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丽
【摘 要】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谚语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英谚语从语法结构、词汇选用和修辞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对两者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做了进一步探索,旨在对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翻译实践等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谚语;汉英;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其丰富的谚语。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生活环境和认知和思维规律,汉英谚语在表达内容方面、结构、意义、修辞以及讲究韵律等方面具有十分相似的特点,但是在语音、句法、语义特点、修辞手段、韵律形式等方面却各有特点,这是由于两个民族文化传统、语言类型和语言特点的差异造成的。就此而言,汉英谚语的对比,对语言、思维、文化的共性和特性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谚语一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汉语谚语和英语谚语研究开始很早,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是对汉语谚语比较研究,甚至是汉英比较研究,开始相对较晚。纵观前人研究,长期以来,学者们虽然对谚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研究还不够充分,对谚语的关注远不及成语和惯用语等。谚语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谚语的界定以及与其他熟语属类的比较、谚语与文化的关系、谚语的修辞特点、谚语的翻译和汉英或英汉谚语的对比等方面。涉及到系统全面的汉英谚语对比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
本文在前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英谚语从音律、语法结构、词汇选用、比较特征和修辞特点进行了对比,从复杂的谚语现象中寻找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以进一步认识汉英谚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
本文的语料主要是依据权威的谚语工具书以及汉语、英语和汉英对比研究的著作。从中选取一些典型的汉英谚语作为本文分析的基本语料;同时,从一些报纸、小说中找出一些口语性较强、通俗易懂的谚语作为本文重要的补充语料。
二、汉英谚语对比
任何民族语言的谚语都是利用本民族的语言材料构成的,汉英两个民族的谚语也不例外。汉英谚语都是人民大众的一种创作,是以简短的语言形式反映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特殊习语。
(一)汉英谚语语法结构对比
从句式结构上讲,汉英谚语绝大部分长短结合、整齐均匀。在汉英谚语中既有大量的单句和复句,也有省略句。Wilson (1970)指出,谚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谚语的语法主语是抽象的、普通的或象征性的,主要动词几乎总是采用现在时而非过去时,很少用将来时。这一观点虽是针对英语谚语的特点提出的,反映了英语谚语的个性,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汉英谚语的语法结构在句型方面的共性和差异。
共同点:单句结构型汉英谚语同自然言语中的构造一样,语义多为组合型,直陈语义内容,从字面上看就能知道谚语的语义。一般来说,单句型谚语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本体和喻体同现,有喻词,如:汉语中用“如”、“似”、“是”;英语中用“be"连接本体和喻体;二是省略了喻词,是典型的隐喻性谚语。汉语谚语如:兵败如山倒,救兵如救火。英语谚语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the eating(布丁好坏,尝尝方知)。复句结构型的汉英谚语包括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用来表达较复杂的内容。英谚注重长短句变化美,汉谚强调对称美。汉语谚语如:学问无穷,人寿有限;人靠衣装,马靠鞍装。英语谚语如: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Easy come, 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
不同点:一方面,单句结构分为两类:其一,汉语谚语里常见,英语谚语不常见。如:没有不透风的篱笆(谓一一定一一宾),单句里的动词性非主谓句谚语,为数很少。这种句型多为主语省略句,或复句的紧缩式。如“鸡蛋里挑骨头”,是主语的省略;“有钢使在刀刃上”或“好钢用在刀刃上”,是条件性的紧缩复句,意思是“有好钢就要使在刀刃上”。其二,英语谚语常见,汉语谚语不常见。(1)倒装结构,如From saving comes having(节俭出财富);(2)被动结构,如:The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观其行而知其人)。另一方面,复句也分为两类:(1)连接词和关系词的使用。英语谚语中大量使用表示各种关系的连接词和关系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连接主句和从句,同时,英语谚语中的连接词也是表示逻辑关系时不可缺少的成分。例如: Do as you would be done only(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how to howl(近朱者赤,近墨者黑);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相比之下,汉语谚语中虽然也有连词,但少用甚至不用。汉语谚语中句与句间讲究意合,主要通过语言的内在联系体现其意义,其关联照应手段是隐性的。上述英语谚语的汉语对应形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有志者事竟成”,則不用连接词和关系词。(2)介词的使用:英谚中的介词十分活跃,常以介词短语来表示英谚中相应动词的语义和动作先后顺序,它们是连接短语、从句的重要手段。例如: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相比之下,汉语谚语中介词用得很少。例如:上述英语谚语的汉语对应形式“眼不见,心不烦”、“无风不起浪”均未使用介词。 在以上各组例句中,英谚使用了介词或介词词组out of, without, among,表现其形合的特点,而汉谚则没有使用任何介词,具有意合的特征。
(二)汉英谚语词汇选用对比
人们总是从表现实际生活的语汇或富有民族生活传统色彩的语汇中,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字眼儿,作为创造谚语的材料。汉英谚语在词汇方面都是如此。
1.口语化词语的选用
反映广大人民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为群众熟知惯用的词语就是生活化词语。大多数谚语,都是选用这些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词语,而又在不寻常的具体用法下,精确地表达出令人信服的事理或世态。例如:笨鸟先飞早入林(比喻资质一般的人经过勤奋的努力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人莫知其子之恶、其苗之硕(比喻偏见和贪心使人看不清事物的真相)。英语谚语如:Fish begins to stink from the head(比喻社会的腐败往往是从统治阶级中掌权阶层开始的)。这是人们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对“Fish begins to stink(鱼腐烂从头起)”经验观察的结果。在这里“the head”用来隐指“统治阶级中的掌权阶层”,并与汉谚“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异曲同工之处。此类谚语还如: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乌鸦笑猪黑);As you make your bed, so you must lie in it(自作自受);Hunger dogs will eat the dirty pudding饿了糠也吃,饱了蜜也咸)。
2. 历史传统词语的选用
汉语谚语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反映了儒释道思想和农业经济对汉民族几千年的影响。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当面活菩萨,背后潘金莲;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英谚是在欧洲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其词汇受到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的深刻影响。除此之外,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东方国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中有的是包含可以联想到这些文化因素的词汇,有些则是直接用原句。例如:There were brave men before Agamemnon(阿加门农之前也有勇士)这条谚语源自希腊神话。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担任希腊做高联军统帅,以勇猛善战著称。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Sweet are the uses of adversity(逆运有苦也有甜)出自英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3.汉英谚语修辞特点对比
(1)反义对比。汉英谚语大量使用反义词,反映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矛盾、对立事物和现象,如高与低、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等。这些都是通过反义词的运用进行对比来突出语义的。 英语谚语如:Be swift to hear, slow to speak(敏于听而缓于行);A young courtier, an old beggar(年轻当朝臣,年老当乞丐)。汉语谚语如:雷声大,雨点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重复。重复的手法是指词的重复和意义的重复。词的重复使谚语显得凝炼、简洁,起到加强语气、深化印象的作用;意义的重复则是通过同义词、近义词的使用,使词语显得丰富多彩,前后呼应,以此来增强表达效果。汉语谚语多使用意义跳重复,而英语多用词的重复。汉语谚语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英语谚语如: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New lords, new laws(一朝天子一朝臣)。
(3)比喻。广泛使用比喻,特别是隐喻,是谚语突出的特征,很多谚语不是直截了当地发表议论,说明道理,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创造鲜明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含义。英语谚语如: The cross on the breast and the devil im heart胸前挂着十字架中却装着魔鬼),此处用十字架和魔鬼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那些伪善教士们的丑恶嘴脸。汉语谚语如: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喻义是:只要肯下功夫,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4)明喻。明喻在汉谚里的使用频率高于英谚,其特点是:结构精炼、形象生动、语言有力。例如:隔行如隔山;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等。英谚里明喻使用的较少,使用此手法的英谚大多给人以结构冗长,语言平淡的感觉。例如:A good friend is as the sun in winter(好朋友犹如冬天的太阳)。
(5)暗喻。汉语比喻辞格的“暗喻”等同于英语辞格的“隐喻”,与用like和as连接的多数显得平淡冗长的明喻相反,英谚中用be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暗喻十分活跃。例如:The tongue is not steel, yet it cut(舌虽不是钢,但能伤人);Adversity is a good schoolmaster(困难是好老师)。相反,汉谚用“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很少。从修辞分类的角度看,汉谚的暗喻大都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本体和喻体同现。如果是两个分句,那么其中一个分句作本体,一个分句作喻体,且两个分句的位置可以互换,例如: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岁寒之松柏,患难见真心
三、结语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思维结构和生理构造特点存在共性,汉英谚语以及人们对谚语的认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汉英谚语在语音上都讲究押韵,在句式搭配上讲究对仗,在修辞上都有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与此同时,汉英语使用者或研究者对谚语的界定、构成原则等方面也有很高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双方的文化传统和语言类型特点的不同,汉英谚语在形式和语义上有着诸多不同之处。汉语谚语反映的是汉民族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英语谚语反映的则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民族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多散于各种熟语的研究之中,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对于谚语,尤其是不同语言间的谚语的语法功能、修辞特点、结构组成、追源溯流和语体上,更是缺乏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本文在前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英谚语从语法结构、词汇选用和修辞特点方面进行了对比,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漢英谚语在词汇、语法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在词汇方面,由于汉英谚语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其词汇也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而且,汉语的谚语表现中世俗关系的词汇要远远比英语谚语丰富。在语法方面,虽然汉英谚语有不少都是直接由简单句构成的,但汉语谚语更多用复合句,在形式上排比、对应,在内容上衬托、呼应:而英语谚语较多用简单句直指要害,一针见血。在修辞方面,汉英谚语的修辞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源于人类语言的共性特征。如:汉英谚语都押“尾韵”,都使用“比喻”、“拟人”、“重复”等修辞手法。同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内部结构不同,汉英谚语修辞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如:英谚在押韵时常用“视韵”、“半韵”,而汉谚中却没有这种押韵方式。在汉谚中,对仗手段的使用比英谚中要常见的多。
经过上面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对两种语言谚语在形式上的异同有了总体上的认识。了解了这些异同,就能对汉英谚语作出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进而分析这两个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异同。此外,对于谚语的认知以及认知规律之间的不同,更是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这应该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Wilson, F. P. (1970).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Proverbs(Third Edition)[Z].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高霞.(2001).汉英习语对比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1)193-96
[3]蒋磊. (2001).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焦爱梅, 姚锡远.(1996).汉英熟语比较研究.天中学刊,(3):46-50.
[5]金其斌.(2006).中英谚语对比五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80-85.
[6]连淑能.(1993).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潘文国等.(2006).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8]时慧.(2004).汉英谚语的比较及其英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56-58.
[9]孫维张.(1988).汉语熟语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0]王德春等.(2003).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1]温洪瑞.(2004).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山东大学学报, (4):56-61.
[12]武占坤,马国凡.(1980).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3]许余龙.(2003).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4]杨自俭等.(1990).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5]姚锡远.(2006).汉语熟语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6]张晓玲.(2005).英汉谚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郑州大学学报,(5):146-147.
[17]张逵,王维.(1997).从谚语看英汉民族传统婚恋观.山西师大学报,(4):111-114.
[18]郑卫.(2002).英汉谚语源流、分类及语言特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3):107-110.
[19]周淑萍.(2003).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南平师专学报.(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