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京(本刊记者)
“药神”,就是安全可靠的药品,就是切实可行的政策,就是普通百姓能够看得起病
因为《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仿制药”最近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不少人看过之后开始思考:如果有一天,我,或者我身边的亲人、朋友,面对病症,能不能买得到药、买得起药?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然而现实却是,救命的药不仅有价、有的还是天价。所以当患者在病痛当中寻求生机和希望的时候,无数人开始把视线投向了价格相对便宜的仿制药。
仿制药是假药吗?
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仿制药不是假药。
省卫计委副主任刘岭介绍:在国际上,仿制药叫做“非专利药”,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仿制药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严格审批和相关法律的许可,在治疗效果、质量水平上与原研药品基本一致。国际上普遍采用鼓励创新与鼓励仿制并重的政策导向,仿制药不是假药。
简单说,仿制药一来是合法的,二来是有疗效的,所以“仿制药”和假药完全就是两回事。
《我不是药神》当中有一个焦点问题:进口药的价格惊人。进口药为什么这么贵?进口药和仿制药又有什么区别?
省食药监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处调研员刘学俊说,所谓的进口药,绝大多数都是原研药,是制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药物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物。
原研药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研发成本高,第二个周期很长,第三个它们上市之后都是独家产品,还有它们都有一定的专利保护期,有自己的定价权。研发者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赚取高额利润,在产品上市时就把价格定得很高,这就是原研药价格比较高的原因。
比如影片中的格列卫,它从研究到上市历经了50年,投资额超过了50亿美元,它在上市之后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对产品临床使用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调查,这就是原研药价格高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出台这个政策有很多原因。
刘岭说,第一个原因,是仿制药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重复建设、重复仿制又非常严重,所以管理亟待完善。
据统计,我国目前使用的17万个药品的批号中有95%以上的都是仿制药,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吃的药品里面多数都是仿制药。但是同时仿制行业大而不强,多、小、散、乱、差,一个药品的仿制品种是非常多的,有的药品有上千个批号,有上千家企业生产,质量疗效差别比较大。
第二个原因,是现在部分原研药品价格仍然虚高,群众用药负担比较重。高层次的、高质量的药品领域里面,依然被原研药所垄断,一些抗癌的原研药一个疗程下来有几十万元,最少也有几万元,所以群众的负担是非常重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亟待改革完善。有数据表明,2012—2016年,有631个原研药专利保护已经到期了,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技术攻关难度比较大,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企业申请仿制注册,所以这些药品依然被原研药高价所垄断。
第四个原因,就是目前鼓励仿制药品采购和使用的政策还不足。在推进仿制药在招标采购和使用环节没有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医院和患者对于使用仿制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鉴于以上几个原因,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出台了14条措施,我省制订的《陕西省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工作方案》,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促进仿制药研发,第二个目标是提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第三个目标就是促进仿制药的使用。
归纳起来,这个工作方案,就是为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降低群众用药的负担。
刘岭说,答案是肯定的。
以《我不是药神》中提到的格列卫为例,原研的格列卫包装如果是0.1克和60粒的,一瓶的价格是1万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是24万元。如果使用相同规格型号的仿制药,一瓶的价格是1400元左右,一年的费用大约就是3.36万元。这是一笔简单的账,如果一个患者使用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一年可以节约20万元左右。
作为政府部门,有效降低仿制药品的价格和原研药品的价格,工作方案主要从两个环节去解决。
在采购环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原研药相同对待,通过竞争不仅仅要降低原研药的价格,同时也要降低仿制药品的价格。同时在采购环节尽快使用提高仿制药的使用效率,因此,对国家新研发出来的、新上市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要及时挂网、及时采购、及时使用。
在使用环节,提升仿制药品使用的占比,优先配备仿制药,优先使用仿制药,加强药剂师的管理,加强处方点评,要求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只允许用通用名,不允许用商业名,同时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措施,大病种付费、总额预付、药占比控费等系列措施来促使医院、患者都接纳仿制药品,使仿制药品的使用数量能够变得更大。