《财富如水》。他带了两本新出的散文集《三本书主义》,收录有全本《财富如水》一文,我请他在赠我书的扉页题写了“财富如水”四字。财富如水,人们常说的口头禅,在他笔下分明是其人生历练后的大彻大悟。对我而言,记住财富如水,也就难忘卢新华与《伤痕》,还有“伤痕文学”了。

(2018年8月23日)

猜你喜欢
文史馆文汇报李辉
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分析与减振处理
“互联网+”时代文史馆的发展策略
朱德与周予同关于文史馆的一段谈话
眼线
王鸣放作品欣赏
特殊任务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贵州”的建设
燃烧
青年革命诗抄/怒斥《文汇报》读3月25日《文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