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2018-09-29 02:02杨晓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窦娥祥林嫂切入点

杨晓芳

选好文章的切入点学习、理解文章,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古人攻坚,讲求突破,攻其要害。讲析课文,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可以化难为易,真正做到整合阅读内容,让学生触摸文本的核心。因此,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对一节课能否高效有著重要作用。一、好的教学切入点能够深入浅出,通过想象类比,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想象,使课堂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朱自清的情感痕迹虽然有文本中“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做导引,但对文本后半部分关于采莲的内容,学生还是隔膜、难解。教学的切入点如果设计成:在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点亮了几次火柴,燃起了对生活短暂的美好希望,同样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也是点亮了几次生命的火柴,在一个想象的虚拟世界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让他暂得那份宁静,请你想想朱自清一共点亮了几根火柴?学生除了对月下荷塘进行分析外,还会把阅读延伸到关于采莲的内容……这样的设计非常独到,并且一线贯穿,更重要的换了一种思维,找到了新鲜的视角,这是一种有趣的、深刻的阅读方式,使文本的分析充满了艺术的魅力。二、好的教学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关注文本细微之处,在细节中见深意。

在小说、戏剧的鉴赏中,人物形象分析是重要的赏析内容,如果有一个好的问题切入就会让学生在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种模式化的分析中重构思考模式。

如在讲授《窦娥冤》时,对窦娥的形象分析如果按照常规问题提问:窦娥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就会陷入到贴标签式的评价当中,但是如果切入的问题讲求一些技巧的话,如:窦娥性格中有哪些人性的闪光点,哪一点更让你内心感到震撼?那么学生除了会对窦娥的善良、孝顺做评价之外,就会认真去思考更触动人内心的性格特征,比如说她的刚烈和叛逆,这样就使学生对文本的分析更加深入,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探究也更加细化,这无疑是学生进行良性探究的开始。后续还可以用“窦娥,我想对你说”的写作训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学会整合自己的想法。当学生分析到窦娥遭遇了命运无情的对待,学生在感受到“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强烈的悲剧意味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对悲剧命运的根源发出探究,从而在细节处让我们看到剧本蕴涵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三、好的教学切入点关注学生的疑点,在疑点的交流和辨析中碰撞、明晰,从而达到了不可预估的教学效果。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知识的基础,有时抓住课文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例如在《赤壁赋》的讲授中,切入的问题是:吹洞箫者是谁?然后印发苏轼同时期和一些友人交往的作品,学生从这些作品中找到了蛛丝马迹,质疑、否定、再质疑、再否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辩清了吹洞箫者的形象特征,得出了吹洞箫者可能就是他自己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梳理出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对他儒道佛合一的乐观旷达的胸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这样的切入点不仅引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而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阅读欣赏了大量的诗词,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

在教授《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时,我也设计了“如果你是太子,易水送别时场面会这样宏大吗?”这样的切入点让学生进行想象,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从而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四、好的教学切入点可以抓取情节的核心,纵横勾连文章,使文章分析势如破竹。

如鲁迅《祝福》的教学切入:都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认为呢?这个问题的切入用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梳理了情节,同时很好地唤起了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学生不仅列出了祥林嫂的大事年表,梳理清楚了情节,而且深刻地理解到“春天”不仅仅指自然的春天,而且更指的是祥林嫂人生的春天,从而自发去探讨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学生还找来了其他的作品,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还有一些同学找来了鲁迅作品中的其他女性,探讨她们共同的悲剧命运。这样的教学切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爆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了文本,触碰到了作品的内涵所在,这样的探究是从点到面到片的整合式阅读,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语言探究的实质。五、好的教学切入点可以使文本分析提纲挈领,一线贯穿。

从文章的题目切入,有时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比如《劝学》一课,根据题目,就可引导学生猜想质疑:为什么“劝学”?怎样学?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书,依次解决好了,就等于把文章读懂了。再如教《师说》一课,也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猜想质疑:人为什么要有老师?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老师?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展开讨论这几个问题,自然走进了理解、分析、鉴赏的思维状态。

总之,恰当的切入点像投石激浪,能够启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他们智慧的火炬,激发他们的求知动机。如在《劝学》,以设喻为切入点,同时渗透写法指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素材进行设喻模仿,既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一举两得;《再别康桥》以本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为切入点进行鉴赏,《孔雀东南飞》以刘兰芝被休后命运的猜想为切入点等等,好的教学切入点彰显着艺术的魅力,灵动,鲜活,更具生成性,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搭好了平台,充分关注和重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以学生为本的生态教学。

猜你喜欢
窦娥祥林嫂切入点
窦娥冤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谁杀死了窦娥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