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

2018-09-29 19:48姚翔
时代经贸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盈余财务

姚翔

【摘 要】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质量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依据会计信息所做的决策是否正确,因此会计信息质量是维持整个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财务报告披露了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其重要经营生产信息的主要渠道。财务重述是一种对先前发布的含有虚假信息的财务报表进行更正与补充的事后弥补行为。随着财务重述的现象日趋普遍和频繁,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基于基本理论,研究财务重述的影响。

【关键词】财务重述;影响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重述在国内外企业都愈演愈烈。上市公司因披露的财务报告存在着错误、虚假性,误导性等问题导致的财务重述现象已经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

财务重述的现象意味着投资者风险的增加,信息的不对称性给投资者决策带来出错的可能,也同时对决策的结果带来了风险。

一、财务重述的理论分析

(一)财务重述现象分析

根据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2006年的数据统计数据可发现,美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数量在过去的一个十年中猛增了18倍,从1997年的83家飙升到2005年的439家,并且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均榜上有名。而在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的发展趋势也不容乐观。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有超过15%的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重述现象(魏志华等,2009),在1999年我国发布财务重述报告的上市公司为42家,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33家(何威风等,2010),这些已经占了全部上市公司20%左右。许多大公司包括安然、世通等都纷纷传出财务造假的丑闻,免不了让投资者对会计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二)财务重述定义分析

财务重述是当公司前期财务报告有问题之后对其进行纠正的一种纠错机制。它表明了公司前期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不真实,也向投资者披露了前期会计信息出现错误的理由,影响程度以及后续的推进。财务重述是一种信息披露方式,它不仅降低了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也损害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在1971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BP)发布了《会计变更》,并在第20号意见书中定义了财务重述:上市公司发现和更正前期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并且对其进行重新表述。在2005年5月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中,第154号文件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对财务重述进行的定义为:更正财务报告中出现的不实会计信息,翻译和披露财务报告后续更正的过程。这也说明了财务重述旨在会计差错更正,但其他的会计变更并不包含在内。

在我国的相关对于财务重述研究中,也对财务重述有了新的定义。周洋(2007)提出:财务报告的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因为历史财务报告存在差错,因此企业对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表述。基于美国审计总局对财务重述定义的相关观点,魏志华和王毅辉(2008)

认为财务重述是一种对存在差错或者含有误导性信息的前期年度财务表报进行事后更正的公告。尚洪涛(2014)同样提出了财务重述是对于以前财务报告中出现错误信息的情况进行追溯调整,然后通过发布更正后的报告来进行重新表述的一种行为。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财务重述的概念基本一致,都认为财务重述实质上是一种对前期财务报告出现差错之后作出事后更正和补救的行为,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重述的认识和理解,财务重述的定义基本可以归纳为:一种对于以前年度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差错,误导或遗漏的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正的补救行为。

二、文獻综述

自从财务重述事件频繁发生,国内外对于财务重述领域的研究也开始逐步扩展与深入。其中,财务重述的研究主要从发生动机,影响因素与造成的经济后果等方面出发。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盈余管理则会导致财务重述的现象发生。根据R ichardson,Tuna and Wu(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财务重述公司对其未来的盈余增长有着更好的市场预期,有着更高的融资需求时,企业会通过利用财务重述来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制造出盈余增长的现象来获取到低成本的外部融资。高慧慧(2016)提出,上市公司之所有会出现财务重述现象,其内因是资本市场带来的压力与高管薪酬契约带来的不正当激励,而外因则是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造假成本低廉。公司融资需求的压迫,加上市场对于财务的预期,使得财务重述的可能性不断攀升。

财务预期指的是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其成长性做出的预期。当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之后,接受的挑战和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也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和要求。在这样的压迫下,管理者必须让企业保持持续的盈利,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市场形象。因此,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亏损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股价的下跌与公司利益的损失,上市公司往往会采用一些虚假的财务重述来掩盖真实的财务情况,然后再通过财务重述来延缓公司不利信息的披露,降低这些不利信息的影响力。孔令煜(2017)指出,已经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会通过财务重述的手段进行盈余操纵。在利用财务重述行为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实现企业利润的跨期分配,从而满足资本市场对企业净利润的指标要求。有关法律规定,若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年内出现连续亏损,并且不能在此期限内消除,那么该上市公司则会被终止股票上市。因此,为了避免公司出现亏损,特别是在连续三年内发生亏损,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在王玉翠,杜鑫等(2017)关于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营销因素的实证研究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财务重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当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弱时,发生财务重述现象的可能性越高。当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达不到其预期效果时,管理者往往会选择操纵信息去粉饰财务报告,从而导致日后财务重述的概率变大。齐鲁光,韩传模(2017)对我国上市公司在2010- 2015年间高管变更和上年发生财务重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当公司出现高管变更时,公司上年的财务报表更加容易被要求进行重述,且多数是调减利润的财务重述。独立董事的相关制度制定和财务重述呈现负相关的作用。在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完善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处于较低水平。王泽霞和李明明等(2009)在基于财务重述样本中发现,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在两年内管理层变更的比例显著提升。谢洁(2010)在研究中指出,上市公司在出现财务重述现象后,公司CEO变更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公司在业绩不佳,名誉受到损害时,往往会通过变更其高管去改变公司现有状态,增强公司的内部治理。在郭小钰(2016)的研究中也同样证实了在公司发生因盈余操纵等目的的财务重述之后,公司高管往往会通过人事的变更来弥补财务重述对企业及组织合法性造成的损失。

GAO(2002)对与财务重述短期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上市公司的股价在经过财务重述之后下跌10%,而市场总市值也在三个交易日内减少了一千亿美元。财务重述的发生会导致显著的负向市场反应,例如出现股价大幅下跌,累计超额回报率为负等。但是随着财务重述现象的发生频率变高,市场对于财务重述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减弱。Plimlee和Yohn(2008)的研究表明致使市场反应减弱的原因是投资者对于近期大规模的发生财务重述现象已经产生了“重述疲劳”,因此当发生财务重述时,市场的反应就不会像之前如此强烈。李世新和刘兴翠(2012)的研究发现,上次公司的财务重述除了具有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还会导致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股价随着下跌,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效应。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即使财务重述对于市场反应的负面影响有着逐年减弱的趋势,但整体方向均为负面,它对市场仍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不利结果。

三、公司治理对财务重述的影响

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公司治理的特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规模等。

股权结构对财务重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集权越集中,那么公司的收益则会趋向集中在大股东手中,那么在公司盈利时,则会有较大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避免由于盈利分配使得利润流出公司。根据张俊晨和马瑞(2011)认为财务重述与公司股权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则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就越低,两者呈现着明显的负相关。当公司的股权呈现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时,则这些持高比例股份的股东会对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有高度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的信息对称性更高,公司的管理层会进行盈余操控的可能性越低。当管理层持有公司股票时,其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能够实现公司利益实现的最大化。因此当管理层持股时,财务重述的概率也会随之降低。

财务重述会不同程度的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财务重述不仅仅体现了上市公司存在的风险和重大会计错误问题,也同时给投资者提供了负面的信号,这样的前后不一最终将直接导致资本市场的秩序混乱,产生十分嚴重的经济后果。

四、财务重述导致的经济后果

财务报告是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披露对保障投资者权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财务报表的重述表明了前期公布的财务报表出现了重大会计差错,这将会直接影响使用财务报表者对于公司各方面的评估,从而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容忽视的经济损失。

(一)财务重述与公司管理层变更

从公司的层面上来看,不同的财务重述均对公司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生财务重述的原因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因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等原因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对公司的利润进行操纵。在投资者识别了管理层的目的之后,显然会对公司的治理与治理层方面产生不满情绪并采取对应手段进行惩罚。

(二)财务重述与融资成本

出现财务重述现象的公司,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更对公司产生了长远的经济影响。财务重述对导致投资者降低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从而对公司的融资成本产生负面影响。财务重述会使投资者会有更多对公司盈余不确定性的担心,因而会大量抛售持有的股票,对公司的资本成本带来负面影响。当公司的历史财务信息不可靠,市场上的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对其保持一个观望态度。这将直接导致公司股票的流动率降低,而投资者又会要求公司达到高额回报率来弥补自己所承担的流行性风险。这一系列的连锁因素最终导致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骤升,股权的融资成本也随之提高。不光是投资者,银行也会限制重述公司的贷款金额,对重述公司实施不同的风险管理办法,比如缩短贷款期限,提高利差等限制性要求。

(三)财务重述与其相关法律诉讼

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也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发行人及其信息披露者未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要求进行公允披露。根据法律的条款,受到严重经济损失的投资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要求公司对其进行补偿。根据Scholz和Palmorese(2004)对于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是否会更容易引起集体诉讼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财务重述的发生会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提出集体诉讼的比例增加。其中财务重述的造成的市场反应、重述的金额、企业的规模和盈余修改幅度越大,公司面临诉讼的可能性越高。

五、完善财务重述的建议:

(一)加强财务重述的监管,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建设

近年来,在规范了相关财务重述披露要求后,我国逐渐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问题,但仍晚于国外并且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我国对于财务重述缺乏相关的有效责任追究制度和惩处力度。由于企业对于财务重述的动机不明确,也一定程度导致了会计造假等事件的出现。因此,我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制度要求,借鉴并改进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发生财务重述之后,公司应该不仅要提供修正后的财务报告,并且披露相应的补充更正公告,更应该公开披露其发生财务重述的原因、更正变动状况、性质以及影响的权利等重要财务指标。另外,我国相关政府应当加强对与公司高管的相关法律责任,提高会计造假成本,制定合理有效的惩处制度。

(二)完整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财务重述的发生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后果的重大原因之一。因此要解决财务重述问题,我国应该从根源上,即从公司内部违规现象开始抓起。相关政府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机制来提高公司会计造假的成本,让公司管理者能更好地与企业长期利益相结合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让管理者时时站在公司的长远利益来看,能够更好的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此外,公司的内部审计应当充分发挥作用,保持其独立性,从而来保障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

(杭州余杭金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参考文献:

[1]何威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J].管理世界,2010(7).

[2]魏志华,李常青,王毅辉.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分析:1999—2007[J].证券市场导报,2009(6).

[3]王玉翠,杜鑫,刘春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7,33(4).

[4]王泽霞,李明明,谢冰.财务报表重述公告与公司治理有效性研究[J].财会月刊,2009(24).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盈余财务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