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鸟画在陶瓷上的表现形式

2018-09-28 09:12王磊陈红陈秀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花鸟画陶瓷

王磊 陈红 陈秀艳

摘要:陶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身份代表,花鸟画是陶瓷艺术的重要表达形式。陶瓷艺术源远流长,自古至今艺术家都在不断的探索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关键词:花鸟画;陶瓷;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7;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182-01

中国传统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出土的陶瓷标本显示来看,动物画与花鸟画占了陶瓷画的76%,已经是绝对的多数了。花鸟画又可以分为写意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两种。其中写意花鸟画表现在造型上,重形似又不拘泥于形似,更多的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情思,在笔墨方面也更加簡练,具有不可变易性。工笔画则更加注重形似,把花鸟的结构剖析的淋漓尽致。然而陶瓷画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更注重神韵,也就是所谓的意境,形似神似相统一。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画水平最突出的是花鸟画,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真实的反映了湘江水边的禽鸟动物自然生活,二是激情奔放的笔调。在当时,工笔画与写意画大放异彩。长沙釉下彩的花鸟画,虽然都是几笔很简练的勾勒,但这种简单的程式化的勾勒是相对写实的。如唐代青花釉莲荷纹瓜形壶表面上的花朵由于外轮廓的用线和用笔都比较润,花筋的线淡雅而有力,使得话多呈现含苞欲放的姿态,荷叶也能看出正面和侧面,并且荷叶和叶柄的用线使得画面似乎呈现出清风吹来的诗意。更有荷花的花瓣呈现出来的是盛开之势,线条及其用笔以及画面岁月的斑驳感,都让人有了秋风吹来之意。一个画面每天定量的重复表现出的那种信笔熟练正是长沙窑釉下彩酣畅淋漓的用笔基础。

宋代花鸟画在陶瓷上的表现形式又达到了一个发展新高度。众所周知,宋代以词见长,宋词善于把自己内心的情趣寄情于自然花鸟,因而不断地吟唱出花情鸟语弥漫在天地间。与之相称的便是宋人花鸟画,深入细致的发现自然之美,花鸟之美,在后世的花鸟画的发展留下重要的影响。对磁州窑釉下彩的花鸟画的民间艺术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磁州窑釉下彩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宫廷院体花鸟画。

最早追溯唐代长沙窑釉下彩花鸟画所没有的折枝花鸟画形式,发展到磁州窑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高度。例如宋代磁州窑圆腰形白地黑彩花鸟纹、枕宋代磁州窑八角形白底黑彩花鸟纹枕,这种折枝花鸟画,以一枝一鸟的微妙细腻的描绘,迎合了内心情趣与时代的审美。在那个时代,其花鸟的空间、思维、审美,都是在迎合人们与时代的需求,都能成为词声、画面。这种画面感能准确的来传达人们丰富多情而敏感优柔的内心世界。例如《浣溪沙》中的“蜻蜓过处立汀花,此情此水共天涯”正好应对了河北博物馆藏的“磁州窑蜻蜓点水纹枕”,蜻蜓在画面的主要部分自上而下,缓缓地立在水面,微微卷起的尾巴似乎在做点水状,整个画面诗意尽显,清新自然。

第二类,宫廷中的文人墨竹画。

墨竹最早考究在唐代,五代也有表现,但是到了宋代,墨竹在宫廷中流行起来。磁州窑陶瓷绘画与墨竹有着不解之缘。宋代皇帝赵佶也画墨竹,其中《四禽图》和《写生珍禽图》都有墨竹的表现。赵佶画墨竹既讲究结构又讲究用势用笔,磁州窑釉下彩墨竹把这种感觉体现的淋漓尽致。赵佶的《写生珍禽图》墨竹,宋代磁州窑白地款黑竹叶纹枕,两件作品对于竹子形都很相似,特别是赵佶的墨竹在两叶交叉处会留白线以达到分出前后叶的技法。

第三类,抽象化的花鸟画。

以抽象的纹饰图案在陶瓷上表现出来,最具代表的是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瓶上的牡丹纹饰每一笔都极具神韵,这种抽象的纹饰表现秩序不杂不乱,十分生动的表现出了牡丹的生命力。

直至明清时期,在景德镇的青花瓷绘画中,花鸟画的数量只增不减。明清时期可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

明代的官窑以宣德朝著称,宣德青花充分的把帝王气象和画家灵气表现出来。之所以会有这种表现当然与当时的皇帝朱瞻的个人审美和情趣有莫大的关联。宣德陶瓷罐上的花鸟画也是反映了宣德皇帝的艺术爱好。

到了清朝官窑就有了新的构图设计,清朝青花花鸟画也充分发扬了明代清雅高洁的格调。明清时期的民窑青花花鸟画陶瓷,具有灵动的笔触,自由的性情,生动的意趣,活泼的构思,完整的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气韵生动”境界。因此特别具有一种不拘一格的生命活力。民窑花鸟画奔放潇洒的特点与明清时期文人大写意有着紧密的联系。经过对一些陶瓷的欣赏和研究,深刻体会到中国的陶瓷源远流长。

上述花鸟画在陶瓷上的表现形式内容仅仅是对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就工笔画和写意画简要的概述了陶瓷花鸟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以个人的欣赏视角把陶瓷花鸟画表现形式与大家分享,充分展现陶瓷花鸟画的魅力。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花鸟画陶瓷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趣图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作品
编辑动态
透射光之炫丽
陶瓷鉴赏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