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漫长的历史,国学经典文化源远流长。而诚信是中华儿女流传至今传统美德中的最为淳朴的思想基石。所谓“诚信”,是“诚”和“信”的结合,即诚实守信之意。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是为学生道德行为立本,是学生将来人生成功的奠基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国学启蒙典籍中的诚信教育资源,将之巧妙贯穿在日常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讲解说教、表扬激励、环境陶冶、情境实践”等方法,传承国学经典,践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迈向诚信之道。
[关键词]诚信教育;国学经典;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7-0096-01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诚信。关于“诚”,朱熹认为,“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在他看来,国学经典《大学》所阐述的道德修养“八条目”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诚信”。诚信是一种崇高的美德,诚信教育始终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借助国学经典渗透诚信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一、启蒙国学典籍,汇集诚信资源
所谓“诚信”,是“诚”与“信”的结合,即诚实守信之意。“诚”是真实无妄,不自欺,不欺人。“信”则是讲信用,守承诺。诚信就是真诚待人,信任别人,同时获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诚信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也是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在他的《孟子·离娄上》中记载:“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要想诚心诚意是有办法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也就不能做到真心诚意。因此,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是为人的准则。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它也非常強调人要道德高尚,诚实守信,正直无私。
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学经典中的诚信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胸中的诚心,让学生懂得诚信就是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二、传承国学经典,践行诚信教育
1.讲解说教法。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恰如其分地利用国学课程给学生灌输诚信思想。例如在讲授“一诺千金”的故事时,通过讲解“立木取信”以及“狼来了”这两个寓言故事,将两个小故事进行对比,使得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诚信的重要性,然后再回归我们的生活,从我们身边寻找类似这种守信以及不守信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在科学课上,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研究花儿的种类,小月同学突然说:我家花店鲜花种类很齐全,我可以收集资料明天带过来给你们。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月同学因为健忘并没有兑现她的承诺,同学们因此也疏远了她。为此,我引导学生们理解小月同学的健忘,同时也教导小月明白什么叫一诺千金,切忌信口开河,从基本上认识到因为自己不守信的行为给同学带来的困扰。
2.表扬激励法。充分利用每一节国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比如,我就对我班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小红旗的奖励,得到十面红旗就可以换取一个大苹果图标,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到学期结束的时候看谁的苹果贴得最多,就极力表扬。同时我也会极力鼓励那些进步特别大或者表现特别好的学生,直接给予一个大苹果图标。我通过重规范,抓典型,树榜样,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表现喜欢被表扬的心理特征,采取表扬的激励方法,使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气氛,很好地培养了孩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3.环境陶冶法。在物质环境层面上,我校是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的一所特色学校。我们充分利用校园、教室的每一寸空间张贴国学大师的图像和经典的名言名句,为孩子们营造诚信友善的氛围。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经典文化的气息。在精神层面上,我们有专门编写的国学书,我们有专业的国学老师,我们有一周一节的国学课程,我们有一学期一次的国学经典朗诵比赛。在国学课上,教师利用《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化故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4.情境实践法。要使孩子从认知到实践,一个主要的前提是通过其本人或所在群体的实践,体验到诚信要求的正确性,这是激起诚信的动力。只有当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因遵守诚信而受到尊重,或者是因为失信而受到群体的谴责时,孩子才会理解并相信家长和老师所提出的要求是正确的,并转化为信念。部分孩子的不诚信行为,有许多是明知不对而为之的,如说谎、拿别人的东西不归还、考试作弊等等。因此,教师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组织孩子开展有关诚信的主题班会、编排情景剧表演《狼来了》、《曾子杀猪》等节目,使每个孩子认识诚信守信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要求,把这种认知从认同与内化转变为实践。
总而言之,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子就发什么芽。我们应该利用国学经典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滋养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诚信思想,引导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迈向诚信之道。诚如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国学自有春风雨,润我诚信细无声。”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